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快速發展中的問題思考
曾朝輝
內容摘要:我國高校十多年來的快速發展給藝術設計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問題。文章探討我們應該正視問題與不足,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勇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善于創新與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努力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為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拓寬道路。
關 鍵 詞:高校 藝術設計教育 發展 問題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的擴大,熱門專業的不斷升溫,全國各地藝術設計專業一時間也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各大中專藝術院校競相開設。然而,這種趨勢,有如長江后浪推前浪,聲勢浩大,院校間招生辦學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教學資源的緊缺成為高校辦學的主要問題,而學生畢業就業給高校辦學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
一、快速發展中的問題
高校擴招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產物,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反映了市場對人才產生了需求,反映了人們對文化知識與科學技術的需求。這種需求的表現致使很多高校擴大辦學規模,生源不斷擴大,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從正面角度來看,擴招為市場和企業解決了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對經濟增長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從負面角度看,高等教育的擴招也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因素。近幾年來,在高校擴招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教育產業化的傾向,而這種傾向恰恰導致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如:一、因地區差異、經濟發展的不均衡、貧富分化增大而導致的教育不公平,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的孩子面臨高昂的學費而憂心忡忡,藝術設計教育的成本更是比其他普通高等教育高得多;二、在有些高校,某些急功近利的思想導致其教學質量不佳,“教育產品”殘缺;三、有些高校如火如荼的教學評估帶來的弄虛作假之風盛行,等等。
高校是高等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主要場所,高校的整體實力直接決定著所培養的人才的品質。然而,有些因素同樣制約著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如:教育制度、辦學條件、辦學環境、教學教育資源等。很明顯,高校自身建設問題與教育制度、政府教育資源分配等問題密切相關。如:在國內的有些重點知名院校,其教育資源占據了國家的大部分,他們無論在財政投入還是招生就業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勢,這類學校在高校辦學自身建設方面基本上沒有大的困難,其辦學成果、成效也相對明顯。但是從整體高校發展水平的角度來看,國內其他各大院校還存在著自身辦學與建設的許多困難,不少人認為:高校辦學的主要困難是教學資源的問題——關鍵是師資問題和生源質量問題。目前,有些高校拼命擴招,面臨著師資嚴重短缺,同時也招不到優質生生源的問題。有的學校甚至表現得就不太負責,在教學安排上甚至開不出合適的專業課程,請不到基本合格的專業教師,學生上學如同“放羊”,教學管理松懈,教學成效低,教學計劃形同虛設。長此以往,可以想象,這樣的學校會帶給學生怎樣的高等教育?這些并非危言聳聽。
二、解決問題的設想
在熱火朝天的高校擴招辦學過程中,部分高校能借助社會與企業的力量來補充資源的不足。如:師資力量的缺乏,采用外聘教師上課,聘請企業富有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來任教,既充分利用了社會資源,增進學校與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又有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踐,體現了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思路。 就藝術設計教育而言,學校要想更高效地辦好學,培養好人才,那就需要付出多方面的努力。一是要抓住機遇,把握好政策;二是要發揮主動性,調動積極性,克服困難,實事求是,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三是要努力創造并不斷完善教學條件,積極從企業、行業及科研院所引進高層次、高水平管理和教學人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快專業與課程體系等的建設;四是要重視師生的思想品德、職業素養、服務意識、團隊意識、協作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建設良好的教風學風;五是高校行政管理機構要充分發揮領導模范作用與民主監督,嚴肅認真地推動和執行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從管理的層面來保證教育制度的正常運行;六是發展高等教育需要社會各界各階層來共同關心,尤其是企業界對教育的支持。藝術設計是一個創造性強、實踐性強的學科,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是高校培養實用性藝術設計人才,以解決企業對實用性藝術設計人才需求的關鍵。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卡塞爾藝術學院的馬蒂亞斯教授在2005年給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現狀作了一個總結性的評述:“看上去很壯觀:1990—2005年的中國設計教育”,這篇文章寫得真誠實在。馬蒂亞斯看似一個局外人,其實不然,他見證了中國設計教育15年來的發展歷程(截至2005年,他1990年來到中國)。關于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他提出了很多建議。從他的文章評述標題我們不難看出其中的含義,中國15年來的設計教育“看上去很壯觀”,其實這里面“意味深長”,文中既有肯定也有否定,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和建議,最后是期待和祝福。筆者認為,一個外國人尚能如此關注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事業,我們國人自己則更應責無旁貸、更好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積極看待我們目前教育現狀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
結語
總之,對于我國當前的藝術設計教育,我們既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也要承認其客觀存在的不良影響,這些都屬于前進中的問題。從發展過程而言,我們要不停地尋找差距、發現問題,就發展結果來看,我們要更多地看到亮點和成績。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事業如同改革開放的步伐一樣,它還處在離起步的不遠處,我們完全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使藝術設計教育迎來質、量并重的嶄新局面。
[1](德國)馬蒂亞斯.看上去很壯觀:1990-2005年的中國設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