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能力的內涵、測量與培養——訪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前主席布拉德·霍坎森教授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開始由規模擴張轉向內涵發展,綜合創新能力培養體系在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培養、創新技術應用等方面起到的作用日益明顯。教育部、科技部將高等教育創新能力的檢測和評價作為國家創新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類高等院校也大力推進了形式多樣的創新教育實踐,并逐步開始將培養學習者的創新能力深度融入學科建設和科技研發中去。那么,如何將創新能力落地到具體的課程設計中?如何測量和評價學習者的創新能力?帶著這些問題,筆者有幸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教育技術中心2018年會中采訪了布拉德·霍坎森教授。布拉德·霍坎森教授是美國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AECT)前主席,任職于明尼蘇達大學設計學院。明尼蘇達大學在創新能力的培育和測量方面有著深厚的學術歷史,霍坎森教授在繼承先前學者研究成果基礎上,以“創意問題解決”課程為平臺,堅持十余年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教育課程的設計與研發。他還就現代教育技術和創新能力培育的關系,以及利用大規模開放性課程實踐創新能力等發表了洞見。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開放教育研究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