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風格作品的和聲內涵與創作手法研究——以作品《京島的小路》和《北部灣的風》為例
摘要:京族漢語民歌用漢語—粵方言和“白話山歌”曲調演唱,主要流傳于中國南海北部灣地區。其曲調婉轉纏綿,波音較多;京族民歌的結構主要以單段體和二段體為主,多段體相對較少。在當今時代的京族漢語民歌創作中,西洋作曲技術與民族旋法的結合在京族風格作品的創作中日益彰顯出獨特的氣質,本文主要以作曲家丁丕業先生創作的《京島的小路》及作曲家丁鈴女士創作的《北部灣的風》為例,分別從傳統分析法和申克分析法兩種角度,討論其和聲內涵與旋律旋法的關聯。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藝術評鑒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