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要素、價值創造與制度選擇——近代中國“資本主義”認識的經濟分析
摘要:帝國—資本主義沖擊下的近代中國社會轉型,引起了人們對于外來者及外部世界的關注,一個突出表現就是西學東漸背景下"資本主義"的敘述與闡釋,蘊含著化解內部危機與道路探索的焦慮。文章通過爬梳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期的時人論述,一是探討了進步維度中既痛感資本主義不發達、又批判資本主義的二元敘述;二是從生產與利潤分析了資本概念,以及資本的來源和性質;三是討論資本與勞動在價值創造視閾下的社會構建;四是辨析資本,資本家、資本主義的關系。檢視資本的概念應用與內在邏輯,有助于了解現代化進程中社會改造的理念與路徑。消除認識上的誤區和不必要的障礙,才能真正回應資本主義"普適性"話語的挑戰,構建自主的道路闡釋和發展理論。
注: 保護知識產權,如需閱讀全文請聯系上海財經大學學報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