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高壓電氣交接試驗的應用
來源:投稿網 時間:
電力設備高壓電氣交接試驗主要方案
1.高壓電氣試驗
在進行直流耐壓試驗和交流耐壓試驗的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操作流程形成完整的檢測體系。其中,直流耐壓試驗可通過絕緣電阻分壓直接發現端部絕緣缺陷,不易發生介質損失,整體破壞性遠低于交流耐壓試驗。交流耐壓試驗可發現介質游離特性和絕緣老化弱電,暴露的電力設備絕緣缺陷更加集中,檢測效果非常顯著。測試操作時,先將被測裝置連接到高壓電氣測試系統中,檢查接線無誤,連接良好,然后按下電源開關,慢慢旋轉電壓調節器旋鈕,逐漸升壓。達到最大檢測電壓后,逐漸緩慢降壓,直至電壓調節器旋鈕處于電壓調節器的位置“零位”。此時,斷開電源開關,裝置放電,試驗結束。上述測試環節往往處于過電壓狀態,對電力設備的破壞性較強。一般電壓設置應超過電力設備額定電壓的兩倍,不得低于1萬V,否則,很容易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同時,在高壓電氣試驗中,應嚴格根據電力設備的情況調整加壓時間。一般變壓器的加壓時間為5min互感器的加壓時間約為3min電力電纜加壓時間約為10min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以保證加壓試驗結果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2.非破壞性試驗
(1)絕緣電阻試驗。早期檢測主要通過歐姆表檢測,利用儀器觀察電壓和電流,確定絕緣電阻的使用性能。此外,歐姆表還可以直接用于電路電阻檢測。此時,必須保證電路處于通路狀態,使用范圍是通路電流的兩倍以上,否則容易造成設備損壞。隨著技術的升級,絕緣電阻性能測試已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在檢測過程中,搖表按高壓側短接,低壓側短接接地或低壓側短接,高壓側短接接地。測量時,讀取60s記錄電阻值,分析絕緣電阻性能。(2)局部放電試驗。為保證電力設備在操作過程中的安全.穩定運行,必須在交接環節進行局部放電特性檢查,包括發電機組.變壓器.電抗器等。在試驗過程中,將被測設備有效接地,清潔注油,然后靜置2d。確認裝置無問題后,使用交流耐壓試驗裝置緩慢升壓,直至電壓達到試驗標準,停止加壓,持續5min,此時記錄放電量;然后繼續加壓到二次升壓電壓,此時,持續5次s,記錄放電量;最后,將電壓降至試驗標準,持續30min,記錄放電量。在升壓過程中達到指定電壓后,可使用調節放大器進行粗調,然后打開識別開關,調節閾電平粗調和閾電平細調,使有效指示燈閃亮,記錄此時的放電值,撥打開關kV讀取電壓值,寫下試驗結果。
3.特性試驗
(1)開關動作測試。在試驗操作過程中,主要分析開關的分割速度,并通過測試其分割和關閉過程來確定開關的滅弧情況。目前,光學示波器可直接測量,滑塊和觸點可及時記錄開關動作時間.動作效果等。一般來說,在操作過程中,開關可以在規定的電壓范圍內可靠地移動50次,沒有任何停滯,開關動作到位。(2)斷路器性能測試。在檢測設備性能的過程中,需要嚴格觀察斷路器斷口的耐壓值。測量時,將電流和電壓直接連接到斷路器兩側的觸臂上,然后用電路電阻測試儀測量斷路器分合閘過程中的討論時間和同期性,確定斷路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4.電力設備高壓電氣交接試驗的應用
在這個測試過程中,主要是220kV以變壓器為例,分析其交接試驗中的注意事項。首先要做好高壓電氣檢測的在線監測,把握直流電流.交流電流.泄漏電流等情況,并配合完成沖擊合閘檢測。在上述試驗操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電力設備高壓電氣試驗規范進行,注意控制緩慢.勻速升壓,直至達到試驗最大電壓;降壓環節也應緩慢降壓,記錄變壓器電流在上述升壓和降壓過程中的變化,分析變壓器性能指標是否與使用參數一致。操作完成后,應先切斷電源,放電所有裝置,然后拆卸線路,否則容易造成感應電壓造成的人員傷亡。其次,做好變壓器絕緣電阻和DC電阻的測。采用數字絕緣電阻測試儀按高-低及地析其絕緣性能。上述試驗過程中測量的絕緣電阻值與出廠試驗值一致,符合安全指標。在測量繞組直流電阻值的過程中,使用測試儀分別測試三相繞組電阻。各測得值的相互差應小于平均值的4%,線間測得值的相互差應小于平均值的2%。最終測得的直流電阻與標志中的直流電阻值相差不大,符合電力變壓器安全運行標準。最后,在特性試驗中主要選擇220kV變壓器的繞組介質是性能檢測的關鍵點。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自動抗干擾介質損耗檢測儀,通過反接線直接測量介質損耗。經測量,變壓器套管電容值與出廠測量值基本一致,誤差范圍小于±10%,介質損耗小,對變壓器繞組壓器繞組的絕緣性能。根據交接試驗結果,某220kV變壓器各項指標均合格,符合交接要求。變壓器投入使用后,無交接環節問題,交接試驗結果準確.有效。
電力設備高壓電氣交接試驗作為設備交付的重要環節,其交接質量和檢驗效果直接影響到設備的運行效率,已成為新時代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交接試驗過程中,根據特性試驗和絕緣試驗的要求,對各項指標進行分析和試驗,確定變壓器.繼電器.發電機.斷路器.開關.電纜等性能指標保證其完全滿足高壓電力設備的運行需要,從根本上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經濟安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