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喜劇如何實現情感共鳴和理性審視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3-08-01 10:00:08
創新情景喜劇中當代間離效應的手段。
在當今多元化發展的時代,如何更好地發揮間離效應在情景喜劇中的作用一個關鍵問題。
1.增強與觀眾的互動。
目前,在中國情景喜劇的創作中,編劇首先寫完整的劇本,然后由導演和演員一起完成。最后,市場上的固定模式被觀眾欣賞,《武林外傳》也不例外。這種模式決定了觀眾仍然只是一個被動的欣賞者和接受者,并沒有真正參與喜劇本身的創作。這樣,整個情景喜劇的笑聲和興趣將不可避免地降低。間離效應使演員和觀眾對自己的角色有了新的認識,可以改變傳統的我看你的表演狀態,增強演員和觀眾之間的互動。《武林外傳》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例如,在第29集中,呂秀才對鏡頭說:如果你有任何好的意見和建議,你可以打電話給我們或留言。此時,屏幕上有一系列電話號碼和具體的網站。這是與觀眾互動的典型例子,大大提高了《武林外傳》的笑聲和趣味性。
2.演員內容豐富。
間離效應對演員的要求是不熟悉角色。[3]這就要求演員在不同的角色之間不斷跳進跳出,沒有任何痕跡。在《武林外傳》中,老白是一個經常改變角色的典型例子。除了上面提到的審問包大仁之后的工作場景外,還有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老白在第38集給你講了一個盜圣故事,然后模仿劉德華的《忘情水》和粵語的謝謝,然后自然地回到了情節中。在未來中國情景喜劇的發展中,我相信這種間離技術將得到進一步的應用。
3.情感共鳴與理性審視的統一。
布萊希特的間離理論是針對亞里士多德的情感共鳴原則而提出的。他更加強調戲劇藝術的理性審視。然而,在中國的情景喜劇中,笑聲仍然是一個關鍵因素。在這個階段,讓電視觀眾不經歷情感共鳴就發出理性的笑聲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情景喜劇如何實現情感共鳴和理性審視的統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事實上,就連布萊希特本人也不能真正完全脫離情感共鳴。本質上,間離效應是基于情感共鳴的理性超越,而不是情感共鳴原則的邏輯反問題。[4]因此,利用間離效應實現情感共鳴和理性審視的統一是完全可行的。
《武林外傳》中有許多統一的例子。例如,在第55集中,當老白得知童店主將成為包大仁的16位阿姨時,有一句非常有趣的話:小石榴?為什么不是小蘋果?為什么不是金大萊?然后這張照片很快切換到老白領和同福眾女將跳阿里郎朝鮮舞的場景。在這個橋段中,一方面,觀眾被老白有趣的話語和精彩的舞蹈場景所吸引,另一方面,他們可以得到老白憤怒的總結。簡言之,如果觀眾想在情景喜劇中理性思考,他們必須在引起情感共鳴的前提下。因此,情景喜劇的成功必須統一情感共鳴和理性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