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測控技術投稿地址
測控技術詳細信息
測控技術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
測控技術投稿要求
測控技術雜志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測控技術雜志簡介
《測控技術》自1982年創刊,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北京長城航空測控技術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月刊,CN:11-1764/TB,ISSN:1000-8829。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主要交流工業領域的研究成果與最新進展。
《測控技術》重點介紹各種類型傳感器、智能化儀器儀表、現場總線技術、計算機數據采集與處理、集散式控制系統、分布式控制系統、模塊化技術、各種網絡技術、樓宇自動化技術、多媒體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模糊控制技術、通信技術、仿真與虛擬現實、機電一體化以及工控組態軟件等技術的開發應用、科研成果推廣、使用經驗介紹等方面的實用技術性文章以及測控技術知識講座等。
測控技術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測控技術參考文獻
緊急切斷閥過流切斷性能校驗系統研究
為了對緊急切斷閥過流切斷性能進行高精度、高效率校驗,采用三維軟件進行夾具設計,傳感器進行數據采集,PLC實現控制功能,上位機界面顯示實時曲線,設計了一套過流切斷性能校驗系統。實驗與應用證明,使用該校驗系統校驗緊急切斷閥,其校驗方法簡單便捷,校驗精度、校驗效率明顯提高。所述的校驗測試系統在特種設備校驗中具有重大的實際意義,值得深入...
基于深度置信網絡風電機組變槳系統的故障診斷
針對風電機組變槳系統常見故障,提出一種基于深度置信網絡(DBN)的故障診斷方法。設計出基于DBN的變槳系統故障診斷框架;通過堆疊多層受限玻爾茲曼機(RBM),對比重構數據與原始輸入數據差異,研究了DBN故障特征自提取能力;將堆疊RBM提取的故障特征輸入到頂層分類器中進行訓練,得到故障診斷模型;最后采用風場真實故障數據集進行了驗證測試。實驗結果...
基于DPSO-AO^*算法系統測試序列優化問題研究
為了使復雜裝備信息處理系統在進行故障定位過程中耗時最少、成本最低,建立了系統測試序列優化問題的數學模型。基于DPSO-AO^*算法的改進,得到信息處理系統的最優測試策略決策樹,根據信息處理系統的相關矩陣,按故障概率,隨機生成故障,采用相應的測試序列進行測試,最后利用累計測試費用進行比較,從而證明了改進的DPSO-AO^*算法正確有效。
基于模糊貝葉斯風險和T-S模糊模型的故障診斷
為解決復雜裝備故障診斷中的知識獲取和決策制定問題,提出一種數據驅動的故障診斷方法。利用模糊貝葉斯風險模型以風險最小化原則挖掘數據中有價值知識,得到相對最優屬性子集,其中生成的概率分布用于T-S(Takagi-Sugeno)模糊規則提取,以分段線性化思想逼近復雜的數據知識。在數值實驗中,以C-MAPSS(Commercial Modular Aero-Propulsion System Sim...
現代航空工程智能虛擬試驗技術研究
智能虛擬試驗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適用范圍廣、應用面寬、復用性強的特點,已貫穿到航空裝備設計、研制、集成、生產的各個階段。在總結航空工程虛擬試驗技術現狀的基礎上,結合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分析了智能虛擬試驗柔性敏捷化、開放服務化、并行協同化、集成虛擬化、知識智能化的技術特點和發展趨勢,提出了支撐航空工程智能虛擬試驗的體...
熱門評論
審稿老師的意見也很是中肯,對文章的不足之處批注得非常詳細。這次稿件被收錄,還是非常感謝審稿老師和編輯!
測控技術的語言簡單易懂,內容卻深刻的令人為之一震,我們不可不讀的一套經典。很喜歡的書,能讓人身心愉悅。而且這樣的書是要多讀,才能理解里面的精華。最近一有時間就看看,也會建議同事們多讀讀。
測控技術雜志很不錯,一般審稿三個月后就有消息,這期間,不需要刻意的再詢問等待,聯系以發郵箱為主。畢竟是月刊,每期刊量固定,不像有些月刊,都改成半月刊了,還每期發很多文章,肯定要被水了。創新性要求不高,但是需要條理,系統性,希望期刊越辦越好。
測控技術雜志是一個不錯的雜志,編輯處理速度快,回復非常及時,電話溝通也非常有耐心。此外,審稿老師給出的意見中肯,從投稿到接收將近1個月。非常有效率!編輯和審稿專家都非常負責!下次還會繼續投搞。
我投了一篇關于臨床報道的文章。整整歷時三個月,中間我打了四五個電話,我這人比較著急,編輯那邊態度都還好,每次都耐心的給予回復。審稿意見也蠻嚴謹的,對文章不足之處提出了有價值的建議。非常不錯的雜志。
您好!非常感謝您對《測控技術》的支持與關注!然而十分抱歉,您于.04.3 投給本刊的稿件0420經過審查,未被錄用。為了對您負責,特此通知,建議另投。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或建議,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在此謹致以誠摯的謝意!悲劇!!
很快見刊啦。測控技術雜志審稿速度快,雜志社王編輯很負責,所提修改意見建議中肯得當,小修之后直接錄用啦。服務還是可以的,負責任,擔心是多余的,呵呵。會推薦同事過來發,希望下次能算便宜點呢
期刊審稿人都很nice,也很專業,提了非常多又細又專業的問題,有些確實還挺棘手。編輯建議可以重投,但是不保證能夠接受,于是,補充文獻,擺正態度,細細推敲,好好回答,目前仍然審稿過程中,希望能中,祈福!
4.21 投稿;5.14 返回大修,一共7個問題(包括格式);5.19 修改后提交;5.24 返回小修;5.15 修改后提交;5.15 直接錄用。從投稿到錄用一共1個月零4天,很快。
從投稿到錄用,不到3個月,時間算是挺長的,有點考驗人耐心,不過我想說的是測控技術雜志的審稿人真的很負責,我文章的各種標點錯誤,以及多余的空格都能找出來,經歷了2審,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喜歡!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