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信息雜志是SCD期刊嗎?
來源:投稿網(wǎng) 2025-01-12 9:30:15
中國科技信息雜志不是SCD期刊,經(jīng)查詢中國科技信息雜志不在最新的2023年SCD期刊目錄中。
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英文名: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SCD)是《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獨立研發(fā)、擁有全部知識產權的國內引文數(shù)據(jù)庫。2023年最新版SCD《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jù)庫》來源期刊目錄已于2022年12月公布,共涉及14個大類學科2534本期刊,相較于去年2860本期刊,本次目錄變更巨大。根據(jù)學科分類如下:
理學:共收錄198本期刊 | 工學:共收錄405本期刊 |
農學:共88本期刊 | 醫(yī)學:共收錄209本期刊 |
哲學:共收錄52本期刊 | 經(jīng)濟學:共收錄97本期刊 |
法學:共收錄281本期刊 | 教育學:共收錄142本期刊 |
文學:共收錄164本期刊 | 歷史學:共收錄70本期刊 |
管理學:共收錄172本期刊 | 藝術學:共收錄83本期刊 |
交叉學科:4本期刊 | 綜合學科:共收錄569本期刊 |
SCD相關問題
問:SCD期刊是核心期刊嗎?
SCD是一個相對綜合性的數(shù)據(jù)庫,有文科也有理科刊物,有核心(統(tǒng)指國內的五大主流核心)也有普刊。
問:SCD期刊好發(fā)嗎?
相較于CSSCI、CSCD等核心期刊,SCD期刊相對好發(fā)一些。但此次更新后,不少好發(fā)的刊物已經(jīng)被剔除。
問:哪些人適合發(fā)SCD期刊?
在讀碩士、教職人員、科研人員等。
中國科技信息投稿要求
注意事項
1、本刊投稿作者需對稿件的原創(chuàng)性負責,不得抄襲,剽竊他人著作(上傳所有稿件必須為WORD格式)。
2、切記:投稿前,請確認是您文章的最終稿件,比如作者、單位、基金情況、文章創(chuàng)新點等內容都體現(xiàn)在WORD文檔中。
3、注冊時請用作者的真實姓名、和詳細通訊地址、電話,方便雜志出刊后及時給您郵寄。
4、投稿者請保留原稿,請勿一稿多投。
5、本刊所有刊登文章均收錄于中國期刊網(wǎng)和萬方數(shù)據(jù),其版權歸本刊所有。
6、請勿在稿件中加密,否則將無法查看您的稿件,影響審稿。
7、文章題目直接、簡明,請勿超出15字,請勿用“論”“試論”“研究”“淺談”等字樣。本刊有權對題目按本刊要求改動。
8、文章不能低于4500字符。
9、本刊將對您所投稿件涉及技術進行價值評估并刊登部分結果,隨后定期推送給有關投資機構。
請下載編輯部回復郵件中的附件并按要求將文章點評加在文章結尾處!謝謝!
《中國科技信息》技術價值評估簡介
評估程序
①查明技術的基本情況,包括落實該項技術主要技術參數(shù)、各種實施方法、現(xiàn)在或將來的應用和發(fā)展、開發(fā)所需投資(直接的和間接的),以及可替代的技術。
②描述影響,包括現(xiàn)在和將來對經(jīng)濟和社會(生活、環(huán)境、教育、就業(yè)、政治等)的各種影響,還包括對社會各方面的個人、組織和集團的影響。其中既有對各種決策機構的影響,也有對將來使用者以及公眾的影響;既可以是直接的和間接的,也可以是潛在的影響。
③整理和分析技術基本情況及其影響。分析技術基本情況中可替代性,以及影響的有利或不利部分。通過整理分析找出不利因素的大小以及關系,并評估計它們的相對性。
④分析不利因素對策,主要是比較各種策略及解決方案,討論其利弊;或視特定要求決定是否可行。
⑤最終報告。評估最后結果是摘選通報有用及有價值信息并在本雜志刊登。技術評估的最終詳細報告是有價報告需要付費。最終報告包含對各種可能采取的行動和策略方案作出客觀的比較、分析,以便決策者作出最佳的選擇。以上步驟如有需要均可公示并反復進行。
技術評估方法
本刊采用專家評估、經(jīng)濟分析、運籌學評價和綜合評價四類方法。
①專家評估法:以評價者專業(yè)素養(yǎng)為主的主觀判斷。通常以分數(shù)或指數(shù)等作為評價尺度,最后參考行業(yè)系數(shù)。
②經(jīng)濟分析法:以經(jīng)濟指標作為尺度,通過成本效益分析對技術進行研究和評價。
③運籌學評價法:利用數(shù)學模型對于多因素的變化進行定量的動態(tài)評價。
④綜合評價法:將前三種評價法以不同形式組合起來。
說明:由于技術評估不僅涉及技術本身(往往又都是新技術),而且還涉及政治、經(jīng)濟、環(huán)境和社會各方面,所以除了建立專門評估小組外,一般還需要聘請有各種專長的專家組成顧問小組,以保證評估結果能代表各種觀點,其最終解釋權在《中國科技信息》雜志社。如有出入請指正,我刊將公示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