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方法之我見
何文秋
摘要:信息技術應用到英語教學中,能使各類教學資源、教學要素、教學環節進行整合,在整體優化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從而促進教學方式的根本變革,提高教學效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重要途徑。優化英語課堂教學,加強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勢在必行。
關鍵詞:情境創設教學內容教學手段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理解自己與社會、與他人和諧發展的意義”,“關注語言有關的社會問題,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活動的意識”,“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是每個初中生必備的情感目標。課標還明確指出了“技能、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的課程目標,并進一步提出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建立以“多級別的目標體系”為主線的課程體系,注重課程的探究式學習,注重問題的發現和處理,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因此,我們應把探究的靈活性和開放性作為優化課堂教學的關鍵,并在此問題的基礎上,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這樣才能發揮人的創新才能,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落到實處。
一、多媒體教學情境的創設
我們所說的教學情境,就是要創設一個懸念,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愿望,能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熱情和動力。在課堂教學中選擇與學生生活相關的話題來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興趣、自信、合作精神中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感受知識的產生和獲得過程,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獲取深層次語言的情感體驗。例如,我們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情境創設時,能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讓學生敢于用英語進行交流與表達,在英語交流中理解并珍重他人的情感,在學習中有較強的合作精神,與他人分享各種學習資源,能了解并尊重異國的文化,體現國際合作精神。由此可見,利用多媒體技術是激發學生探究熱情的重要環節。
二、優化教學內容是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的條件
所謂教學內容的優化就是依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和教材的重點、難點,適當地增刪和更新教學內容,調整教材的講授順序,理清教材的知識結構,剖析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從而使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講到“Hope for the future”的時候,完全可以通過問題化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問題化教學能夠使學生對自己探究的問題更專注、更投入,更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熱情。
我們可以創設如下的問題情境來進行教學,如:What Project Hope has been done in a province in 2005.How much money has been raised by the Project Hope?What did the Project Hope pay for?What can we do for Project Hope?將這些問題以情境創設的方式來展示,學生會進行全過程的跟蹤探究,這樣的教學效果就更加明顯。我們通過問題來進行教學,學生一般會對問題情境作如下的猜測和探究: 1.The Project Hope has raised money and paid for the education of 2.5 million poor students in the countryside.
2.For about 2.2 billion yuan.
3.A new school with big classrooms and lots of books.
這種利用問題情境來對課堂知識進行探究的模式,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能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形成。
三、優化教學手段是提高英語教學效率的保證
教學手段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各種教學方法,它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學效率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比如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等均屬于教學手段的范疇。利用這些教學手段主要有三大特點:其一是它的模擬性。如果能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點,就能實現英語教學中諸多常規方法難以演示的語言現象。其二是開放性。網絡的出現,使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變得更加豐富,受教育的方式由課堂教育、學校教育延伸到課后和校外,學習方法更趨多樣。其三是直觀性。我們可以運用信息技術中圖形移動、定格、閃爍、解說、色彩變化等手段表達教學內容。綜上三大特點,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極大地開闊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能。
當然,我們在運用這些手段時,要注意不要為了使用而使用,不要為了追求形式而忽視效果。尤其在運用多媒體授課的時候,我們不能忽視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一味追求聲、像的呈現技巧,一味追求課堂的“大容量”,勢必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學效果。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應充分考慮在何時何處采用何種手段、要達到什么效果,以保證課堂教學的真正優化。
我們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必須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信息技術能把抽象的、難以直接用語言表達的概念、性質、特征、規律等以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信息技術的優勢所在。但是在應用時不能喧賓奪主,不能讓學生的思維脫離應關注的地方,要隨時把握課堂的教學目標。
優化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是優化課堂教學的主要方面,要實現這種優化,首先要優化教師的教學理念,因為無論是內容還是方法和手段的選擇,都是由教學人員來決定的。
參考文獻
1.《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英語》八年級上冊.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