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聽力教學策略探討
徐美銀
聽力教學既是一種語言學習,又是一種技能培養。在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中,聽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技能,它不僅是獲取語言信息的主要途徑,還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礎。然而聽力訓練一直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筆者認為,要使聽力訓練真正有成效,訓練方法很重要。因此,本文從研究目前中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人手,探討改進聽力教學的策略和方法
一、中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只聽不講。這里的講是指教師的講解,即必要的指導。有些教師只是提供聽力材料,放錄音,然后對答案,不提供必要的指導,學生的聽力很難有大的突破。
2、用高考題代替聽力訓練。由于受應試思想的影響,有些教師進行聽力訓練總是采用高考題,學生經常是在答題的壓力下上聽力課,長此以往會產生畏懼、煩躁和厭倦情緒,不利于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是通過不斷訓練獲得的,而不是通過測試考出來的。
3、學生基礎知識積累不足。如學生缺乏必要的語音知識(如音節、重讀、意群、連讀、失去爆破等),辨音能力差,學生詞匯量不足,這些都影響對語篇意義的理解。
4、學生缺乏必要的聽力技巧。如抓關鍵詞、猜測詞義、速記等。
二、提高學生聽力的策略 針對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策略,使學生對提高聽力樹立信心,消除畏懼心理,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科學訓練,從而提高聽力教學效果。
1、強化語音教學,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語音知識和詞匯量 聽力基本功首先應包括掌握基本的朗讀知識。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跟讀錄音,讓他們體會英語的語音、語調、重讀、弱讀、意群甚至韻律。另外,聽力理解的關鍵是“搜索記憶”。如果記憶里有關于該信息的一系列知識體系,已有的知識體系就能與剛輸入的信息相互作用,頭腦中便能形成概念;反之則不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知識儲藏,培養學生利用多種渠道收集資料、積累知識、善于記憶的好習慣,以備聽力理解時隨時提取使用。
2、科學設計聽力訓練,抓住學生的興趣 聽力理解的過程要求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稍有走神,有關信息便稍縱即逝。因此教師應從以下四方面入手,進行綜合考慮,科學地上好每一節聽力課。
(1)聽力訓練持續的時間應堅持“短而勤”的原則。每篇材料都不宜過長,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
(2)聽力訓練的方式經常變換聽力訓練方式,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如聽力材料與背景音樂相結合,討論聽力材料與聽錄音相結合,表演聽力材料與開展小競賽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精選聽力材料,首先應選擇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的系列材料。其次,結合新教材的特點,選擇對話多、語言規范、交際性強的材料,培養學生在真實語境中的應變能力。然后選擇接近教材內容的有關英美文化和風俗習慣的材料。同時可適當拓展題材的范圍,盡量讓學生接觸不同的材料
3、培養預測和捕捉關鍵信息的能力 預測是聽力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應抓住材料中最能反映某種環境或信息的關鍵詞語,是進行聽中預測的重要方法。預測策略可分為聽前預測、聽中預測和聽后預測。聽前預測是通過快讀選項,對可能的問題(重點預測)和對話或文章的大致內容(通篇預測)進行預測;聽中預測是在聽的過程中,通過起始句、標志語、關鍵詞等文章內容進行預測,同時這里也包含著對聽前預測的分析、修正、整理及再預測。聽后預測一般是對聽后仍有疑問或漏聽的信息的一個回顧和推理性彌補。培養學生的預測能力可以幫助他們積極地想象、推理和判斷,并主動地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理解所聽的內容。
4、聽與說、讀、寫結合訓練 說、讀、寫活動在交際活動中與“聽”有著密切的聯系,它們對聽力都有促進作用。所以教師在聽力教學中,不能唯“聽”而“聽”,必須將“讀”、“說”、“寫”活動也納入“聽”的范疇。即除了“聽”本身外,教師還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圍繞所聽材料和其他話題展開“說”的活動,培養學生大聲朗讀,背誦一些瑯瑯上口的好篇章,博覽群書,尤其是多讀關于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書籍,還要訓練學生聽中速記和限時寫作的能力。
5、精聽與泛聽結合訓練 精聽,即讓學生不僅要聽懂文章的主要意思,還要聽懂一些細節性內容,甚至每個句子、每個單詞。泛聽主要指一種不拘泥于細節而著眼于了解大意或接受熏陶的聽力活動,它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感知能力。泛聽是對精聽的一種必要補充。因此,除了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精聽訓練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利用多種機會涉獵多種有聲材料,拓寬知識面,培養“聽覺”理性,完善聽的能力。
6、加強聽力技巧的指導 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到以下幾點:(1)聽前,抓緊時間快速瀏覽題目及選項,捕捉信息,同時預測內容,打有準備之仗;(2)特別注意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的句子,捕捉主題句、關鍵詞;(3)邊聽邊作筆錄,抓主要內容和主要思想,尤其是一些數字、人名、地名;(4)把所聽到的材料與相關的語境聯系起來,通過對比分析達到理解的目的;(5)注意力不要放在一個個單詞上,而應從以詞句為中心轉移到以語篇為中心,提高學生在語篇層次上的理解能力。這些方法能使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了自信心。
總之,聽力訓練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量的積累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必定會有質的飛躍。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設計訓練方案,在訓練過程中,還要根據進展情況及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對訓練方案做必要的調整。這樣,學生的聽力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