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謝敦乾
: 聽的能力是指學生吸收和理解語言材料所載信息的交際能力,它和讀一樣是主動型、隱性的技能。作為一項技能,聽懂別人所說的英語是我國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之一;作為學習的手段,聽又是掌握英語的必由之路。語言是有聲的,依據這一點,我們應把聽力作為重點給予足夠的重視。怎樣訓練聽的技能呢?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 堅持用英語授課
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這是聽力訓練的出發點,也是最有效的聽力訓練方法。我們不要以為用英語上課學生聽不懂,吃力不討好,只要教師堅持有意識地運用準確而簡單易懂的英語組織教學,并借助手勢、表情、動作、直觀教具、圖片等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在不增加負擔的情況下多接觸英語,會無形中大大提高教學效率。而教師自身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語熟練程度,受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二、 開展英語值日活動,培養聽力能力
從初一第一周起,我們就開始了英語值日生活動。一開始采取的是提問值日生制度,以后就開展Free talk,即由值日的學生上臺介紹當天的天氣、日期、星期、出勤情況或者家庭、班級情況及其他趣事等,然后由他(她)發問,指名某一學生或全班同學回答。此項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活潑多樣,并常以表演的方式進行,學生聽得認真,看的真切,回答自然,對此項活動極感興趣。每堂課上短短幾分鐘的值日生活動對訓練學生的聽力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三、 介紹聽力技巧,幫助學生排除聽力障礙
在有些學生當中存在著一些聽力障礙,如因基礎知識不熟造成的理解困難,因本身語音不準造成的理解障礙,遇到連讀、失去爆破、重讀時,就會感到與自己的語音和想象中的發音不相同,誤以為是遇到了生詞嫌速度太快,聽到數字和人名時更感頭疼。針對以上情況,我向學生介紹聽錄音前要把題目看兩遍,分析選項,帶著問題聽錄音,做到心中有數。另外聽時作適當記錄,做一些記號。要抓住關鍵問題聽短文,掌握聽力技巧。
四、 變化形式,精泛并舉
聽力練習和其它練習一樣,要經常變換練習的方式,并由簡到繁,由慢到快,逐步提高要求,形成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每種練習不要做得太久,以保持學生做練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避免出現厭倦現象。精聽注意的是培養學生聽英語的基本技能,泛聽注意的是養成學生聽英語的習慣。如每教一個新對話前,可以先提一個問題,因為聽總要先找個理由,然后讓學生聽一遍磁帶,來快速回答這個問題,講解對話后,再聽磁帶,另外再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來回答。我也鼓勵學生多看多聽,同時鼓勵學生收看英語電視,進行多渠道的泛聽訓練,對逐步提高聽力很有裨益。
五、 抓好聽寫這一加強聽力訓練的重要形式
聽寫是一種積極的、綜合性的語言教學形式,有助于學生學習、鞏固所學語音和書寫知識。聽寫時,眼看、耳聽、口誦、心記、手寫,五官同時并用,因此聽寫非常有利于養成學生積極主動、全身心投入學習的良好習慣,為學生進一步學好英語奠定良好的基礎。聽寫貫穿于全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有的是現成的錄音帶,有的是自制的錄音帶,基本上都是放錄音聽寫。通過聽寫,培養了學生初步的語感,使學生置身于語言環境中,認識句子中詞與詞之間的關系,提高了聽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判斷并迅速落筆的快速反應能力。
以上僅是我的一些粗淺體會,我深信,只要遵循英語教學規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每堂課的教學質量,我們的英語教學水平一定會登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