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入法”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未知
[摘要] “化入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英語口語技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應用“化入法”進行口語教學,需要樹立學生主體觀、英語輸入和輸出的平衡觀和社會化大課堂觀,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成效。
[關鍵詞] “化入法”;高職英語教學;口語教學 近十年來.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取得了令人可喜的進步和成績 但是,高職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尤其是口語交際能力仍不盡人意?!懊@子英語”、“啞吧英語”現象普遍仔在。如何提高高職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已成為高職英語教學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高職院校全面加強“內涵”建設的迫切需要。鑒于此,下面結合筆者進行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經驗,著重探討“化入法”在高職口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期求索切實可行的口語技能培養方法,提高高職非英語專業學生的口語教學成效。 一、高職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體來說高職英語教學,,尤其是口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1)學生英語基礎較羞,語言能力薄弱,語用能力欠缺;(2)學生學習口語的興趣、動機和信心缺乏,焦慮感強;(3)一些學校和教師片面追求考試通過率或過級率,對英語口語教學重視不夠;(4)教師教學方法刻板、枯燥,教學效果不佳;(5)教師教學任務繁重且個人素質及能力不均衡;(6)口語教學課時少,常常大班授課,生均受訓機會少;(7)口語教學的氛圍較差,口語教材也不盡人意。以上所述的問題已經成為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障礙,使得口語教學變成高職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影響并制約著高職英語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化入法”簡介 “化入法”是外語三突破教學法所主張和推崇的一項獨具匠心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是“認同化入隨進隨出法”的簡稱。外語二二突破教學法是由張正東教授賜名的具有中閏特色的教學法流派之一。該教學法以三突破(即突破教師中心的原則,突破教室的原則,突破課本的原則)為主要教學原則,主張英語教學“反j中心”論,強凋對傳統“三中心”論(即教師巾心、課常中心和課本中心)的突破和超越?!盎敕ā笔菑闹袊⒄Z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教學方法,是魅力無窮的交際能力培養技巧。鑒于此,筆者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嘗試把“化入法”引入口語教學,始終自覺地把學習的主體——學生化入整個教學過程,把教學內容化入學生的實際,把所學的英語知識化入口語技能,把口語課堂化入社會化大課堂,使學生的口語練習積極性和興趣得到極大的激發,爪. 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更好地培養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三、應用“化入法”,培養英語口語交際能力 (一)將學生化入口語教學的全過程,確立口語教學的學生主體觀口語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學”,而不是“教”,學生才是口語習得的決定因素。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牢固樹立口語教學的學生主體觀,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營造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減輕學生焦慮心理 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師生共同滿足口語教學需要、協同教學活動、實現口語教學目標的前提和保證。“親其師,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會贏得學生對老師的高度信任與尊重,還會使學生把對老師的愛遷移到口語學習上來,使教師與學生成為合作的探索者、平等的對話者,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激勵、鼓舞、建議和指導。從而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與情感體驗,最大程度地減輕學生口語交際中產生的焦慮心理,增強自信心,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提高英語口語習得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這樣,師生會相互認可,心理相容,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尊敬教師,從而呈現教師樂教、學生樂學、互動和諧的口語教學情境和教學氛圍。 2.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口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興趣是學生探究事物的一種認識傾向,表現為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學生口語學習的動力和“最好的老師”。在英語口語的“化入法”教學中,教師始終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口語學習內在動力,可采取下面各種有效措施:(1)常和學生接觸談心,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對學生的感受做到移情體驗;(2)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使學生獲得進步感和成就感;(3)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英語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用語言做事的欲望;(4)教師要有隨和的教態和幽默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