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英語研究性教學模式
未知
[摘要]研究式教學是英語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一種教學模式,在研究性教學中,優化教學結構,改革教學方案,讓研究性教學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本文從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創新思維等三方面高職英語研究性教學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高職英語 研究性課堂教學 創新思維
研究性課堂是實施課程計劃的主要形式,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指導者,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研究的目標,教師要注重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改革教學方法,探討一種新的符合教師自己和學生個性的教學模式,讓課堂成為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渠道。
高等職業教育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所產生的一種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高職教育如何加強高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各地職業院校紛紛試點,高職英語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學科,如何培養高職學生較強的英語學習應用能力是目前高職英語教學的一個急需探討解決的問題,本文從英語課堂研究性教學特點出發,提出了幾方面的認識。
一、激發學習興趣是英語研究性課堂教學的前提
教學中的趣味性問題是很重要的,高職學生英語普遍成績較弱,大部分學生就是因為英語成績差而進入高職院校,通過具體調查了解,大部分學生隊英語缺乏必要的興趣和熱情,針對高職學生學習英語這樣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教師首先要根據教材的內容,課題的特點、學生的心理特征等情況,盡量運用最優的方法,去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例如面對學生記憶單詞困難的特點,教師可根據課堂實際條件,創造一個比較輕松接受學習的氛圍,比如在講到ignore(忽視)這個詞時,這時,煎熬時可采用目的性興趣訓練,不如讓王同學運用此詞告訴張同學,“I was sitting beside you all the time , but you seems to ignore me”,如此通過學生自己身邊的親身實踐來構造英語單詞的使用氛圍,學生有了興趣,也就有了內動力,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英語課是最不拘泥于傳統教學方法,要培養學生對英語的熱愛,愛因斯坦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有經驗的英語教師要善于利用課本所呈現的材料,采用多種教學發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讓學生在學習中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有一棵可以稱之為朋友的英語老師作“從旁指導”,把英語課變成知識的美味佳肴,把課堂變成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二、鼓勵自信,挖掘潛能,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是研究性教學的目的
創新是民族的靈魂,也是素質教育的靈魂,人的主動性和進取心是創新的動力,教育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首先要培養學生的主動精神和進取精神,培養創新能力的關鍵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高職學生普遍對英語具有恐懼感,缺乏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有些學生甚至害怕上課要回答問題而逃課,面對這一現象,首先,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培養高職學生的自信心,發掘他們的潛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因為創新離不開學生的自信心,不幸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絕不可能有創新的想法,教師鼓勵學生努力完成一次較難的任務,為的是堅定其信念,讓學生默念“我自信,我成功”。其次,課堂應培養學生的堅韌性,英語學習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沒有堅韌性,任何創新的想法都不過是空談,因此,課堂中要培養學生經得起成功與失敗的考驗,讓學生明白一份艱辛一份收獲。讓學生獨立思考英語教學中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以達到一種“跳起來摘桃子”的目的。
三、建立平等協作的師生關系是研究式教學成功的關鍵
高職學生對英語教師有著更多的教學依賴,他們把英語學習更多寄希望英語老師的教學態度,學習英語,亦或學習任何課程,都是師生共同合作的工作。因此,教師對學生友愛、同情的態度是師生雙方都能發揮各自的長處。紀律必須要有,但紀律應建立在友善的嚴格要求的基礎上。大多數學生自尊心很強,對外界反應十分敏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進取精神,多鼓勵學生。怕錯是學生學習英語對心理上的主要障礙之一,年齡越大,怕錯心理越明顯,教師要通過表揚他們練得好和他們的進步來幫助他們。對較好的學生提問較難的問題,如果學生練習中出錯了,一般不糾正,教師只需把正確的答案說一遍,豁然幾個同學再問答同樣的問題,是出錯的同學意識到正確的說法。對于學習差的學生,通過耐心鼓勵讓他感覺到自己也正在前進,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對那些膽怯、內向型的學生要特別鼓勵。新課程理念中有一句話:“教師要作學生的伴游,而不僅僅是導游。”所聞“伴游”就是要自始自重要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并在學習當中與學生同甘共苦;所謂“導游”,就是要指導學生學習,為學生排疑解難。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核心。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高職英語研究性課堂應充分根據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以及其學習的心理特點,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培養學生自信心,發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適應社會新的要求,同時也不要忘記英語作為工具性學科的特點,使其與人文性結合統一,讓英語學科成為培養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片沃土,并結出豐碩的創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