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英語教學策略研究
楊露
論文關鍵詞:英語教學 自主思維 實踐教學
論文摘要:中專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親近英語,端正學生的思想,合理、靈活運用教學材料,開展情境教學,充分培養學生自主創造性思維,感受英語的魅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中專的學生學習英語,會面臨一個問題,當學習達到一定程度后,要再上一個層次似乎變得非常困難,這種瓶頸具有共性的問題,從而造成“原地踏步”的境況。我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努力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教學方法,要使學生成績提高必須對英語課堂教學內容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創新。如何使他們在校期間能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是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中專英語教學的任務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單詞量和語法知識、日常用語和簡單的專業用語,使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會說英語,還要了解外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知識和修養,并且能夠盡快的適應崗位職業環境,適應社會,畢業就能在工作崗位上獨當一面。根據這幾年英語教育教學的經驗以及社會現狀,筆者認為目前中專類英語教學要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關注語言文化意識,滲透文化背景意識
語言是具有極深的文化底蘊。如果學生了解了英語的習俗文化、思維文化及歷史文化,有語言作為文化背景,就能順暢地與外國朋友交流。而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益于世界意識。學英語的目的是為了用,要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課堂中我給學生列舉中國人見面打招呼常用“吃了嗎?”“去哪兒?”而你如果對英美人說“Have you had lunch?”英美人則理解為你是想請他吃飯。如果你向英美人“Where are you going?”“How old are you?”“Are you married?”“How much do you earn a month?”會認為是觸犯對方隱私,英美人是會不高興的。從這里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和語言的一些差異。只學習語言是不行的,一個人還應當知道怎樣去運用語言,掌握和別人交流的能力,理解運用特定語言的環境和合適的語言形式。我經常告誡學生對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傳統和習俗了解地越多,他就會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門語言。而文化背景的獲取,最理想、最地道的方法還是通過大量閱讀各種文章,通過天長日久的積累,從而消除文化上的隔膜。
二、創造語言環境,培養語感
筆者在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組織教學,同時要求學生用英語回答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母語的依賴性。通過長期訓練使學生們處于一個聽、學、說、練的英語環境之中,促使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英語這一種語言中,隨時準備著用英語來交流。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風格,一個人講話像不像英語或一篇文章寫得像不像英文,我們能直接覺察到,這就是語感。語感不是天生的,是在學習中逐步培養并加強的,閱讀材料上如果沒有一定量的積累,就難以建立起語感,而沒有語感,讀起文章來就很費勁,盡管每個語法都明白,每個單詞都認識,但仍然不能從整體上欣賞、把握一篇文章。多閱讀是學生增加接觸語料、接受信息、活躍思維、增長智力的一種途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強語感的好方法。在中專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材的靈活處理和合理挖掘極其重要。我在處理教材時,抓住教學重點這個關鍵,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有些內容可能只要一筆帶過,有些內容可能又需要反復練習。在教學內容上就把重點放在對話部分,盡可能多的給學生開口說的機會。而語法解說方面就只要把基本的內容,方式方法教授給學生就可以了。同樣,指導學生課外閱讀,通過提高閱讀量,增加學生感知語言的機會。在平時的教學當中,還應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創設一些活動,開展情境教學,鼓勵學生選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英文歌曲、詩歌、抒情散文、電影,同時選一些英語故事、新聞報道、詩歌、諺語等讓學生朗讀,以提高語感。語感的養成一個漫長的過程,走走停停便難有成就。比如燒開水,在燒到80 ℃時停下來,等水冷了又燒,沒燒開又停,如此周而復始,又費精力又費電,很難喝到水。讓學生接觸真實語言,天天堅持培養學生用英語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在完全忘記之前及時復習、加深印象,如此反復,直至形成永久性記憶。 三、充分培養自主思維、重視寫作訓練
經過長期的實踐表明,要想讓學生們掌握基礎的、乏味的單詞和語法知識,在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知識儲存后,就應該啟發學生應用,而應用的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自主性、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經過實踐與探索,自主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使學生在課堂上思路開闊,思維活躍,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培養學生自主創造性思維的方法還有游戲法、競賽法、獎勵法等。做游戲能活躍課堂氣氛,輕松、自由的氣氛使學生消除緊張,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開動腦筋主動探索知識。如在學習英語知識時,多寫則有助于語感的表現和成熟,由潛意識進入意識,由內需潛能轉化為外在行動使語感得到全面的發展。寫作的好處就是對讀、聽、說的最好反饋。寫作訓練對于英語思維能力的發展極有好處。筆者在指導寫作中,采用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從基本詞匯的積累和運用著手,強化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的訓練,力求表達地道、通順、流暢、平易、得體,然后再逐漸過渡到材料作文、看圖作文,指導學生熟悉各種文體的組織結構和段落層次的寫作方法,學會運用過渡詞語和邏輯關聯用語使短文保持連貫流暢,讀起來有純正英語味道、有美感。還要鼓勵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和多次修改習作,教會學生憑借語感修改習作,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和能力。
中專學校的英語現狀的語言環境還有待于完備,學生需要更多英語使用交際的機會,才能培養出知識面較寬的學生。所以,中專英語教學一定要緊密接近社會,接近實際,在培養學生綜合實際運用能力上下工夫,從而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夏樹才.職業中專英語口語教學改革與探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報,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