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英語課堂評價與反饋方式的結合運用
龔音姣
摘要:將課堂評價分為兩條主線:一是五人小組評價里進行的個人形成性量化評價;一是四個大組的評比方式,包含在班級四個大組里。通過結合運用課堂評價和學月反饋單,調動家長資源,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進步和樂趣,家長能更好地關注孩子的學習。
關鍵詞:英語課堂評價反饋結合運用
一、研究背景
小學英語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小學英語二級目標中明確了孩子能“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初步形成對英語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本人通過一年的時間改進評價方式和反饋方式,使之結合運用,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感受學習進步的快樂,并調動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關注。
二、過程及階段成果
1.分組考慮、人員設定和職責。結合本校班級情況,最多為45人,將學生分為了4-5人的學習小組,其中有“組長”、“助理”、“作業員”、“創意員”、“監督員”。組長是英語學科素養最好的孩子,能有效負責地幫助小組內成員進行課文過關、指導作業改錯及組織課前合作學習的開展;助理幫助組長開展活動;作業員負責每次收小組作業,并記錄作業完成情況;創意員負責把小組的一些英語學習或活動的想法告訴老師;監督員負責督促過關組長進行“課堂表現單記錄”的填寫。
2.評定方式的標準。課堂評價分為兩條主線:一是五人小組評價里,進行的個人形成性量化評價;一是四個大組的評比方式,包含在班級四個大組里。
每節課將從發言、課堂常規及是否堅持認真學習三個方面,進行個人形成性量化評價。
標準為:
(1)一節課發言3次及以上,“發言”得“★”;沒有發言的孩子得“X”;發言1-2次的孩子“留空白”。方法:每節課最后1分鐘全班反思自己發言沒有,沒有發言的孩子,請過關組長做好記錄,監督員及時提醒。
(2)老師沒有批評該生的課堂紀律,“常規”得“★”。
表1
(3)小組成員,五人里選出一人,共同選出每節課認真上課堅持得最好的組員得“★”。此評價下,學生會努力成為三星的學習小能手(如下表1)。 四個大組的班級評比中,沒有發言的一個孩子,會使小組扣1分,兩個孩子沒有發言,則該小組扣2分,依次類推。
3.定期的形成性評價與反饋方式結合運用,促使學生自我認識和家長關注
進行學月考評,綜合發言、常規、堅持三項得的星星數量,選出學月的英語學習小能手,并表揚獎勵,將反饋單發給家長。
4.后期的改進
組長激勵制度,是指在每節課的最后,比一比那個組能最快地登記當堂英語課情況,組員一起選出“堅持”最好的孩子,保證了每堂課的形成性評價的落實記錄。評價表格三次改進,最新的是將作業一項加入,綜合四項進行學月評價和反饋。
以前都是組長手抄評價單上的記錄到學月反饋單上。現在,我將努力地尋找更深入的方式,讓學生能自主開展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從而在課堂評價和反饋結合的方式下學會更好地自我肯定和改進。
參考文獻
1.郭苑怡《新課程下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實踐探索》.《教育導刊(上半月)》,2009年,第12期。
2.李陸林 《形成性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福建教育(小學版)》,2009年。第2期。
3.秦錫根 《淺談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2期。
4.鄭雪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的誤區與對策》.《廣東教育(綜合版)》,2007年,第9期。
5.林韻《形成性評價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小學教學研究》,2007年8月。
6.賈秋林 《創造充滿生命活力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北京市順義區21世紀英語課程改革紀實》.《中國教育學刊》,2003年,第8期。
7.李捷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形成性評價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小學教師培訓》,2003年,5期。
8.林曉晶《小學英語科學生學習評價的幾點做法與思考》.《福建教育》,2002年,第09A期。
9.《新課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