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提高會計專業高職學生就業率對策
魏睿楠
[摘要]本文對如何提高會計專業高職學生就業率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特別是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如何提高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的就業率進行了系統分析,給出了一系列的建議與意見。
[關鍵詞]會計專業 高職學生 就業率
會計學是經濟管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會計作為通用的“商業語言”,在經濟全球化、國際間的經濟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更加重要。任何一個單位,只要存在經濟活動,就需要會計工作。所以,會計學專業的就業對象十分廣泛,不僅可在這些單位從事財會工作,還可從事審計實務工作、咨詢服務工作。若取得注冊會計師資格證,優勢更是明顯:薪水高,地位高,注冊會計師在企業改制,資本運營、財務管理等不同領域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我們高職學校的畢業生缺乏工作時間鍛煉,畢業生技術知識和實踐應用能力相對較弱,需要進行崗前專業技術培訓。因此,會計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情況就形成了一個怪圈:“畢業生因沒有工作經驗而找不到工作——沒有工作就沒有工作經驗——沒有工作經驗就找不到工作”;全國高等院校會計類專業設置較多,社會上各種會計培訓班的開辦使畢業生人數超過社會需求;致使我們高職專業的學生更是就業壓力巨大,難以找到好的工作,往往是先找一個專業不對口的工作來先解決一下溫飽問題,再另找機會找合適的工作。另外招聘單位對會計類畢業生的要求不斷提高,迫于現在的就業壓力,許多學生已經把對會計的研究推向精尖化,取得注冊會計師資格證等領跑會計職業市場的證書。
根據國家勞動保障部的最新統計,2008年的就業狀況很不理想。特別是高校畢業生近年來量多、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在中國畢業生網最近發布的2007年和2008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中,使用了“就業寒流”來形容大學生就業形勢。
一、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就業更加困難的表現
1.各地需求不平衡。由于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畢業生就業的地域范圍,呈現出沿海發達城市多,內陸省份少的的特點。
2.會計類畢業生多。近幾年來一些文科院校和具有專業特色的學校,紛紛上馬會計類專業,還有很多地區開設了會計培訓班及會計技校,使會計專業畢業生日益增多。
3.薪酬逐年降低。市場只給1000元,關于會計類大學生薪酬期望值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66.4%的會計類本科畢業生希望自己月薪在1500以上,畢業生的期望值顯然高出社會的顯示水準,連我們高職學生希望自己的月薪也在1200以上。
4.社會要求逐年提高。目前會計類畢業生形成了“買方市場”,就業競爭愈顯。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文憑要求越來越硬,致使我們高職院校的畢業生能做的事情也沒有得到合適的機會來做。
5.就業競爭日益激烈。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畢業生的數量增多,就業壓力增大,會計類專業是大學生熱門專業之一,就業競爭更為激烈。
會計專業在我院設置以來,在學院大力支持下,幾年來,在師資培養、經費投入、專業軟硬件建設方面為本專業教育教學環境創造了較好的條件,也使我系學生的會計專業能力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目前,本專業已培養了兩屆畢業生,就業率100%,就業方向集中在本省及沿海地區的企事業單位和會計師事務所。。 二、提高會計專業高職學生就業率的措施
筆者從自己學校的實際出發,做了認真的系統分析,認為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要合理定位和促進會計專業的發展,分析行業現狀與人才需求,制定切合實際的培養目標,在詳盡分析職業能力的基礎上,制定出課程設置計劃,為專業建設指出方向。
2.在師資建設方面要著眼于本專業未來發展對師資的需求,要采取“急需緊缺型師資調入,鼓勵在崗教師進修提高,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等措施。
3.要進行準確的崗位定位
要教育學生眼光不能太高,要切合實際情況重點放在在工商企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事業單位、從事會計核算管理和內部審計工作。能夠滿足出納、會計核算、會計軟件應用、審計等崗位的上崗需求。具體要求如下。
(1)畢業生能夠直接上崗操作,迅速成為各企業單位的出納、統計及基礎財經文秘管理人員。在知識和能力培養方面主要是財經基礎知識和計算機基本技能。
(2)畢業生能適應多種崗位需求。從專項會計、總帳會計、納稅會計、涉外會計、成本會計等能滿足用工單位需要。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會計技能,并順利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和取得助理會計師資格。
(3)畢業生具有領導、管理的能力。通過全面系統的學習和實踐操作,掌握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會計軟件應用技術等專業課程,在專業水平上大幅提高,逐步會計師職業資格技術職稱,成為各類企業財務管理人員。
(4)畢業生具有查帳、調帳、審計能力。在學校接受教育的基礎同時,認真鉆研會計理論與實務知識,通過自我學習、實踐以及向資深會計請教學習。
4.產、學、研結合辦學是生產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是職業教育不可或缺的模式
堅持與企業緊密聯系,將生產實際與教學相結合,以科研帶動教學,以教育改革促進人才培養,培養企業認可的會計人才。我院自會計專業創建以來,已與多家企業簽署了實習基地協作或合作協議,有緊密合作關系的企業、事業單位就有六家。本專業還聘請了企業、政府機構及高校中具有高級工程師、教授資歷的專業人士組成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
5.做好就業指導工作,完善畢業生跟蹤反饋體系
要創建嚴格的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立完善的畢業生跟蹤調查制度,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組。為了加強與企業的聯系,及時了解企業對本系專業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學校要經常通過向企業、學生及家長電話采訪,派出教師去用人單位實地走訪等形式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獲取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反饋信息。
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面對,就業的形勢就會越來越好,同時也會促進學校的招生工作,有進有出,流向順暢,這樣才能減少社會的壓力,搞高學生的就業紡,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共同創建好自己的學校。
[1]張美紅.會計畢業論文設計應注重培養三種能力[J].財務與會計,2006,(7).
[2]王梅娟.寧波市促進大學生充分就業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