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簡論美國高校創業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宋艷文
論文摘要:創業教育能夠提升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并對實現經濟迅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美國的創業教育起步比較早且發展較成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文章通過對美國創業教育發展歷程及成功經驗的分析,為進一步發展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提供經驗借鑒。
論文關鍵詞:美國高校;創業教育;啟示
創業教育體現了高等教育發展的趨勢,不僅是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對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滿足了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實施創業教育為學生創造了更多的工作崗位,為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美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在實施中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了解和研究美國高校的創業教育,可以為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進一步發展提供經驗借鑒。
一、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歷程
美國創業教育起步相對較早,是美國社會發展的產物,與其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和經濟狀況有密切的關系??v觀美國高校創業教育一路走來的歷程,可將其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萌芽階段(1947-1970),其特點是創業教育成為一門獨立課程。1947年,新企業管理作為首個MBA創業課程由Myles Mace教授發起,188名學生參加了學習,這標志著創業教育在美國高校的興起。然而,接下來的20年,創業教育并未得到充分發展。由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經歷了黃金時代,工業文明高度發展,經濟高速增長,大企業發展繁榮,而小企業則逐漸減少。因此,創業教育當時在美國并沒有市場。
第二,發展階段(1970-1990),主要特點是關注創業技能的培養。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減慢,創業教育逐漸被重視。20世紀70年代初只有16所高校開設了創業教育課,但在隨后的20年里卻得到了迅速發展,1989年高達1060所高校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美國小企業數量的快速增加致使小企業課程及創業管理課程增多了。在這一時期,創業教育重點關注創業的實踐能力。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高校將創業教育與企業緊密聯系,從而增強教育的特色與實力。從事創業教育的許多教師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大企業家,他們知道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業。
第三,成熟階段(1990年至今),21世紀是創業者的時代,他們能把創新的想法變為現實。據調查,在34歲以下的美國年輕人中,有多達560萬人積極嘗試創辦自己的企業。人們對創業的需求加速了美國創業教育的發展,社會各界對創業教育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創業教育課程和項目急劇增長。現在美國創業教育已經形成了有力的組織支撐網絡,教學計劃與課程結構完善系統,師資隊伍雄厚穩定,可以說其已經進入成熟的階段。
二、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的經驗
世界上很多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進行了創業教育的探索。美國是較早在高校進行創業教育的國家,且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研究體系,具有自己的特色,在理論與實踐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1.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科學且完善
美國的大多數高校都把創業教育視為一個專業的領域或研究的方向,其教學計劃與課程體系完整且系統,并且還有作為公共課程的創業教育課程。在課程體系建構中遵循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文理科相結合、文化教育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課程涉及與創業相關的各個方面。其不僅具有科學的理論教育課程體系,且具有完善的教育實踐體系。在理論上,既將創業教育滲透到基礎課與綜合課程設置中,又單獨開設創業教育課程;在實踐上,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與職業技能。
2.教學與科研隊伍雄厚且穩定
在美國高校中,教授創業教育的教師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專職教師,占大部分,他們對經濟、會計、金融和管理方面的知識很精通,理論基礎知識也十分深厚;并且很多教師都曾有過創業經歷,對市場的變化、社會的需求具有很強的洞察力,從而把教學和實際緊密聯系起來,更有利于課堂的教學。另一部分是兼職教師,美國高校善于充分利用有效的社會資源,邀請創業經驗非常豐富的成功企業家兼職教學、開設講座等,講授創業的現實經驗,對學生的創業計劃給予專業的指導,加強學生對創業過程的理解。
3.教學方式靈活且多樣
創業教育注重理論與實踐互動,注重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因此,美國高校在課堂教學中避免了傳統機械的教學方式,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如百森商學院與斯坦福大學主要采用了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嘉賓講座的形式。學生參與并完成和課程有關的項目,可使其深入了解企業面臨的問題,培養了學生分析與綜合的能力;通過案例分析,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提高了知識理論水平與團隊合作能力;成功創業者的講座幫助學生掌握創業的規律,增強了其對創業過程的理性認識。 4.創業實踐教育務實且實效
美國歷史文化的特性使美國人重視實踐,動手能力強、看重效用。因此,美國高校的創業教育是“以行動為導向,經驗引導的體驗”,實踐多于規則的講授。美國高校創業教育十分關注學生創業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學生創業實踐活動。在教育內容上注重學生對創業教育內容的相關體驗,使學生在體驗中獲得創業的感性認識和實踐能力,且使學生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創業教育支持體系完善且規范
美國的實用主義文化決定美國人注重實效。20世紀80年代硅谷創業奇跡引起美國政府及各界的高度重視,政府不僅鼓勵高校進行創業教育的研究,且制定了旨在保護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政策和法規。高校領導者的重視與支持以及多渠道的資金來源與融資策略也是美國創業教育的成功經驗。此外,良好的創業文化背景和創業氛圍也為美國創業教育的順利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美國創業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國高校已形成一套比較科學、完整的創業教育教學、研究體系與穩定的教師隊伍,縱觀美國高校創業教育一路走來的歷程,給予我們以下啟示:
第一,完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課程設置要從實際出發,結合學校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特點,因校制宜,逐漸建立起比較完善且有特色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學科課程應減少專業課程,拓寬基礎課程,加強通識教育,增加綜合課程,培養學生綜合性的知識結構;活動課程應體現在成立創業教育中心和創業家學會上。其具體操作應分為創業精神、創業知識與創業實踐三方面,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方式:作為必修課、作為選修課、作為課外教育的一部分內容、將創業教育的內容納入其他專業課或基礎課內。
第二,改進創業教育教學方式。創業教育要注重實踐,把實踐活動和現實實例分析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保持創業教育教學過程的鮮活性。按照創業成功所需的因素來選擇教學內容,努力使學習者置身于創建企業或發展企業這樣的動態過程中來加以指導。此外,在課外還可以安排學生參與創業演練或創業計劃大賽,使他們在活動中獲得創業體驗,增強創業意識,并潛移默化地提高創業所需的觀察和判斷能力。
第三,搭建高校學生創業平臺。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很強,需要利用各種資源,結合學生所學的專業建設創業實踐基地平臺,把它變成教師教學示范的場所、學生動手實踐的陣地與創造經濟效益的實體。高校應該積極開展校企聯姻,把創業家及各類社會創業資源引進高校,學生便有機會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的運作,為他們提供創業實踐的機會。搭建創業教育平臺也需要有利于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保障體系,同時企業也要建立與大學合作的機制。
第四,優化創業教育的外部環境。改變實施創業教育僅是高校工作的觀念,要把它視為政府、社會與高校共同的責任與義務。高校創業教育定位的根本在于社會的認同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業的外部環境。社會對學生創業活動的關注與支持程度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創業熱情,因此需要形成一套完善的高校學生創業服務與保障機制。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強對高校創業教育的引導和指導,并從政策、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為高校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和創業氛圍。另一方面,高校要積極鼓勵學生創業,為學生創業提供多層次、多渠道、寬領域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