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生期健康教育實踐與探討
郭風霞 盧麗萍
【關鍵詞】 圍生期;健康教育;實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衛生保健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不僅僅滿足于疾病的治療,對獲得健康知識的需求也愈來愈迫切。圍生期健康教育是以孕產婦為服務對象,具有專科特色的護理模式。近兩年,我們根據孕產婦的特點,充分發揮護理人員的作用,言傳身教,通過對產婦的健康教育、產程護理、產后宣教、吸吮訓練、圍生期心理、母親角色的適應等幾方面的知識耐心地傳授,有效地提高了孕產婦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使圍生期孕產婦、圍產兒患病率明顯下降,深受孕產婦及家屬、社會的歡迎。
1 方法
1.1 產前健康教育 采取孕婦集中授課、看錄像、贈書面資料、開設咨詢熱線等形式,對每一位就診的孕婦,從孕期保健及自我監護,胎動及臥位等異常情況識別與預防,臨產先兆及就診時機,母乳喂養,乙型肝炎、艾滋病預防檢測等幾方面進行宣教,并做好登記。
產婦入院后進行必要的環境、制度、人際介紹后,應用護理程序對其產前認識進行評估,針對評估情況制定護理教育計劃實施,做好分娩的準備。
1.2 產程中的正確護理 為減輕產婦的痛苦,從思想到行為上給予指導,讓產婦樹立分娩信心,進食清淡有營養流食,以補充產婦體力上的消耗,不能進食的產婦給予補液治療,教會產婦呼吸,使其正確使用
腹壓,正常分娩。
1.3 產后宣教 幫助產婦充分休息,對產婦的創口及新生兒臍部細心護理。我們將產褥期一般知識、衛生指導、母乳喂養等知識編成內容豐富、條理清楚、攜帶方便的小冊子,發放給產婦及家屬;通過示范,讓產婦掌握正確哺乳姿勢及方法;母嬰同室,早吸吮、早開奶,按需哺乳。
1.4 質量評估 通過圍生期健康教育,孕產婦能順利完成“接受-認識-參與-自覺行為”的過程,孕產婦、圍產兒患病率減少,產婦產后恢復快,母乳喂養率及質量提高,護理人員素質提高,職業意識增強。
2 討論
(1)產前健康教育減少了妊娠并發癥。產前健康教育明顯增強了產婦的產前認識,減少了難產及心因性產后出血的發生。孕期自我保健及監護知識的掌握避免了一些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如妊高征,妊娠合并貧血的預防,胎兒窒息狀況的判斷及早產、胎膜早破的預防。(2)健康教育對分娩過程具有良好的影響 接受過健康教育的產婦進入產房后能夠很快適應環境,表現出良好的配合,分娩時能正確呼吸、放松、正確使用腹壓,在一定程度上縮短了產程,降低了因緊張焦慮,疼痛造成的難產、圍產兒窒息,減少了產后出血及產后患病率。(3)圍生期健康教育加深了對母乳喂養的認識,提高了圍生期的質量,減少了母嬰患病率,提高了純母乳喂養率;圍生期健康教育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和高度的責任心;同時健康教育的實施,提高了護士自身業務水平,對產婦教育做到系統化、科學化、專業化。充分調動了孕產婦自我保健的主觀能動性,使健康教育內容得到貫徹落實。從而極大地促進了護理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