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創新分析
陶曉輝
論文關鍵詞:素質教育應用文寫作創新研究
論文摘 要:應用文寫作教學是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素質教育與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要方面,本文在湖北省高職公共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項目的支持下,針對當前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對一些教學方案和教學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探討研究。 近幾年來,在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施通識教育理念的推動下,公共課已成為我國大學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公共課在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人文、科學素質,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等方面已經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應用文寫作》課程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備技能—— 應用文體書寫能力的重要公共課程,在許多高職高專院校中,作為某些專業的指選課或者公共選修課程來開設的,受到重視程度很差。很多院校幾乎都沒有開設這門課程,有的學校甚至在專業教學計劃調整中刪除了該課程,僅保留文秘專業的應用文寫作課程。 而以往《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效果和實際需求相差太遠,學生們普遍表現出應用文一看就懂,但是一寫就錯。許多寫作知識即使課堂上搞清楚了,但在實際應用中仍舊是張冠李戴,殘缺不全,漏洞百出。例如人才招聘市場上,用人單位總是發現應屆大學畢業生的求職信、個人簡歷中,經常會出現格式錯誤、語句不通、內容空洞、詞不達意等問題,把基本的一篇應用文弄的笑料百出。面對高速發展的社會,一些行業的人材需求標準也發生新的變化,他們改變了以往單一的專業人才需要,為復合型人才需求,這就給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應用文寫作課程怎樣去適應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改革創新應用文寫作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如何增強學生實際寫作能力,是所有應用文寫作任課教師與學校領導必須引起重視和仔細思考的問題。 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2009年開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學改革,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為重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采取一系列舉措,調整教學部門、調整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為推行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做了很多工作。《應用文寫作》課程也受到了很大重視,通過調整將其歸口到通用職業素質教育教研室,組建專門的課程組搞好課程建設和教學工作。 1 《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創新研究與探索 對于《應用文寫作》課程面臨的問題,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加強和改進。 1.1 轉變教育思想 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教育思想的轉變,現代教育思想強調綜合性和整體性的教育,注意加強高職生的素質教育,在各個教學環節培養高職生把實際問題轉化成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更新思想觀念,實現以“講”為主向以“導”為主的轉變,學、導交融,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主動追求自我發展。轉變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的方式:即轉化教師從傳統的關注“教”徹底向關注學生的“學”轉變;轉變學生單一傳統被動的學習方法,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們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們的創造性、主體性和能動性不斷得到發展,培養高職高專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 1.2 制定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 合理教學目標的制定,是教學工作的起點。提高學生選用文種的能力和文體寫作能力是本課程的重點;學生通過寫作訓練,掌握并會使用符合應用文書要求的語言是本課程的難點。通過學習《應用文寫作》課程達到“必需、夠用”的應用寫作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能熟練寫出符合國家政策法令、觀點正確、內容充實、結構合理、層次分明、表達清晰、語言得體、標點正確的各類常用應用文書;能對具體的應用文書就觀點、材料、結構、格式、語言等方面加以分析評鑒。 1.3 注意豐富學生知識面,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古人云:“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用文寫作》課程如果僅只是講授各種文體的格式規范,必然枯燥而無趣。教師在講課時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能結合部分學科背景知識、開拓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結合專業案例進行教學,必將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講授經濟文書寫作時結合具體案例法條,給學生分析講述,教學效果就會事半功倍。課堂教學中將學生被動地學習轉變為主動地學習,把本該屬于學生課堂學習的思維空間和時間還給學生們,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要求。 1.4 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注意現實性與規范性 《應用文寫作》是實用性很強的課程。我們在教學中,要不斷更新內容,使之貼近現實,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許多學生對這門課程失去興趣,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教材講述陳舊老化,范文案例脫離現實生活。《應用文寫作》的現實性和實用性,還體現在它的規范性不斷的發展變化。2001年1月施行的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對公文的種類形式均做了許多調整。如果依然采用陳舊老化的教材,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變化,當學生們發現學習的內容和實際應用脫鉤,必然會出現懷疑和抵觸的情緒,進而喪失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1.5 應用文寫作教學要與專業相結合 《應用文寫作》教學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需要因材施教,要有很強的專業針對性。比如,文秘專業就要需要重點突出公文及日常文書的寫作訓練;法律專業重點教授法律文書;財經專業學生詳細學習財經文書的寫作;理工學生重點則應放在科技文書,而與專業聯系不緊密的文種則不作為教學的重點。教學應做到有的放矢,使學生覺得教學內容對其幫助很大,實用性非常強,他們必然專心聽講,認真做作業。當就業與應用需求成為學生學習的驅動力時,教學效果就凸顯出來了,教學目標自然就能達到。 1.6 創新教學形式 《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注重理論知識講授的同時要講解與評析大量案例,學生需根據教學環節進行寫作訓練,以此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把一些新的教學形式融入傳統板書的教學形式中,例如采用PPT幻燈片能夠突出教學重點,并利于學生課后復習;使用Authorware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能夠綜合使用聲、光、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增強教學效果;播放情景錄像,能使學生較好地進入預先設定的教學情境。綜合應用以上手段調動課堂教學氣氛,增強教學效果。課外教學可以結合BBS等網絡平臺開展,采用虛擬的網絡環境拉近時空距離,利用其良好的互動形式,達到課堂所難以企及的教學效果。 1.7 注重實訓做到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結合 《應用文寫作》教學除理論學習以外,實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經過寫作實訓的鍛煉,可以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實訓中經常發現以下方面的問題:如出現相近文種選擇錯誤,各文體的基本格式與寫作技巧不能運用自如;寫作目的不夠明確,只懂得對應用文格式的模仿,以求格式基本正確,而行文卻缺乏可操作性;找不到應用文的語感,難以對相關文體展開準確的書寫;行文枯燥乏味、了無深意等。發現問題后我們可以針對性的解決,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意見及反復的訓練。 還可以將課堂內容與主題班會融合,將課內教學向課外活動拓展。主題班會上,學生親自撰寫海報、演講稿等,給學生提供自由表達、展示自己的平臺,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能夠聯系實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全面發展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科學素質和身心素質。也可在學工部和團委的指導下,開展全校性的富有特色的學生課外活動,為第一課堂向第二、三課堂延伸創造條件,為《應用文寫作》提供課外實訓的機會。 1.8 著重加強技法學習 高職高專的學生往往文字功底比較差,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要加強他們基本功的訓練,開拓思路,提高其寫作技巧,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思路與寫作技巧。通過訓練,讓學生們掌握如何擬定文章主旨、如何選取材料、如何剪裁潤色,使他們具備良好的應用文語言表達能力,能使用明晰、準確和得體的語言完成應用文的寫作任務。教師在講解過程中,注重理論知識講授,重視開拓寫作思路的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務實、創新素質;注重例文的閱讀、優秀范文和病文評析能力的培養;注重整篇文書寫作、片段寫作等的技法教學。 1.9 在教學中注重評改環節 在課堂上除教師講述環節外,還要加強評改環節,通過和學生的互動,達到增強課程吸引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另外還可以采用學生互評等形式,搞活教學的各個環節。評改時應根據專業教育要求和文體寫作要求,注重評改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同時注意每個學生由于認知水平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對同一事物的理解分析評價也不同,因此,在評改中要讓學生暢所欲言、相互指正、各抒己見、互為補充、取各家所長來補己之短,以此實現共同進步的目的。 1.10 改進考核方式 《應用文寫作》課程應積極創新考試方式,考核方式應具有現代性和實用性。采用撰寫課程論文、調查報告、分析材料和案例、面試等形式,變傳統單純的認知考核為綜合素質考核,突出一個“活”字,引導學生更加注重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并打破理論考試的傳統,把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并且引入加分項,把學生參與各種比賽、社團活動,發表文章的情況作為考核的加分項,有效實現課內實訓和課外實踐的銜接。真正體現課程考核的開放性,將能力培養向學生的自覺行動引導。 2 結語 以上為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特別是素質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的積累,談了一些教學過程中的設想與心得體會,與方家探討。總之,在教學中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去引導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這個最好的老師,帶領學生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應用能力,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徐頑強.應用文寫作[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2 [2] 楊文豐.現代應用文書寫作[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8. [3] 陳子典,李碩豪.應用寫作教程[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89,12. [4] 朱悅雄,羅烈杰,等.公文寫作教程[M].廣州:廣東高教出版社,1995,3. [5] 陶曉輝.高職高專應用文寫作教學方案探討[J].雙語學習,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