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障礙的調節與干預作用研究
陳平
論文摘要:通過實驗法,探索以單項籃球運動和復項太極拳與籃球相結合的運動為主要內容的運動處方對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郁的影響效果差異。以有效采用不同內容的運動處方來降低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郁水平,以便更好維護和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時豐富他們的業余生活。經過12周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1)中等強度的單項籃球運動和復項太極攀與籃球相結合的運動方武均能夠降低大學生的焦慮和抑郁水平;2)復項太極拳與籃球相結合的運動處方更有利于降低大學生焦慮水平,具有顯著性差異;3)單項籃球運動和復項太極拳與籃球相結合的運動對降低大學生抑郁水平沒有顯著性差異。 論文關鍵詞:焦慮;抑郁;運動處方 近幾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了高等院校教育和和諧校園建設的主要問題,也嚴重影響了“人才庫”和“人力資源”建設,給國家發展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這主要是因為在校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就業壓力過大,人際關系復雜,加之社會環境、家庭和學生的健康意識不強等因素,造成一部分大學心理出現問題。其中焦慮或抑郁等心理疾病最為嚴重。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調節和干預大學生的不良情緒,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主要通過單項籃球運動(以下簡稱單項)和復項太極拳與籃球相結合的運動(以下簡稱復項)為主要內容的運動處方,對患有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大學生進行運動調節和干預,探討體育運動對大學生抑郁、焦慮的心理健康指標的影響,分析體育運動對大學生心理障礙的調節與干預作用,尋找合理調節和干預大學生焦慮和抑郁水平的科學運動處方 一、實驗設計 (一)實驗對象和分組 選擇云南師范大學生科院2005—2007級有焦慮和抑郁心理問題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比組個45人。按照焦慮和抑郁分成兩組,組成4個實驗組。說明:實驗成員是身體基本健康、無特殊疾病,適合運動鍛煉的本科學生;排除殘疾學生和留學生,每一個實驗組樣本由不同程度的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所組成。具體分組情況如下: (二)測量工具 l_測試量表:并采用SCL一90癥狀自評量表對在師大2005、2006、2007級學生600名本科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問卷調查.從中選取有焦慮和抑郁心理障礙的學生各90人作為實驗組,將焦慮和抑郁學生隨機再分為兩組各45名。 2.焦慮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SAS)是由zung于1971年編制而成。它是一個含有20個項目的自評量表。主要用于評定被試者的焦慮主觀感受。焦慮自評量表采用四級評分。 3.抑郁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是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Zung1965年編制的,由20個問題組成,使用方便。 (三)實驗程序與運動處方 1.實驗驗時間:2008年9月8II開始至1i月28日結束,共12周。 2.運動處方:(1)鍛煉內容分別采用籃球和籃球與太極拳組合兩種。(2)鍛煉方式單項班籃球采用小型比賽;復項班的項目程序和時間安排為24式太極拳i0min的準備活動和15min的整理放松活動;其余時間為籃球小比賽活動。(3)鍛煉時問與頻次為每周鍛煉3次,為星期二、五早上6:00—7:00和周三下午4:00一5:00,每次實際鍛煉時間為60min(含準備活動和放松活動)。(4)鍛煉負荷運動量由小到大,循序漸進,用心率指標進行控制在中等強度,心率控制在130—150次/min。采用每隔15min隨機檢測5名學生的心率方法,并記錄每次運動前、后的心率以供制定計劃是參考.合理控制運動強度。(5)鍛煉監控由研究者指導在規定的時間、地點,采用《體育活動等級表》(PARS一3)對其運動量進行測試和監控。 3.對照組情況:對心理健康學生隨機抽取同樣組數、人數的學生進行同等條件的鍛煉,在練習時段結束后與心理障礙組進行對照。 4.實驗數據采集與處理:對所有參加實驗的學生分別在實驗前后進行心理健康測試,且實驗班所有同學焦慮和抑郁2項指標均在安靜狀態下測試。所有數據采用SPSSforWindows15.0軟件包統計處理。 二、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班學生焦慮、抑郁在實驗前、后水平變化的差異性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