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數學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的創設
陶玲華
摘要:課堂的心理氣氛在教育教學中處于背景地位,教師通過講課技巧和藝術手法去引導學生,努力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能夠使使教學雙方感情暢通地交流,促進教師角色轉變,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課堂心里氛圍;教師角色;教學效果 新課程中倡導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著、促進者。要完成這一角色的轉變,我認為,應該從研究學生心理,努力創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入手,從而引導、促進學生積極學習。如果失去這個基礎,學生就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課堂效率就會明顯降低。那么,小學數學課堂上如何創設良好的課堂心里氛圍呢? 1、 尊重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課堂氣氛是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認知活動的一個基本要素。它既反映了師生關系的性質,又影響著師生關系的發展。古人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以情感為紐帶的,只有師生之間感情融洽,課堂氣氛才能和諧、愉快。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與個性,關心每一個學生的體驗與發展,要真正樹立教育民主思想,放下知識占有者的架子,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平等對話,共同發展,形成一個師生互教互學的共同體。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如果我們在平時多了解學生,理解他們,與他們交朋友,得到他們的信任,從而了解到他們的真實想法。得到孩子們的認可后,你就會發現課堂活躍了,有什么問題也愿意和你交流,學生們的積極性提高了。 2、 變換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新異、變化的事物容易引起人們的探究愿望,一成不變的事物則使人厭倦。教學過程也是這樣,枯燥的教學方法,單調的教學手段,會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注意力分散。 1) 開課十分鐘,創造一個誘人入戲的序幕 一個精彩的開頭,會在短時間內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課堂上。通過故事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一位教師在講授《分數的基本性質》時,一開始講了一個小熊分餅的故事,熊哥哥把餅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給熊弟弟,熊弟弟嫌少,然后又將餅平均分成四份,將其中兩份給熊弟弟,還是嫌少,然后將餅平均分成八份,把其中四份給熊弟弟,這時熊弟弟才滿意。接著教師出示“1/2=2/4=4/8嗎?大大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