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市場經濟背景下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策略
未知
摘要 改革開放的客觀形勢對學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我國目前學前教育的情況,并不能很好地適應這一需求。特別是面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顯得束手無策。本文著重探索學前教育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多元化 學前教育
我國學前教育改革是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經濟體制轉型, 社會體系也要隨之相應地進行調整,作為社會公共服務體系重要構成的學前教育必須也要轉型。轉型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環境有了很大變化,學前教育機構的體制和資金投入體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為學前教育體制改革的出發點,努力探索出適合我國國情、有中國特色的學前教育,將是今后學前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學前教育體系。保障學前教育服務質量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計劃經濟體制奠定的秩序已經被打亂,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需要的基本制度還沒有有效的發揮作用。在這一背景下,學前教育應順應市場要求穩定有序的發展。
1、建立各種層次的學前教育,滿足多層次的社會需求不同的社會人群對學前教育有不同的需求差異。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是要糾正這種差異,而是形成一個滿足不同層次幼兒教育需求的服務供給體系,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差異,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不同的服務:既有公辦示范園,又有優質民辦園;既有鄉鎮中心園,又有農村的學前班。它們在幼兒教育服務供給體系中處于不同位置,遵循的規則和發展思路也有所不同,這就要求不同的幼兒園有不同的服務定位、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多元化是今后學前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
2.加強管理,提高各層次幼兒園的服務質量
為了滿足社會各層次對幼兒園的要求,首先要調整好市場的運行軌跡,對不同層次的幼兒園采用不同的制度加以約束。其次,對低水平的家庭作坊式幼兒園應承認它能滿足一部分家庭需要的事實,同時應加強對其的管理,支持與規范并重。最后,從發展的眼光出發,從延伸公辦幼兒園教育體系出發,使各層次幼兒園共同享受大園的教育資源,提高服務標準,加強行業自律。
二、強化示范園作用。擴展幼兒園社會功能
幼兒園除進行正常的學前教育之外,應以社區為單位,畢業論文建立幼兒教育資源中心,拓展其服務形式,更廣泛的發揮幼兒教育的社會發展功能。
1.樹立正確的設立幼兒教育資源中心的思想
幼兒教育資源中心的設立并不是與幼兒園攪在一起,破壞幼兒園的正常秩序,而是充分利用幼兒園的教研人員、管理基礎、物質資源等拓展其服務范圍、功能。例如:開放日、家長咨詢日等就是幼兒園社會功能的一種體現,盡管其還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卻是今后的重要發展趨勢。
2.逐漸提升幼兒教育資源中心的社會服務水平
在學前教育階段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幼兒來說影響很大。建立了中心,就可以定期開展一些與家長溝通的活動。如:開辦家長學校,讓社區內的家長聽講座,對其宣傳學前教育的目標、講解課程設計的意義,使其走出誤區,正確認識社會上的各種特色班。這樣既利于幼兒園的市場競爭,又促進幼兒園與家長的溝通,減少矛盾。又如:開辟家長論壇,有針對性的解決社區內一些幼兒園出現的問題,調動家長配合幼兒園教育的積極性,使家長理解幼兒教師工作的艱辛。
3.發揮幼兒教育資源中心的橫向聯系
幼兒教育資源中心還可以與婦幼保健所、婦嬰醫院等建立聯系,碩士論文定期為社區家長提供咨詢服務,宣傳婦幼保健知識,開設“準爸爸”、“準媽媽”課程,既增加活動內容,又提高經濟效益。
三、促進多元化的民辦學前教育機構發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民辦學前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有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此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目前家長需求多元化的一個明顯趨勢就是0—3歲早期嬰兒的教育,還有延時服務、全托服務、特殊護理等。這要求我們探索一條新的民辦幼教發展的道路。
1、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加速民辦學前教育發展
教育的終極關懷永遠是教育的本身,重視幼教本身,職稱論文 促進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最適宜的發展是民辦幼教機構的根本職責。應圍繞這一職責,適當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并遵循幼兒教育本身的原則,可以加速民辦學前教占的發展。
2.提高民辦園保教質量,務實民辦學前教育基礎
一方面民辦幼兒教育機構內部有競爭,另一方面民辦教育機構與公辦教育機構的競爭更為激烈。因此,為了獲得更多的生源民辦教育機構必然要提高自己的保教質量。保教質量是民辦園的生命線,民辦園在作好宣傳、服務的同時應看重樹立依法從教的意識,建立系統的工作常規,開展游戲活動,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以確保民辦園保教質量的穩定提高。另外,政府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對民辦幼兒教育質量監控也該提到日程上來,應針對不同的層次民辦園進行宏觀的監控和管理,建立科學、規范的治理框架,做到政策引導與政府監管雙管齊下,保證民辦教育機構的質量。
3.依法建設民辦學前教育機構,保證民辦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民辦教育機構是學前教育體制轉型中出現的新機構,它充滿活力,發展迅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階段,民辦學前教育機構構成了學前教育的中堅力量。民辦教育最大的優勢在于它關注服務對象的感受,追求質量和特色,追求改革和創新,力求以最佳的方式重組幼教資源,優化了教育資源的配置。因此政府部門對民辦學前教育的發展較其他教育階段更為支持。政府部門在管理體制上、政策引導上依法建設民辦學前教育機構,將會保證民辦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四、加強學前教育對內對外的聯系,多渠道、多方位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
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只依靠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是不夠的,要加強與婦聯、人大、政協、衛生、團中央、關工委等方面的聯系、溝通,要利用各種活動、各種與學前教育相關的節日,做好宣傳工作,使社會各界都來關心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而學前教育各機構也要針對自己的能力,做出努力。國內外教育交流的加強,能夠推動學前教育事業的進程。現在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提高了,這為我們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提供了絕好的條件:舉辦國際性學前教育研討會、外出考察可以拓展教師的視野、提高素質與能力、轉變教育觀念、積累教育經驗、促進學前教育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促進我們的學前教育事業向前發展。
總之,學前教育作為我國學制的第一階段,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留學生論文必然對我國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尤其是基礎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影響。市場經濟體制下,學前教育發展也正進一步顯現出多元化的特征。但歸根結底,今后學前教育應是一種追求公平的教育,一種大眾化的教育,一種資源共享的教育,一種追求人文關懷的教育,一種促進師幼共同成長、體驗幸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教科文組織全委會.未來教育面臨的困惑與挑戰.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在全國教育丁作會議上的講話.
[3]陳桂生.中國民辦教育問題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