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體育課教學初探
毛亞忠
[摘 要]農村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多考慮農村實際條件,做到因地制宜;要根據學生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步驟,巧妙、恰當地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教會學生自我鍛煉的方法。
[關鍵詞]農村體育 實際 場地 器材
多年來,在片面追求升學的思潮下,學校體育教育得不到重視,特別是在農村中學,上至學校領導,下至每一個學生,都認為只要是語文、數學等升學考試必考課成績好,體育成績好不好沒關系。農村的體育教學實際上處于一種不規范的狀態。但是要看到農村中學生對教學內容簡單枯燥的體育課仍然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雖然授課內容單調,但體育課仍然是學生最喜歡的課程。因為在物質條件落后、精神生活匱乏的農村,體育課帶給孩子們“身心愉悅”的意義彌足珍貴。 下面我根據自己多年的實踐,談談如何進行農村中學體育教學。
(一)要進行體育課創新
首先要創造寬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給學生自由發揮的機會。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自練、自律、自控、自評的能力,注重學生個性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次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鍛煉相結合,提高體育教學的心理培育效益、娛樂身心效益以及思想品德教育效益。教育學生熱愛共產黨、熱愛祖國,培養學生為祖國而鍛煉的社會責任感和獻身精神,使其有服從組織、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使學生具有高尚情操、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情境創設,讓學生在快樂環境中學練,體驗成功,使得學生在體育課教學中身心得到協調發展。
最后,教學活動要積極采用不同的尺度衡量每個學生。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只用一種標準來衡量、評價學生,顯然是不科學的,在授課時,要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在評價學生時,宜采用多種尺度來衡量學生。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鍛煉的習慣;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二)要設計有興趣的體育課
興趣是一個人完成某項任務或活動的內部驅動力。在設計活動時,堅持趣味性原則更顯其重要。設計的活動生活化、有趣味,學生才會有興趣,才會積極參與,克服困難堅持下來。例如斗雞游戲活動時,設計成學生喜歡的揉道的情景,學生們活動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否則枯燥的斗雞活動會令學生們感到乏味。如在立定跳遠活動中,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跳圈活動,學生就會感到今天上的新的內容,會感到非常新鮮和好奇,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等等。
農村中學生非常喜歡游戲,所以游戲應該是我們農村中學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游戲式體育來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根據不同的游戲因勢利導、潛移默化地來全面地發展學生。通過活動和游戲去對學生進行教育,往往比空洞的說教,枯燥的文字、抽象的理論更有教育實效。
(三)要根據農村實際合理地運用場地
場地和器材對于體育教學,就好比一位家庭主婦離不開柴米油鹽一般,進行體育教學,場地首要條件。但擺在許多農村學校面前的現實情況卻是活動場地小,不規范,不能滿足教學和學生活動的基本需要。這樣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盡量在場地問題上多想辦法,如可以在充分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帶領學生到校外活動。只要留心,校外到處都是學生活動的廣闊天地:如農閑時的打麥場、冬天里一望無際的麥田、夏天里綠蔭連天的河堤,這些都是我們天然的運動場。在這里既保證了活動的需要,又讓學生廣泛接觸了大自然,學生的活動興趣很高,真可謂
是一舉數得。
(四)要自己動手制作體育活動器材
農村學校經濟條件差,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學和活動器材都準備齊全,所以我們從事農村體育教學的教師要在教學中必須開動腦筋,因地制宜地自制一些活動器材。如開展踢毽子活動,就可先組織學生進行了“制毽子比賽”,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又充實了活動器材 ;再如學校的體操棒、跳繩、乒乓球臺等都可以通過體育教育的努力能夠完成。這樣既節約了開支,又培養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養成了學生從小節儉的好習慣。我們還可以利用學生身邊常見的物品來做體育活動器材。
(五)要適當進行室內體育綜合課
體育課教學一般以室外為主,如遇風雨、酷暑等惡劣天氣影響就不能按原計劃進行室外課教學,所以適當進行室內體育課是非常有益的。室內課教學上得好同樣可以吸引住學生。如介紹籃球、羽毛球起源,及國際比賽和我國在國際比賽中所取得的成績。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學生渴求室內課和室外課同樣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教師可以將自己平時在電視中、書籍中積累來的新聞性、趣味性、常識性、健康性、安全性等有關與體育知識融于一體,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和愛好。
總之,農村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多思考農村實際條件,做到因地制宜;要根據學生特點采取有效的教學步驟,巧妙、恰當地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教會學生自我鍛煉的方法,這樣才能縮小與城市之間的體育教學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