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引導學生進行化學中考復習
鮑杰英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考試既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試題的命制“起點高——考素質,考能力;落點低——解題時應用的知識不超過課程標準要求,既題在書外,理在書中。所以初中化學總復習應腳踏實地,夯實基礎,抓住主線,歸納方法;搞好講評,培養能力,分類推進,全面提高,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和能力的提高與培育。如何有效地組織化學總復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我們化學教師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下面談談我校的做法。
一、指導思想:教為引導,學為主體。
二、復習步驟:分三輪進行,第一步是單元系統復習;第二步是重點專題復習;
第三步回歸提煉復習。
三、課堂模式:讀、(探)研、點、練、悟五環節主體探究式開放模式。
四、教案設計:集體備課(個人粗備、集體研討、具體應用)。
五、具體實施步驟。
(一)單元系統復習
這一輪復習是按教材的編寫順序,對12個單元進行一次全面、徹底、詳細的系統復習,是復習的重中之重,90%的知識、85%的得分將在本輪實現。本輪復習課的模式為:
1、探讀釋疑:教師研讀《課標》《教材》精心設計出包含重點、難點、熱點、疑點、易錯點的問題學生對照問題,讀書本、筆記、研究解決。
2、互研質疑:對于學生自研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加以解決。
3、精點巧撥:教師對學生通過自研互研不能解決的問題加以精準、巧妙的點撥,解決學生疑難、培養學生思維。要做到學生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自研互研能解決不講。解決給出問題后再追問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還有何疑問,已期徹底解決有關問題。
4、分層設練:教師設計基礎知識展示平臺、能力技巧升級平臺、生活應用升華平臺三個層次的練習。第一個層次學生自研完成,第二個層次學生通過互研完成,第三個層次互研教師點撥完成。
5、感悟升華:在每節課結束的5——10分鐘,留給學生,請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組織好本輪復習的關鍵是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問題和練習,學生要積極自研、互研、總結感悟。
如在《溶液》的復習中:探讀釋疑環節設置已下問題: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溶液一定是均一、穩定、無色、透明的液體嗎。
鐵加入稀硫酸中,溶質是鐵、溶劑是硫酸。
某物質溶于水溶液溫度升高,表明該物質溶解只有水合過程。
2、洗滌劑可溶解油污。
3、飽和溶液中不能溶解任何溶質。
增加溶質、蒸發溶劑、降低溫度能使任何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
4、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質種類、溶劑種類、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溫度、壓強。
5、Mg物質加入能ng水中,溶液質量一定為(m+n)g,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為m/(m+n)*100%
6、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變大;飽和溶液析出晶體,溶質質量分數一定變小。 學生對以上問題自研互研,教師巡回指導。教師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點撥并歸納溶液知識。
第一輪復習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學會閱讀,提高自學能力;
2、科學記憶,提高記憶效率;
3、勤于思考,培養思維能力;
4、聯系實際,重視應用能力。
(二)重點專題復習(5、16——6、5)
第二輪復習是對重點知識進行系統化、網絡化的組織,同時對難點、熱點體型歸納,總結解題方法。除第一輪復習已涉及的外,本輪應對以下內容進行重點專題復習:(1)物質的變化及反應類型(2)常見氣體的制取與凈化(3)物質的檢驗(4)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5)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本輪是化學學習的突破階段。
本輪復習課的課堂模式為:練、點、悟。
通過對精編習題的練習,強化鞏固重點知識,歸納解題思路,形成能力。注意突出老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突破難點,形成方法。
第二輪復習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復習的針對性,找準差距,有的放矢。
2、歸納整理各類有一定難度的習題的解法。
3、建立錯題檔案。把試題中出錯的地方找出來,分析原因,對所犯錯誤弄個水落石出,然后收集整理,再加以強化訓練,避免重復犯錯。
4、要緊跟老師的大計劃,制定個人的小計劃。
(三)回歸、提煉復習(6、6——6、15)
本輪復習有兩大任務:一是回歸教材;二是提煉總結。
1、回歸教材
可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根據五大主題引導學生對初中化學考點進行全面的梳理,使學生做到脈絡清晰、知識清楚、了解考點。
2、提煉總結
第三輪復習的另一重要任務是教師要和學生共同總結若干重點題,常稱為“考前過目題”,這些試題包含了重點、熱點、難點、易錯點,學生通過對這些題的回顧,總結重點骨干知識如何考查、重要的解題思路方法有那些,考試時易犯哪些錯誤,做到對未來的考題心中有數。
最后,就應該是做好考試的指導工作??记埃龊梦镔|準備和精神準備,考中科學安排時間,沉著冷靜做答,就一定回發揮出自己的水平。
對于復習,有以下幾點感想:
1、復習課要有新意,要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建構自己知識體系。
2、抓住重點骨干知識、培養學科思維方法。
3、復習中培養學生審題能力和準確做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