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方法
未知
摘要: 文化在英語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一觀點已得到英語界廣泛認可。本文對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方法作了論述,詳細闡述了中學英語教學的方法,包括有詞語挖掘法,語法提示法,翻譯對比法,文化旁白,文學作品,分析直觀教學手段等,中學英語教學的方法的一些相應變化及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中學英語教學,文化教學,方法 從理論上講,現在沒有人對外語教學中進行文化教學的必要性提出質疑。學習外語必須同時學習與目的語有關的文化,這已成為廣大外語工作者的共識。問題是教什么,怎么教,王振亞說過文化教學的狀況是“教師隨機任意地教,學生憑興趣隨意的學。”(1)這種狀況在中學階段尤其突出。從主觀上講,有些老師認為中學階段是學外語的初級階段,只要學生記住單詞、句型、語法等語言知識就夠了,沒必要導入文化知識,他們只承認大學階段應該教學文化內容;還有老師擔心教學文化會加重中學生的負擔,也不愿把緊張而寶貴的時間花在文化教學上,所以就放棄了文化教學。而客觀情形是教學大綱對文化教學沒有具體的要求,致使中學英語教師在這點上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隨意的成分就更大。而這樣就導致了中學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比較薄弱的局面,這也造成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常常遇到尷尬。
筆者認為中學英語教學一定要與文化教學想結合,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割裂外語教學中的語言和文化內容。筆者結合我們中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在此提出幾種文化教學方法,希望通過本文和大家一起探討在中學階段文化教學方法,以便更好地進行文化教學。
一.詞語挖掘法
在學生掌握詞語概念意義的基礎上,挖掘詞匯內部的文化因素。兩種語言的一般常用詞匯中完全對等的詞較少。表面對應的詞,可能表達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聯想。因此,在講解詞匯時應注意挖掘詞義中的文化內涵,詞義的文化因素挖掘可視具體情況采取語境法、詞源法、搭配法、比較法等。比如:講到news一詞時,我們可以讓學生知道詞的來源。所謂消息,也就是從四面八方來的新鮮事,news這個單詞的四個字母分別代表四個方位:north(北)、east(東)、west(西)、south(南)。也就是匯集四面八方來的事。又如美國英語的秋天常用fall,這是美國人用落葉一詞生動形象地展現秋天時節落葉繽紛的情景。再比如我們在講解英語中對女性稱呼的三個詞Miss、Mrs、Ms時,進行一翻講解學生就知道其用途了。Miss表未婚小姐,Mrs表已婚女士(夫人),而Ms一詞則不表明此人婚否,這個詞是60年代美國女權運動者所創造的一個詞,因為我們稱呼男性時一律用Mr,而不區別此人婚否,所以女權運動者為了與男性平等而用了一個新詞Ms,所以Ms不僅是一個新詞的誕生,更重要的是表明一種觀點和態度,此類例子舉不勝舉。這種講解方法不僅讓學生懂得了詞的表面意義,而且使他們了解詞的文化內涵,為他們日后準確運用打下基礎。
二.語法提示法
在進行語法教學時,把目的語文化對語法的影響融進教學中,提醒學生注意具有目的語文化特點的語法現象,這樣做有時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英語中的獨立主格結構是中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一個語法項目。難就難在它體現的是英語語法中重結構,重視詞與詞的組合,而漢語語法重意思的差異。比如下面這個句子學生經常出錯。
It Sunday,the children are at home now.
A)isB)beingC)was D)will be
選項中C、D可首先排除,因為時態不對,但很多同學在A和B選擇時會選A。咋一看,今天是星期天,孩子們都在家里,和漢語意思正好吻合,而且連標點符號都一致。殊不知英語里重句子結構,如果選A,It is Sunday.主系表是一個完整的句子。第二個句子 the children are at home now.又是一個完整句子,而兩個完整句子不能用逗號連接起來,要么用連詞連接成一個并列句,而句中沒有,這時候為了讓兩個句子在結構上發生關系,我們選擇B,用分詞的獨立主格結構作后一個句子的狀語,這樣就符合英文習慣了。而漢語則不同,今天是星期天,孩子們都在家里。這種結構和意義上都是完整的句子放在一起,用逗號連接,在漢語中我們認可這種句子。類似的語法還很多,像英語中的從句,從句里面又有從句,這些句法現象都是英美人思維嚴謹的特點在語言上的體現。如果我們能在恰當的時候把這些解釋給學生,那么他們就不至于一頭霧水。如果我們能從文化的角度去理解這些語法,學生就會更容易理解,而且容易舉一反三。他們就不是死記語法規則,而是靈活地分析句子結構。
三.翻譯對比法
王佐良先后于1984年、1985年在《翻譯通訊》上發表了《翻譯中文化比較》和《翻譯與文化繁榮》兩文。他以豐富的實例說明:“翻譯者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人”“翻譯者處理的是個別的詞,他面對的則是兩大片文化。”呂淑湘先生也說:“翻譯家必須是一個雜家?!s’就是知識廣博??梢姡e累掌握文化知識,了解背景知識對翻譯者來說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它對保證譯文質量,促使譯者忠實、準確地再現原作的思想內容和精神風貌等助益匪淺?!保?)所以我們在做翻譯練習時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現英語式漢語或漢語式英語,這些都是阻礙我們用英語交際的因素。如:在翻譯“我們通過實踐來學習英語”這句話,學生用英語表達時寫成“We through practice to study English.”,可見,學生在翻譯時受漢語干擾嚴重。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將那些突出反映目的語文化特征的詞匯、句式、篇章結構等語言項目提取出來,與母語進行對比,了解它們的特征和異同所在,選擇最佳的對應方式。
四.文化旁白
文化旁白是指在介紹有關語言知識內容時加入文化的介紹和討論。例如:在講到有關圣誕節時,可以順便介紹圣誕節的緣由、慶祝方法和習俗;在講虛擬語氣的禮貌用法時,可以見縫插針地講解英語國家人士的交際習俗和規則?!拔幕园住币部梢允恰拔幕瘽B透”在某一個語言上的擴展,例如:在講到英國人慣用天氣打開對話時,我們可以向學生介紹由于英國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雨水特別多,隨時都會下雨,所以他們出門時特別關心天氣,就像我們中國人關心溫飽問題一樣,總是以吃、穿來打開對話。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打招呼的方式已經發生了改變。其實人類的心靈有共同之處,關心什么就談論什么,只是世界范圍內的人關心的問題不同而已。
五.直觀教學手段
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創造一個文化語言環境,使學生自覺或不自覺地體驗異國的文化氛圍??梢酝ㄟ^收集和利用有關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獲得較為直接的文化知識,了解外國藝術、雕刻、建筑風格和風土人情。利用電影和電視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情況:各階層人們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樣、如何與朋友交往、進行什么樣的娛樂活動、什么節日對他們最重要、在節日如何慶祝等。如在西方文化中,人們通常用擁抱或接吻的方式向他人表示祝賀,而在大多數的東方國家里,人們是用握手的方式來向他們表示祝賀。又如講到“house”(房子)一詞時我們怎么用語言解釋也不如用圖給學生展示一下“house”在英語國家指帶有花園和游泳池的小洋樓。我們城里人居住的套房不是“house”,而是“apartment” 或者“flat”。所以利用直觀教學手段比教師的講解更生動,形象,也符合中學生的思維特點,只是這種方法要受客觀條件的限制。
總之,文化教學和語言一樣,沒有定法可言,但是教學有法,只要我們認真研究,一定能找出更好的文化教學方法。在本文中,筆者論述了課內教學文化知識的方法,但是從英語教學的角度看,學生在課內所能學習的知識是有限的 ,而文化的內容是包羅萬象,涵蓋甚廣的,所以我們僅靠課堂上的時間和老師一個人的努力來完成文化教學顯然是不可能的,我們主要是通過在課內所學的文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繼而教會學生在課外去學習和積累,可以通過閱讀報刊雜志,文學作品以及利用現代多種傳媒工具來獲取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這樣把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教學發展到自學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德國著名學者恩斯特.卡西勒爾發表過一番評論:“當領悟了外語的‘神韻’時,我們總會有這樣的感覺:似乎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一個有著他自己的理智結構的世界。這就像在異國進行一次有重大發現的遠航。”3如果我們的外語教學能夠使學生感覺了進入一個新的世界,還愁我們的教學效果不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