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國縣氣象因素對水稻病蟲發生及危害的影響
古贊飛
摘要依據興國縣氣候因素,分析了地方性小氣候與水稻病蟲發生的關系,以為減少水稻害蟲的發生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氣候特點;水稻病蟲害;發生;危害;江西興國
興國縣位于江西南部,贛南北端,境內面積山區占32%,丘陵區占59.8%,平原區占7.4%,縣城位于東經115°01′~115°51′、北緯26°03′~26°41′,海拔130 m,是一個以水稻為主,多種經營的綜合性農業經濟作物縣。常年種植早、中、晚水稻面積3.6萬hm2左右,占可耕地面積的52%,稻谷年產量一般穩定在18萬t。為掌握當地氣象與水稻病蟲害的相互關系和動態,筆者就興國縣30多年的氣候因素與水稻病蟲發生期、發生量、危害程度的關系進行探討,現綜述如下。
1主要氣候特點
興國年平均積溫為6 919 ℃,年平均降水量1 528 mm;其中1—4月積溫1 432 ℃,降水量550 mm。年降水量898 mm, 1—4月300 mm以下屬嚴重少雨干旱;年降水量2 284 mm,1—4月達750 mm為特別多雨。最低年積溫6 700 ℃,1—4月1 270 ℃以下,最高年積溫7 150 ℃,1—4月1 600 ℃, 1月達300 ℃以上,其余介于兩者之間為一般或次于。
2水稻病蟲害的發生及危害概況
由于二熟、三熟的作物耕作制,為水稻病蟲提供了有利生境,常年因病蟲需要防治的面積為6.67萬hm2左右,受害嚴重的水稻白穗率為87%,葉被害77%,禾葉整塊枯白,穗期穿頂倒伏或死稻,降低產量和品質。據不完全統計,一般年份損失稻谷5 000 t左右,通過防治能挽回稻谷5 000 t以上。
3氣象與水稻害蟲發生期的關系
(1)春季回暖早,稻縱卷葉螟、三化螟生長發育會加速。如1973年,它們的始蛾分別是3月25日、3月28日,均屬早發生。原因是受當年2—3月氣溫高的影響,尤其3月下旬平均氣溫達20.0 ℃,明顯高過常年發育起點溫度。
(2)正常冬暖利于稻飛虱越冬和早發生。如1987年3月30日稻飛虱始見,1月氣溫320 ℃,比常年高,出現也最早。
(3)春旱致使稻縱卷葉螟發生延遲。如1971年6月1日始蛾,屬最遲始蛾期,原因是受嚴重春旱的影響(1—4月降水量僅為206 mm)。氣候條件與發生期關系密切,在氣溫偏高的年份,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發生較早,反之延遲。在降水量偏少的年份,稻縱卷葉螟發生會延遲,尤其在氣候罕見之年,差異更加明顯。
4氣候與水稻害蟲發生量的關系
適宜范圍內的氣溫、降水有利于水稻害蟲生長發育和大量發生,反之抑制發生。冬春溫暖非常有利于稻飛虱越冬和繁殖,如1987年5月燈光誘蟲8 363只,比1988年16只多數百倍,原因是1—4月積溫高達1 656 ℃,為常年最高,冬春少雨干旱有利于三化螟越冬后活蟲率提高,發生量增多,1971年活蟲最多,達30.51萬只/hm2,且年中各世代發生數量猛增,是重發生年;嚴重少雨干旱和特別多雨高濕都不適宜稻縱卷葉螟的發生,如2003、2002、1997各年燈光誘蛾分別是100、111、108只,其降水依次為941、2 208、2 284 mm,是降水程度上2個極端和發生少的重要原因??傮w來說,季節或年度發生程度的消長,主要起作用的因素是溫度和降水,但因害蟲不同,各因素起主導作用并不同,其中溫度對稻飛虱影響最大,降水對稻縱卷葉螟影響最大。 5氣候與水稻病害的關系
在海拔600 m以上的賀堂山區,山高日照少,水土溫度低,霧多濕度大,易影響水稻早生快發和抗病力。興國縣8月中旬,正值一季晚稻破口露穗階段,是水稻感病期;加上天氣常晴雨相間,氣溫26 ℃左右,適宜稻瘟菌大量繁殖。因此,常出現穗頸稻瘟暴發,發病株率高達98%,嚴重受害稻田顆粒無收。6月中旬及前后的梅雨季節,高溫多雨氣候極有利于紋枯病盛發,常在一些禾苗生長青綠茂密、通風不良及長期積水田嚴重發生,使禾苗倒伏,品質和產量受影響。此外,8月底前后,不時有臺風暴雨侵襲,稻田受淹后,在沿河低洼地帶,田間郁閉嚴重的老病區,易發生白葉枯病,受害重的水稻影響后期正常成熟。
6小結
6.1氣象因素影響程度
無論是氣溫、降水、日照、濕度等的變化都直接或間接影響水稻病蟲的發生期遲早、發生量多少、危害程度輕重,多種因素之間綜合作用,影響最大的是氣溫,其次是降水。
6.2特殊氣候條件下,差異表現明顯
如1973年3月下旬平均氣溫20.0 ℃,或1—3月1 090 ℃積溫的異暖條件,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發生早;在1—4月降水量僅為206 mm的異常春旱下,稻縱卷葉螟發生會延遲,稻飛虱、三化螟重發生;在年降水1 000 mm以下,2 200 mm以上的干旱和洪澇之年稻縱卷葉螟發生數量少。總之,在自然條件下,發生早的年份,發生量會增多,危害程度會加重,否則相反。
7
[1] 柏龍彪,蔣明華,尹華,等.水稻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09(2):103-104,106.
[2] 朱蘊茜,潘益農,沙光明,等.揚州地區水稻病蟲害和溫、濕度關系的調查報告[J].中國西部科技,2007(15):29-32.
[3] 陳大文,譚猛.望謨氣候與水稻病蟲害的發生和防治[J].貴州氣象,2006(5):26-27.
[4] 余林,趙仕慧.開陽地區水稻病蟲害氣候分析[J].貴州氣象,2004(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