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建筑消防安全新理念研究
石東 齊俊鋼 張利梅
摘 要:探討了圖書館消防安全的現狀,論述了目前我國消防安全普遍存在的問題,闡述了現代典型圖書館消防系統設計新理念,提出了“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增強安全意識,健全安全檢查制度,完善消防設施等若干項解決圖書館防火安全問題的主要措施。
關鍵詞:圖書館;消防安全;新理念
1 圖書館消防安全的現狀
1.1 滅火器配置存在的問題
圖書館應根據書庫、閱覽室的收藏對象、建筑面積、消防等級等情況來配置滅火器的數量、品種。對滅火器配置的設計計算,原則上應先確定配置場所的危險等級、火災種類以及要保護面積所需的總滅火級別,然后根據各設置點的具體要求、所應選的滅火器并根據配置場所的固定消防設施情況進行修正。但在某些圖書館,在滅火器配置計算工作中,主觀隨意性較強,不遵守國家技術規范,或是降低標準,偌大的配置場所只有寥寥數具;或是認為多多益善,超標準配置,即使配置場所設有消火栓、噴淋等滅火系統,也不按《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規定的修正參數進行酌減,造成單位資金不必要的支出,發生變相浪費現象,加重圖書館負擔。
1.2 報警系統存在的問題
火災探測報警系統的種類較多,其主要產品有:探測器、控制 器、功能模塊、顯示設備、通訊廣播等五大類。從1999年6月浙江省消防設施檢測中心的報告來看,報警 系統的問題相當突出,有60%的探 測器失靈,存在誤報或不報警的現象。
1.3 消防設施落后于時代的發展要求
從各圖書館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圖書館對紙質文獻的消防設施對數字資源,對計算機機房和電子閱覽室等處的消防安全存在較大的隱患。隨著現代技術的應用和對數字資源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許多圖書館的計算機服務器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而在這些重要部位,存在晚間無人值班,缺少消防監控系統、自動滅火設施的現象,給圖書館埋下了很大的火險隱患。
1.4 消防安全意識不強
許多圖書館的領導、職工消防意識淡薄,制度不全,管理不嚴,缺乏消防設施,或有之也形同虛設,無消防功能可言。圖書館消防栓無水,滅火器過期失效;書庫、配電問內有煤氣瓶、煙蒂等情況普遍存在;更有甚者,在木結構的古籍庫房隔壁開設茶室等娛樂場所:到處有事故的苗頭。對此如不及時采取果斷措施,實有釀成重大事故的可能。
2 現代典型圖書館消防系統設計新理念
2.1 消防系統
圖書館藏書多,所以對火災和消防系統的設計一定要謹慎而且要高效快捷。為此,現代圖書館建筑一般設計為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由于涉及到圖書館中的藏書對空氣濕度的要求很高,因此設計為預作用噴水滅火系統,此系統為噴頭常閉的滅火系統,噴頭的作用直徑設計為2m,為了使其滅火效率提高,設計過程中噴頭應盡量不要設置在柱子和墻壁邊緣,管網中平時不充水(無壓),這樣就可以排除因為噴頭噴口處封口松動泄漏的滴水而引起書籍的發霉,腐蝕等。火災發生時,火災探測器報警后,自動控制系統控制閘門排氣,充水,由干式變為濕式系統。只有當著火點溫度到達開啟閉式噴頭時,才開始噴水滅火,報警閥設計為雨淋報警閥,離地面的高度為1.2m。這樣對書籍的潮濕變腐很有抵制作用,而且滅火效率也很高,很及時,的確不失為一種對圖書館既實用又巧妙的滅火系統。
2.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因為圖書館藏書量很大,應將自動報警系統設計為集中報警系統。在系統中設置必要的消防聯動控制輸出,輸入接點或輸出,輸入模塊,用于控制有關消防設備,并接收其反饋信號,設計后在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或通用火災報警控制器上能顯示火災報警部位信號和控制信號,并能進行聯動控制。而且為了便于管理,保證系統可靠運行,設計時將集中報警控制器設置在有專人值班的消防控制室或消防值班室內,決不能安裝在其他值班室內由其他值班人員代管,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安裝在墻上,其底邊距地面的高度設計為1.4m,其靠近門軸的側面距墻設計為0.8m,正面操作距離設計為1.5m,此外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所連接的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設計也滿足區域報警控制系統的要求。 2.3 防排煙系統
而對于一般的暖通空調設計來講,還應考慮建筑的排煙系統。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利用火災時產生的熱煙氣流的浮力和外部風力的作用,通過建筑物的對外開口把煙氣排至室外的自然排煙就可以了。但是圖書館的藏書量大,一旦發生火災,那煙氣是相當的大,靠自然排煙系統根本無法得以很好的排煙。圖書管的中庭體積超過了17000平方立米,按規范要求其排煙量不應小于102000m3/h,排煙量非常的大。而且考慮到如果發生火災或某層失火后,煙氣可能在自然送風系統的壓力下也不易排放,所以應設計為機械加壓送風排煙系統,而且設計每層采用獨立控制的方式,一旦某層失火后,該層及上一層加壓送風閥同時打開,疏散樓梯間均采用加壓方式,隔層設置自垂百葉風口。這樣的排煙系統設計對圖書館的煙氣排放是既有效又是最恰當的。
2.4 消防保護系統
圖書館屬于一級消防單位。不但要對所有載體的文獻資料、圖書館的一切設施設備,施以現代化的保護措施,還要對到館的工作管理群體與讀者群體的安全予以全面的考慮。在重點防范部位(珍善本庫、計算機主機房、主要通道等等),設置攝像系統、防盜探頭、緊急按紐。圖書館可在大門總出入口設置防盜器,也可在某區域內設置防盜器,根據各館不同的管理要求及館舍設計情況而定,但一定要在圖書館“方案設計”出臺之后,“施工設計”進行之前確定下來。各層各室的煙感、溫感探頭的設置要根據其功能控制區確定數量。各種文獻載體的庫房、計算機房等都是圖書館消防重點中的重點,在設計時應格外考慮安全系數。各交通轉折口、各層房間都要設置明顯的緊急疏散與通道標識,電源控制要有UPS(不間斷電源)來保障,確保發生意外情況時的導向無誤。
3 圖書館消防安全的管理措施
3.1 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安全意識
圖書館消防工作必須貫徹“以防為主,消防結合”的方針。從圖書 館領導到普通職工都應注重消防安全,開展消防知識安全教育,注重和消防部門加強聯系,通過消防法規教育,消防器材操作使用等的培訓,提高職工的消防素質,將消防措施落實到位,是保障圖書館消防安全的基礎。
3.2 健全安全檢查制度,消滅各種安全隱患
“隱患險于明火”,圖書館的館舍建設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的要求,達到相應的耐火等級。如書庫內防火墻耐火時問不低于4小時,書庫門不低于耐火2小時,安全出口不少于2個,設立應急指示燈等。所有電氣設備的設計、安裝與使用,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行業標準及有關電氣設備規程、規定,并及時檢查、更新老化電氣設備、電線等。
3.3 配置消防器材,完善消防設施
各館應根據實際情況,配置不同的滅火器材。提高圖書館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使用含有高新技術成果的安全防范系統,如先進的報警、滅火系統、煙感探測器、中央控制監測系統等。定期檢修消防器材,確保消防設施時刻處于良好的備用狀態。
3.4 健全消防組織
圖書館消防工作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落實專門人員,要健全消防工作組織網絡體系,做到全館有人抓,部、室有人管,下班前有人查,閉館時有人值班。
[1]麥群忠.現代圖書館建筑的幾點思考[J].圖書館界,1997,(3).
[2]周建軍.圖書館消防安全管理[J].天津消防,2003,(10).
[3]陳娟娟.淺談高校圖書館的消防安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7).
[4]段小虎.圖書館消防安全:隱患、制度和法律責任[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