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大學校園消防安全管理的對策
周春林
摘要:高校各部門領導要不斷提高認識,做到消防安全在心中,把消防工作落到實處。要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還要建立具有戰斗力的消防員隊伍,對消防工作記錄、巡查記錄要定期進行檢查總結,了解隱患部位,及時解決問題。重點要做好食堂、宿舍、計算機房、圖書館、大禮堂、超市等幾個重點部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做好對重點部位的消防安全檢查以及火災隱患的整改工作,同時對各個部位制定好滅火疏散預案并開展好演練。 關鍵詞:消防安全;消除隱患;預案 安全是高校教學、科研工作正常進行的前提,直接關系到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四有人才”的培養,關系到師生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隨著開放式辦學力度的加大和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招生規模的擴大,校園不斷擴建,新校區雨后春筍般地涌現,“一校多址”給安全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今一所高校就是一個濃縮社會,不僅擁有教學使用的大型計算機房、大型圖書館、大型禮堂、大型實驗室等,還擁有一些能滿足學生和教職員工日常生活需求的一些配套服務設施如學生和教職工宿舍、食堂、購物超市以及一些具有休閑功能的場所。現代高等教育是開放式教育,高校在改革中呈現了前所未有的開放性,校園成了一個多元化、多因素、多層次的 社會公共場所,安全工作的對象已不僅僅是校內人員,使高校的消防管理工作難度進一步加大。 一、高校校園存在的消防管理問題主要表現 消防安全宣傳教育不到位。學校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消防知識,撲救初起火災和火場逃生自救能力差據調查,目前全國大部分學校沒有開展有關消防方面的教育,有的學校很少甚至從來沒有組織師生員工進行防火安全、應急疏散、火場逃生自救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和應急疏散方面的演練。大學生缺乏消防安全意識。很多大學生沒有接受應有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消防安全知識、防災技能知之甚少,缺少消防安全意識。因此,存在如在宿舍內私拉電線,使用禁用的電器;還有學生晚間熄燈后在宿舍點蠟燭看書;有學生臥床吸煙;有的學生在寢室開“小灶”做飯;在實驗室,違反規定使用易燃化學危險品等行為。 安全疏散通道不足。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電教室、食堂、學生宿舍等部位,是人員相對密集的場所,而且經常有超員現象,這些場所校方往往重視不夠,消防管理和消防安全措施不到位。有的學校為了便于對學生的管理,采取了一些不利于消防安全疏散的措施。許多高校都是歷史悠久,部分老式建筑的規劃、結構和設施都未考慮到消防安全要求。存在消防給水不足,消防通道不暢,且大部分都年久失修,火災隱患較嚴重。 消防安全制度不夠完善。有的沒有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對具體程序、工作內容、工作職責和獎懲措施等予以明確和規范。有的雖然明確,但籠統空洞,可操作性不強,消防觀念僅僅局限于火警電話或等待消防隊的撲救。有的沒有建立防火巡查檢查、安全疏散設施管理、火災隱患整改等基本制度。有的雖然建立了,只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在實際行動中沒有明確的監督執行機制,制度多半落空 。 舊式管理不適應高校飛速發展的新形勢。隨著高校快速的發展,許多新鮮事物的出現,對消防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舊式的管理模式將不能適應新的發展需要。如:隨著高校后勤的社會化,外來員工不斷增多,招收員工時,沒有進行必須的崗前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匆忙上崗,不安全隱患隨之增多;高校的擴招使得防范壓力大增,人手缺少,許多院校為防盜,從一樓至頂層的窗戶全部用鐵網封死,有的學校在每層中安裝上鐵柵欄,只留一個出口,更有甚者,晚上學校宿舍大門一鎖,學生們成了“籠中之鳥”。一旦發生火災,學生們無法逃身自救,極易造成群死群傷的事故。同時,建筑物內配備的消防設施、器材不少因檢修、保養不及時,而難以發揮其有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