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績效預算在消防部隊的運用
劉運
[摘要]文章通過對績效預算基本概念的闡述,分析現階段消防部隊預算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實行績效預算的優越性,進而對如何施行績效預算進行了初步設想。 [關鍵詞]績效預算 預算管理 消防部隊 一、績效預算的基本概念 績效預算,又稱為效益預算、業績預算或規劃預算,是指由公共部門在明確需要履行的職能和需要消耗的資源的基礎上確定績效目標,編制績效預算,并用量化的指標來衡量其在實施過程中取得的業績和完成工作的情況,其核心是通過制定公共支出的績效目標,編制績效預算,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逐步實現對預算資金從注重“投入方向”向注重“支出效果”轉變。 二、績效預算的基本做法及特點 績效預算與現行消防部隊預算方法的根本區別在于,它把企業單位資金管理的一些基礎理念、方法,融入提供公共產品的非盈利部門預算管理之中,在一定限度內追求投入、產出的配比,將經費投入后達到的實際效果與先前制定的工作目標進行定量、定性比較后形成資金使用績效報告,為評價資金使用效能提供科學依據。另一方面,績效預算強調以整體目標為導向,強調賦予預算執行單位一定的自主權,并配合獎勵和激勵機制,塑造統一的愿景,激發預算單位提高資金使用效能的熱情。與現行預算管理工作制度相比,績效預算制度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更加注重“投入”與“產出”的配比 現行的消防部隊預算管理制度程序一般為編報、審批(或備案)、執行、報告(或分析)。整個程序最注重的是資金投入、使用的合法性審查,忽視了資金使用“合理性”、“效益性”,往往是預算、執行“兩張皮”,即使是專項資金也不去追究是否達到申報預算時設想的目的。而績效預算更強調預算目標的實現效果,強調投入與產出的合理配比,資金使用者為實施某一預算項目花費多少預算資金,這些資金的使用是否在項目完成時取得預期或者超預期的效果,才是績效預算制度更加關心的問題。 2.更能調動預算執行單位提高資金使用效能的積極性 在消防部隊現行的預算資金管理工作制度下,作為預算編制主體的財務部門或預算執行部門,站在各自角度,在預算資金數量、使用范圍等方面進行博弈,容易造成雙方對立、行政資源的無意義耗費,甚至產生權力尋租、滋生腐敗。相比較而言,績效預算管理相當于財務部門和預算執行部門簽訂了預算資金使用的“績效協議”,在“協議”中執行部門提出資金使用將達成的目標并進行具體量化,在資金使用完畢后財務部門進行量化考核,并以此作為下一年度或者項目資金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績效預算使資金使用單位具有預算資金的一部份分配權和自主性,充分調動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