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商在拿地之后便可直接營銷鎖客?指揮家 VR 已經幫他們這么做了|一問
動點科技
作者 杜 宇-
當虛擬現實逐步走進大眾的視野中時,人們都期望它在內容上會表現出更讓人耳目一新的一面。就在大家將目光都聚焦在游戲、影視等領域時,殊不知虛擬現實已在房地產這塊樂土上開啟了加速度, 指揮家 VR 便是活躍其中的一員。
作為虛擬現實領域的科技公司,指揮家 VR 的研究領域涉及 VR 視覺算法、動作控制以及交互體驗等。其擁有“基于關節空間位置數據的動態 3D 動作識別”專利,并在這基礎上提供一套應用于地產、旅游、影視等領域的交互式 VR 解決方案。
“交互本身屬于輸入,因此我們一開始尋找的就是輸出場景。現在虛擬現實的技術基礎已經接近成熟,推廣也會很快,并且我們的技術儲備能在這個領域可以很好地發揮自己的價值。”談及初衷時,指揮家 VR 的創始人曾子轅告訴動點科技。
據介紹,目前指揮家 VR 有兩條主線。一是針對 B 端地產領域的內容,即適用于地產樓盤的虛擬現實應用 VRoom;二是更偏向 C 端用戶的 VR story,其主要應用于虛擬現實影視、游戲。不過,后者還處于研發階段。
“游戲是最符合用戶體驗的內容,我們通過 VR story 開發出針對用戶的新功能模塊也會反補到地產業務當中,這是一個很好的循環。” 曾子轅說。
記者也體驗了指揮家 VR 的虛擬樣板房項目。場景為一個 1:1 還原的別墅,可以從室內室外來觀摩別墅的各個角度。其中包括換沙發、打開燃氣灶熱水以及通過手柄感受淋浴的水流等交互體驗。另外,其在 VR 內容的細節上也花了心思。比如日照時長和光線方向等。
整個體驗沉浸感很強,不過在虛擬看房炫酷效果的背后,曾子轅認為 VR 在房地產領域還同時解決了三個問題:時間、空間和個性化。
其中時間指的是地產商在拿地之后即可開始營銷鎖客,指揮家 VR 從對接資料到項目交付只需要 7 到 15 天,這對于房地產商來說贏得了大半年的營銷時間;空間則是指通過虛擬看房進行異地營銷,省去了地產商現場搭建樣板房或者攜帶沙盤的麻煩,而且虛擬看房也會提升異地人流轉化率(客戶對 VR 看房感興趣之后,銷售可以進一步將其帶到實體項目談判);個性化指的是地產商在給客戶展示樣板房時可以將戶型、裝修風格等多個套系進行無縫切換。
“總的來說,我們解決的是房地產信息效率的問題,幫助大家降低獲取信息以及表達的門檻。” 曾子轅補充到。
據了解,指揮家 VR 地產項目是按平米計價,其中室內為數百元/平米,戶外(包括園林等)則是 數十元/平米。“對房地產商來說這是可預期的,而且還會減少他們的溝通成本。” 據曾子轅介紹,從去年上半年到現在,指揮家 VR 已經完成包括綠地、萬達、萬科、當代 MOMA 在內的 30 多家公司的 100 多個項目,并覆蓋全國 30 多個城市。
指揮家 VR 總部在廈門,并在北京和上海都設有分公司,目前團隊有 40 多人。創始人曾子轅畢業于清華大學,擁有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交互技術背景; 其余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計算機、地產等相關領域。另外,指揮家 VR 已經獲得蔡文勝百萬元的天使投資,后于去年又獲得九合資本領投、和君資本及蔡文勝跟投的百萬美元的 Pre-A 輪融資。
很多人都認為今年是 VR 的元年,曾子轅更進一步表示了他的看法。
“市面上移動 VR 的硬件性能還沒有完全及格,隨著谷歌安卓 VR 的標準建立,所有的移動 VR 硬件都會向這個標準靠攏。而且從內容數量上來看,移動 VR 在下半年會過一個臨界點。因此,我認為今年年底是移動 VR 爆發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