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藥店事件營銷之--“標新立異”的概念策
李秉彧
但凡上過網的人,在瀏覽網頁時,在網上會看到一張女孩子的照片,身材肥碩,動作夸張,明為丑女卻自稱天下第一美女讓任何男人一眼看到就要流鼻血,后面跟著一大堆有傷風化的留言,不用問,那一定就是芙蓉姐姐。
芙蓉姐姐在網絡中能夠迅速走紅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在此之前,也有木子美的網絡泛濫,差點就擠垮了“博客中國"的幾臺服務器。但是,木子美付出了多大的代價,要承受多大的壓力?至于芙蓉姐姐,只要臉皮厚一點就可以了。芙蓉姐姐在網上的泛濫,說明她滿足了網民的某種需求,這就是一個概念,無聊的網民不但需要審美,也需要審丑,需要那種有傷風化的言語發泄——這就是一個概念,離開了這個概念,“芙蓉姐姐"就會還原成一個無人問津的丑女。
事件營銷的概念策略就是要企業為自己產品或服務所創造的一種“新理念”、“新潮流”,讓消費者易于接受,并產生消費沖動。與普通營銷相比,普通的營銷可能是消費者需要什么,我就生產什么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概念營銷恰恰是引導消費者去消費什么,概念營銷不僅著眼于消費者現在的需求,更加重視消費者的欲望和潛在需求。
事件營銷的概念策略在商業領域中最典型的應用是農夫山泉謀殺純凈水的案例。憑借著“農夫山泉有點甜”這句暗示性極強的廣告語,農夫山泉自1998年殺入水市場之后,在全國純凈水行業市場占有率中位列三甲之中。2000年4月隨著與娃哈哈與樂百氏競爭的加劇,農夫山泉越來越感在資金和管理方面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此同時,其奧運推廣策略也受挫。怎么辦?破立結合,先把純凈水毀了!4月24日農夫山泉宣布停止生產純凈水,只出品天然水,大玩“水營養”概念,從而引發的一場天然水與純凈水在全國范圍之內的“口水戰”,招至同行們的同仇敵愾,但農夫山泉正是借此樹立了自己倡導健康的專業品牌形象。類似的案例還有電子行業的商務通當年也是通過引領掌上電腦消費新潮流,一舉創造了銷售神話;家電行業的海爾空調推出“氧吧空調"概念,在那個“非典”“涼夏”的季節依然獲得高利潤。
在醫藥行業中廣州諾貝華樂制藥有限公司推出的“一元感冒藥”,迅速攪動了全國市場。維C銀翹片、速效感冒片、速效傷風膠囊、小兒退燒片、午時茶、三黃片等在連鎖藥店門口的堆頭上擺放極為醒目,且每種產品外包裝上打著醒目的“1元”標志。這種沖擊波逐步蔓延全國各大城市。各種聲音開始傳遞,有市民爭相排隊大量購買,也有部分藥店抵制銷售,一時間眾說紛紜,"有贊有彈"。但不管怎樣,到目前為止,銷售額已達1千萬元,也就是說,這么些個"一元"一包的感冒藥,已賣掉了1千萬包。
記得國內就曾有一位企業家提出過:理論市場和產品市場同時啟動,先推廣一種觀念,有了觀念,市場慢慢就會做好。的確,概念策略的做為一種戰術就跟美國的反恐戰爭一樣提倡“先發制人”,在產品概念上從特定的角度創造消費者非買本產品非買不可的理由來最大限度的打擊競爭對手。
讓我們成為“概念領袖”!
從市場上眾多的概念策略應用案例上,我們似乎感覺到這種方法多在單一產品上應用,但對連鎖藥店而言,因每一個店門經營的產品眾多,如應用就不可能針對單一產品來做,那么應該怎樣做呢?
1. “多走一步”的家庭藥箱概念
家庭藥箱盡管每個家庭都有,平時的一些頭疼腦熱,用其藥來簡單快捷,但消費者由于普遍缺乏管理藥品的知識,將不同的藥品混放,時間一長,過期、變質的現象時有發生,媒體關于這方面家庭藥箱使用不當的危害時有報道。其實消費者對藥品安全儲藏管理知識到還是次之,安全用藥知識才是大事。因而家庭藥箱的設計是連鎖藥店在概念策略中應用重點要考慮的問題。
連鎖藥店設計家庭藥箱時,可依據藥店信息系統提供的消費數據進行分類,按照每個會員消費的頻率、品種等要素,分析會員工作與生活情況,然后進行規類整理。由量化的數據分析比較后得出非量化的結果,使我們在家庭藥箱的概念設計上有了依據。如針對經常出差的商務人士,可將乘暈寧、阿司匹林、黃連素、創可貼、速效傷風膠囊等藥品組合成體積小且便于攜帶的商務藥箱,在藥箱的內部還應裝有詳細的用藥說明、緊急外傷處理、飲食注意等知識手冊;針對上班族的工薪階層,可將安定、甲硝唑、復方新諾明、 牛黃解毒片、云南白藥、碘酒、風油精、紗布等藥品組合成家庭經濟藥箱,在藥箱中贈送健康生活指南等書籍。類似的還可以組合很多的家庭藥箱:男士專用藥箱、淑女專用藥箱、節日禮品藥箱、戶外旅游藥箱等。
這些家庭藥箱新概念的推出,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提升藥店的客單價,同時連鎖藥店對此銷售記錄可進行進一步的追蹤,為日后提供個性化服務打下良好的伏筆。尤為重要的是對消費者而言,在享受到方便的同時,給消費者實實在在的感覺,情感訴求改善了買與賣相對矛盾,將藥店的美譽度提升上到一個新的層次上。
2. “多走一步”的特色服務
但凡說到連鎖藥店的特色,人們都會想到如實行送藥上門,只要一個電話,所需藥品就可在規定時間內送上門;代客煎藥,解決了現在許多家庭沒有熬藥工具的后顧之憂;提供體貼周到的藥學咨詢,聘請藥劑師在藥店坐堂,隨時解答顧客的問題,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用藥而引發的不良后果;利用多年經營的優勢,緊抓老顧客,建立會員卡,對長期購藥的老客戶采取優惠政策等。這些服務如果真能貫徹的好,的確也是藥店的一個特色。但是這些服務畢竟是“座商”服務。能不能將這些服務走出去,這是我們在連鎖藥店服務營銷中打的一張概念牌。
凡是座落在社區的藥店,所輻射的區域都是周圍的社區,在這些社區中,要知道還有一些人因病住在床上或者是剛出院的患者,對這部分人進行服務,不能要求人家到藥店來,只能到這些患者家去,那么既然生活在同一個陽光下,我們就要讓這部分人群感到藥店的特性化服務。連鎖藥店可利用藥店的執業藥師到這些患者家中,為他們提供如用藥指導、康復生活保健、營養飲食配餐等服務。試想如你的家中恰巧有這樣的病人,你需不需要這樣的服務呢?
類似這種服務,杭州的九洲大藥房更是又多走了一步,“買藥品,送‘保姆’”。只要單位或個人在九洲買藥品、保健品、清涼飲料超過1000元,即可獲得“保姆”服務,即鐘點票。這里面包括辦公樓、居室打掃房間、洗衣燒飯等各類專業家政服務。
從本質上說,概念策略是一種整合營銷,它是在對市場需求科學預測的基礎上,賦予企業或產品以豐富的開拓性內涵,以喚起消費者對新的消費方式的向往和欲望,對企業的認同和對“新產品”的期待,同時樹立企業創新的目標和動力。連鎖藥店在商品同質化的今天,要想“突出重圍”更需要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細心觀察,用心思考,方能制造出“標新立異”的產品或服務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