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提高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的研究
劉志凱
[摘要]在“以人為本,和諧發展”思想的指導下,運用科學的工作分析方法,建立效能建設機制,不斷提高政府效能,為執政能力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持續保障。 [關鍵詞]政府職能 行政 效能 一、政府行政效能低下的主要表現 1.思想不夠解放,觀念陳舊落后。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廣大機關干部的思想觀念有了較大轉變。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機關干部思想觀念保守陳舊,甚至還有一些“左”的僵化的東西,跟不上形勢的發展。思想的陳舊,管理觀念的滯后,服務理念的落后,影響了機關職能的發揮,破壞了地區和部門的形象,使投資軟環境惡化,嚴重阻礙了經濟和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 2.機關機構臃腫,冗員過多,人浮于事。由于機構龐大,人員臃腫,造成行政管理成本巨大,國家財政不堪重負。到目前為止,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冗員過多的問題還沒能得到根本解決。 3.形式主義現象較為嚴重。有的部門和一些干部工作飄浮,不求實效,只熱衷于做表面文章,不顧條件,搞所謂“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有的領導好大喜功,文過飾非,報喜不報憂。缺乏工作的針對性和指導性,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的現象還比較普遍。 4.腐化墮落的思想和行為屢禁不止。跑官賣官、徇私枉法、以權謀私、變相公款消費等問題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民心和社會風氣,浪費了大量有限的人力、財力資源,也嚴重地影響了機關效能的正常發揮。 二、政府行政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 1.主觀方面的原因 第一,對提高機關效能的認識不清。部分機關干部還沒有認識到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機關行政效能,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加速器,是新形勢下服務大局、發揮上層建筑對經濟發展反作用的有效體現。加上機關缺乏競爭機制,干部缺乏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對改進工作、提高機關效能是一種極大的阻力。第二,部分機關干部道德不正、作風不純。個別機關干部在道德上信奉極端利已主義,在作風上表現為官僚主義,把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拋在腦后,把職位、權力當成謀取私利的途徑和手段。第三,機關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與市場經濟要求不相適應。從總體上講,機關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與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2.客觀方面的原因 第一,行政機關結構、職責的配置還不盡科學。機構龐大,人員臃腫,政企不分,官僚主義嚴重,直接阻礙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影響黨和群眾的關系。第二,人事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我們現行人事管理制度在選人、用人、培養人、激勵人幾個環節上都有一定的缺陷,這是造成行政效能低下的重要原因。行政人員分類制度不完善,缺乏合理流動,使得某些人不能人盡其才,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考核任用制度不健全,也會使某些真正有覺悟、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第三,不正之風尚待進一步治理。目前,機關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風,特別是近年來逐漸引起人們重視的行業不正之風,嚴重影響了國家機關的效能和行政效率。如果黨風、政風不正,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以權謀私、貪污腐化、徇情枉法等腐敗現象滋生蔓延,就會嚴重影響廣大行政人員的積極性,腐蝕機關工作人員隊伍,影響國家機關內部組織的健康,不僅影響機關效能的提高,還會影響到整個黨和國家的執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