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形勢下高職生三階段教育管理模式淺析
黎明
論文摘要: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到大眾化發展階段。如何有效地開展班主任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從適應期、平穩期、實習期三個階段提出了高校班主任做好學生工作的方法和對策。
論文關鍵詞:高職生;學生工作;教育
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到大眾化發展階段。學生生源質量下降的問題,在近年來高職院校中表現得尤其明顯。主要表現為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目標性不強;學生生活行為不文明,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缺乏組織紀律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克服困難的堅定信心,不善于處理人際關系,不善于與人合作共事等等。
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和維護高校及社會穩定的歷史重任。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領域中逐步形成了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各高職院校紛紛把服務學生、關心學生、培養學生、激勵學生成長和成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班主任是學校中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工作的教師。如何有效地開展班主任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2]可以將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分為三階段(即適應期、平穩期、實習期)。
一、適應期
新生入學,要從各個方面來調整自己以便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時間段一般為第1個學期或更長。
1.育人為本,初步制訂人生規劃
學生要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必須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健康的身體和心理。他們的目標不再是只為考上理想的大學,而是要對自己以后進行人生規劃。尤其在軍訓期間,班主任要初步介紹各專業的輪廓,讓學生結合入學專業教育對本專業有更深入的了解。
2.引導為先,注重能力培養
在實際工作中,放手讓學生自己競選班干部,大家投票民主產生,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級,讓班委自己策劃組織各種班級活動,如:主題班會、中秋晚會、學習交流會、圣誕包餃子、元旦晚會等等,通過這些活動來鍛煉學生們的組織能力等。作為班主任要積極參加班級活動,且要充分信任他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每學期根據學生表現對工作成績突出的評為優秀班干部。對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學生,要及時與其溝通、分析,以便找到問題的根源并及時解決問題。
3.規范為基,遵守組織紀律
規范早操、上課、自習課的紀律,請銷假制度,作息制度,安全制度等學校及系部各項制度。通過入學教育、主題班會、自學、討論會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各項制度的學習活動。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學生犯錯。一方面一切從制度入手,一切從規范入手,對于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研究學生想什么、關心什么,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
4.服務為懷,關心愛護學生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作為班主任要關心學生的方方面面,大部分學生都是第一次離開家里,并在學校過獨立的集體生活。毫不夸張的說,不是問題的問題都可能變成問題。想想學生時代的自己,就能夠理解了。因此,班主任要耐心回答并盡力幫助學生分析、解決每一個問題。
二、平穩期
適應了學校的學習生活到后來的實習階段。時間階段一般為2~3個學期。
1.以科學的目標激勵學生
班主任要引導學生設置科學的共同目標,以此來誘導和激發學生的正確動機,使學生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并通過自我控制來實現班級的整體目標,進而使學生個人的成才目標得以實現。如筆者為班級提出了“一全一零”的奮斗目標。“一全”的目標是希望班級的學生能“全面發展成才”,“一零”是最低目標,即“零違紀掛科”。
2.以滿足成才的需求引導學生
(1)做好一個規劃,即指導學生做好人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由于個人性格、特長的不同,對自己未來的設計和職業選擇必然存在著差別,幫助他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明確人生的努力方向,對更好的成長成才至關重要。一進入大二,筆者就引導學生們重視職業生涯規劃,并請專業教師給學生具體指導,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結合自身的特點,計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并制定出詳實可行的計劃。按照計劃分步驟的進行并在實際中不斷的反饋與調整。
(2)培養三種能力,即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筆者通過幫助學生們分析所學專業,使學生能更好地具備社會所要求必須具備的三種能力,并增強溝通交流能力。要學會自學,只在學校里跟著教師學遠遠不夠,還需要自己去不斷的學習方方面面的知識。要加強動手能力,只有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學好本專業。
3.以嚴格的要求塑造學生
“嚴師出高徒”。大學生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作為班主任,如何科學引導,嚴格要求,對于他們的成長成才很重要。為此,筆者著重在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上下功夫。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只有通過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才能掌握該專業。從早讀到晚自習,要求學生自己制定合理可行的學習計劃。在學習本專業知識的同時,又要廣泛涉獵各種知識。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文明、衛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將使學生受益終生。筆者要求學生按時作息;對宿舍衛生每周開展評比活動。由于目標是自己制定的,因此能夠從內心激發出一種實現目標的自覺性,由過去“要我做”轉變為現在的“我要做”。
4.以全心關注潛能生
確定潛能生一般有三個衡量標準,即學業成績、心理和紀律方面。凡是在學業、心理、紀律等方面發展滯后的學生都認定為潛能生。班主任具體負責對潛能生的教育轉化工作,可以給每個潛能生建立一套完整的記錄檔案,記錄潛能生的變化過程,使其轉化工作趨于資料化、系統化,通過研究資料,尋找更好的教育途徑。充分發揮任課教師的教育優勢。根據教師的任課情況將潛能生分配給相應專業的任課教師。在以班主任、專業教師為主的“雙導師”教育模式下,在學生家長、班干部等各方的密切配合下,在潛能生自身的努力下,逐漸展示出自己的才能,成為一位健康成長的大學生。
三、實習期
實習期是學生綜合運用已學理論知識與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過程,更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際能力的教育過程。時間階段一般為1~2個學期。
1.實習期間特點
(1)實習點分散。畢業實習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實習單位分布在各個地方。每個實習點就本專業而言,多則幾人少則一人,會形成本專業實習點多、實習生分散的情況。
(2)管理模式改變。畢業實習時因學生在不同的實習單位,不再是以班級為單位來進行管理。臨時組建的小組在管理上有松散的表現。
(3)實習適應能力。在學校接觸的主要是學生,到實習單位后如何與單位人員打交道,有個適應的過程;在學校主要是理論知識的學習,到實習單位后如何結合理論知識聯系實際,也有個適應的過程。
(4)實習單位調動。近年來,實習生在畢業實習期間進行就業雙向選擇時,部分有意向接收畢業生的單位要求學生到該單位實習,以便做進一步考察。為了確保學生安心完成實習任務,進一步推動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順利開展,部分學生會在實習過程中調動實習單位。
2.實習期主要措施
(1)實習動員,加強教育。輔導員(班主任)要做好實習生實習前的教育工作。在學生實習前,通過多種形式把有關實習的要求規定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去。告誡學生在實習的同時不要忘了加強自我學習,加強自我職業道德的建立與提升。
(2)信息暢通,加強交流。在實習期間,輔導員(班主任)與實習學生要經常進行信息互動。可采取以下信息互動措施:一是及時關注相關就業信息網或學院的就業網上的信息;二是登記實習學生的聯系方式,與每位學生及時溝通;三是建立“空中班級”,通過QQ群或飛信群聯系每一位學生。確保把信息第一時間傳達給每一位實習學生。
(3)引導為主,加強自我。在實習階段就要引導他們加強“三自”(即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自我服務)的自我管理意識。為以后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實習階段學生們都離開了學校,此時,要求學生要善于管理自己和控制自己,通過對自身的有效控制和自覺管理,讓自己沿著既定目標順利發展。
(4)以人為本,加強關懷。由于社會、家庭以及學生自身素質等多方面的原因,當代大學生正承受著學習、情感、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壓力,諸多困惑和難題困擾著學生。輔導員作為與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師長,作為學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線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要通過合適方法多與學生有效溝通。使他們更好、更快地適應實習生活乃至以后真正的社會生活。
四、結束語
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和維護高校及社會穩定的歷史重任。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領域中班主任要把服務學生、關心學生、培養學生、激勵學生成長和成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積極探索高校班主任在適應期、平穩期、實習期三個階段有效開展工作的具體方法和對策。在家長、教師、學生三方共同努力下,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需要的實用性高素質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