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驗室信息化與自動化在全程質量管理與控制中的應用
武志彪 左維梅
隨著檢驗醫學的深入開展,臨床實驗室對自動化的需求明顯增加,實驗室自動化快速發展。實驗室信息處理系統(LIS)的應用更是在提高檢驗質量,延伸檢驗服務范圍,提升檢驗服務價值等方面提供了更廣泛的現代化平臺。及時準確的檢驗結果是臨床醫生對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依據,也是檢驗醫學界的工作目標?!叭尜|量管理”的理念更要求檢驗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必須有相對應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進行全面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它包括實驗分析前質量控制、實驗分析中質量控制和實驗分析后質量控制三個環節。本文主要探討信息化監控在全面質量控制和管理中的應用,通過對檢驗全過程實行信息化節點監控,使實驗全過程中影響實驗結果的要素和環節都處于受監控狀態,保證每個檢驗環節的質量控制。任何一個環節出現質量問題,都將影響到檢驗結果的臨床應用價值。
一、實驗室信息化與自動化在分析前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1.檢驗項目的檢驗前患者準備包括(患者狀態、患者飲食、藥物影響)。
2.標本的采集包括(采樣時間的控制、采取具代表性的標本、使用何種采血管、是否抗凝、采多少血量)。
3.標本如何保管和運送(標本采集后立即送檢,放置過久容易溶血,血液成分變化或水分蒸發血液濃縮造成假陽性或假陰性,運送中注意事項)。
4.醫囑校驗(醫囑開出時間、護士執行醫囑時間、病房物流交接時間、標本到達實驗室時間,校驗各類樣本數和交接人及時間)。
5.不同檢測項目應有不同的標志,要防止張冠李戴、貼錯標簽。標本容器的標簽上注明下列內容:科室及病床號、患者姓名及病歷號、檢查項目、采集時間及采樣人。
6.根據醫囑信息中檢驗標本的急緩,將急診標本和非急診標本進行分類,系統自動提示將標本放入不同的預置管條碼架,使“急診”綠色通道真正用于急診和搶救的患者。
7.按檢驗項目要求采樣是否合格、否則注明退樣原因。
分析前的所有信息可通過LIS數據庫在醫生工作站、護士工作站可直接調閱這些資料,一方面方便醫生、護士參考做好標本采集前的各項準備,另一方面有利于醫生、護士認真做好各項記錄,保證分析前的質量控制工作。
二、實驗室信息化與自動化在分析中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1. 標本檢測過程中基礎設備如純水制備、不間斷穩壓電源、正負壓供氣、工作區的濕度、溫度及常用耗材的存放條件等是否正常,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自動化分析儀器的檢測結果。通過對基礎實驗條件工作狀態(水、電、氣)的信息采集進行監控提示,防止由于實驗條件的改變而導致的檢驗誤差。
2. 檢測前保證有足夠量的、高質量的試劑。試劑根據存放的溫度要求存放。不同批號的試劑系統自動設定定標,定標以后才能使用。發現試劑過期或變質棄之不用。保證試劑過關。
3. 經過校驗合格的標本編入相應實驗流程序列表后,利用樣本條碼的唯一屬性,在檢測流程中監控并判斷標本檢驗項目及類型是否符合,防止檢測錯誤。特殊標本需要注明如(黃疸、乳糜、溶血)為醫生提供有價值的結果。
4. 預先設定不同檢驗項目的質控判斷規則,通過對儀器定期校準和室內質控結果進行監控,當某一檢驗項目質控未完成或根據質控判斷規則為“失控”時,系統自動提示并鎖定該項目的檢測和結果審核。 5. 通過對檢測的工作狀態信息采集,包括樣本狀態、加樣過程、儀器報警、分析試劑和分析容器等監控,提示檢測結果是否需要復檢。
6. 儀器的維護、保養是保證儀器工作狀態良好的前提。通過LIS把儀器的日常保養、維護放入程序中,系統自動提示操作者什么時間該做什么,怎么做。
三、實驗室信息化與自動化在分析后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1. 每個標本或每個檢測項目根據“是/否”的邏輯判斷進入相應的檢測環節。計算機系統科學地整合同一病人或同一檢測項目間各種參數,在分析信息的同時產生智能的回饋,實現檢測結果間的比較、歷史審核、樣本的重復檢測、折返檢測、醫學邏輯判斷、懷疑性報警、多參數分析或提出人工復核的建議。
2.遵循簡單/復雜的運算法則,所有檢測結果將依據實驗室制定的規則進行審核并自動確認,第一時間以電子報告的形式傳送到各個臨床科室。當出現危急值時,LIS系統將自動顯示危急值標識,需醫護人員進行危急值結果的電子確認,提醒及時關注并處理。
3.檢測項目自動審核確認的依據與范圍
①醫學決定水平根據相關疾病的不同病情數據制定出不同的決定性限值,可在疾病診斷診斷中起排除或確認的作用,提示及引導醫生采取不同的臨床措施。
②CLIA’88臨床化學允許誤差指標:用于室間質量評估,也適用于檢測系統的分析性能評估及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評估。
③界限檢查,檢測結果是否在生理范圍之內。
④超生物限,設定各檢測項目的生物極限。
4.在檢測結果自動審核確認的使用過程中,必須確保儀器性能評價符合廠商標準,且每個檢測項目的校準、質控都處于良好狀態。如遇儀器故障等特殊情況造成一個或多個檢測結果的不準確,必須選擇性停止儀器/項目的檢測結果自動確認功能,解決所有問題,記錄在案后才可以被恢復。
5.自動審核程序制定必須以該項目的準確度、精密度、分析靈敏度、檢測特異性等為依據,之后每年還需進行儀器性能驗證。SOP在任意時間的變化都會影響到檢測結果自動確認的執行。必須參照實驗室質量體系管理對其進行評審,通過持續審核、評估和解決問題來保證檢驗結果的質量。
實驗室LIS的應用不僅僅限于在為臨床提供整潔、統一格式的中文報告,方便檢驗報告的查詢,同時減少醫院內外交叉感染。更為重要的是對實驗室實行“節點實時監控”功能,可以動態地了解各標本在系統中的處理狀態和檢驗結果,對標本的整個分析過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進行監控和記錄,完善了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體系。降低了潛在錯誤的發生機率。保證檢驗結果的可靠性是臨床檢驗質量管理工作的核心,伴隨著自動化的廣泛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實驗室認證的展開。臨床實驗室為了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實驗室之間的可比性,以及我國對臨床實驗室管理的不斷加強,對臨床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臨床實驗室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和全程質量控制,已然向著規范化、標準化、最優化的方向前進。實驗室信息化與自動化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實踐中。提高工作效率、優化工作流程,為臨床提供更及時、更準確的服務。
參 考 文 獻
[1]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三版 東南大學出版社.
[2]楊振華,王治國,等.臨床實驗室質量管理 人民衛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