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建議
盧萍
【論文關鍵詞】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本文認為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應該以培養具備較高水平的“管理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借鑒國內外實踐教學改革經驗及最新理論研究成果,結合酒店業的實際需求和學校實際,突出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體,構建新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突出對基本職業素養、酒店服務技能和基層管理應用能力三個模塊的培養,加強專業實踐教學的過程管理和模式改革。
一、引言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酒店業已發展成為中國服務業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據國家旅游局的數據,2004年底至2009年末,全國星級酒店五年凈增長了3349家,[1]每年平均增長速度達10%,酒店業的發展要求從事酒店工作的管理人員數量也以相應的速度遞增。通過調查對酒店從業者和酒店管理專業在讀學生、任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并結合自身長期從事酒店管理培訓和教學工作的體驗,深感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與酒店對從業者素質的實際要求,存在較大的差距。
因此,實踐教學已成為制約酒店管理專業教育質量提高的一個關鍵環節,怎樣突破這一瓶頸,已成為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洛桑模式”)
“洛桑模式”已成為國際公認的酒店管理人員培養的成功范式。從全球范圍看,歐美發達國家的中職旅游教育起步早,整個課程體系的建設也較為成熟。瑞士的酒店管理教育由酒店協會創立。1893年,酒店協會創建了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洛桑酒店管理學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專門培養酒店業管理人員的學校,1998年被瑞士聯邦政府列入高等職業院校序列,是迄今為止得到聯邦政府承認的唯一一所酒店業職業大學,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專門培養酒店業管理人才的學校[2]。洛桑酒店管理學院現已成為世界高層酒店職業經理人成長的搖籃。
“洛桑模式”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書本知識的學習與實際操作指導相結合,任課的專業教師大多擁有在酒店長期工作的經歷,有豐富的職業經驗,甚至在高級酒店擔任過總經理等高級職務。該模式在酒店管理教學方面非常值得我國職業院校借鑒。該方面的評介成果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參考。
(二)國內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
王麗敏認為職業教育要突出能力培養,應采用按能力層次劃分的“分層一體化”構建教學模式。具體說,就是將各個實踐教學環節(實驗、實習、實訓、課程設計、社會實踐等)通過合理配置,構建成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體,按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術應用能力等層次,循序漸進地安排實踐教學內容,將實踐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具體落實到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掌握必備的、完整的、系統的技能和技術[3]。
我們認為,借鑒“洛桑模式”,在酒店實踐教學內容上應以專業應用能力和專業素質為培養主線,突出以實用性、針對性為中心的培養目標,取得“以就業為導向, 以能力為本位, 以素質為核心”的教學效果[4],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盡快培養職業素質、掌握服務技能及基層管理能力,從而對酒店基層管理工作有更直觀的了解。
三、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現狀調查分析
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我們發現酒店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有明顯的行業特征,學生的素質、職業能力和酒店崗位需求之間有一定的差距,通過對聊城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的調查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果:
1.學生職業意識、職業觀念淡薄。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自我約束力、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差,沒有長遠的職業生涯目標規劃。
2.學生掌握了較多的崗位服務技能,但基本功不過硬,有些服務技能和酒店服務實際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進行更新。
3.學生服務應變能力不強,創新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對客服務、應用能力等職業能力有待提升,在校多安排學生參與實踐鍛煉。
4. 學校實踐教學課程內容需在原來的基礎上內容進一步優化,加強學生基層管理者職業素養和各項管理技能的學習。
綜上可以說明針對酒店行業的實際需求,該校酒店管理專業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實踐教學內容,為酒店行業國際化發展培養大批高質量專業人才。 四、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建議
(一)構建合理的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根據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和國家教育方針,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教育目標體系應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基本職業素質、崗位技能和職業發展能力培養為模塊進行構建。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和熟悉星級酒店的職業理念、服務技能、組織機構設置、主要部門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方法。
(二)實踐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改革建議
為了突出以應用能力培養為主體,我們將酒店管理專業的課程分為三大模塊:基本職業素養、酒店服務技能和基層管理應用能力三個模塊,每個模塊包含若干課程,并且設定要達到的相關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循序漸進地安排實踐教學內容,將實踐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具體落實到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中,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掌握必備的、完整的、系統的技能和技術。
這三種職業技能涵蓋了酒店所需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技能項目教學結束后可通過酒店行業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檢驗教學效果,符合國家決定的學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7]。
五、結語
針對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來說,實踐教學內容是由實踐教學活動中的各要素構成的有機聯系的整體,通過問卷調查及訪談,我們對聊城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狀況進行了了解,獲得了一手資料。通過對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得出影響教學效果最為關鍵的三個因素為職業素養、服務技能和酒店基層管理能力。在分析問卷的基礎上,我們結合自身的實踐和相關理論,提出了改進實踐教學內容效果的措施。
參考文獻
[1] 國家旅游局.2004-2009年中國星級飯店統計公報 [EB/OL].http://www.cnta.gov.cn.
[2] 劉伏英.“洛桑模式”對我國高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的啟示[J]. 中國高教研究,2005,(8):78~80.
[3] 王麗敏.酒店管理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 14.
[4] 黃百學.對飯店服務技能教學的幾點思考[J]. 職業,2008,(12):85~86.
[5] 郝鳳茹.職業精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2.
[6] 金正昆.大學生禮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大學出版社,2007,13.
[7]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教程[M]. 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09,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