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引導下旅游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模式
佚名
摘要:校企合作是培養具有良好的專業實踐能力、外語應用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的涉外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必由之路。但在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必須走可持續、高效、共贏發展的校企合作之路,在堅持一些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礎上,也要注重合作模式的創新與改革,引入企業課程、三師型教師培養及校企直接利益點的開發等都是我院涉外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的可行模式。 關鍵詞:校企合作;合作渠道;創新模式;旅游管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F59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8-0145-02 一、對涉外旅游管理專業學生SPT專業實踐能力的內涵理解 (1)本專業部培養的學生具備為各類型客人提供服務的能力與意愿,特別是用英語對客服務中我們在省內具有優勢。(2)本專業部培養的學生具備規范的導游、計調、翻譯、票務等旅行社基層雙語工作能力或者規范的客房、餐飲、前廳、商務、營銷等酒店基層雙語工作能力。能靈活運用這些具體崗位上的英語專業術語。(3)本專業部培養的學生具備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等基本軟件操作技巧,有運用現代化手段從事專業工作的能力。(4)本專業部培養的學生具有除專業資格證外的其他多本技術證書,具備綜合性的技能。(5)本專業部培養的學生具備進一步升遷為基層管理者甚至是中層管理者的職業素養。 二、涉外旅游管理專業開展校企合作的幾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建專業至2003年):領導訪談階段。主要表現為專業部主任拓展校外合作企業,主動到企業尋找合作機會,邀請企業領導為學生進行專業講座。 第二階段(2004—2006年):校企互聘互訓階段。主要表現為專業部與合作企業之間互聘與互訓,專業部派出教師為企業提供專業英語、禮儀等方面的培訓,并從企業聘請管理與技術骨干來兼課。此階段,從企業聘請專家組成專業指導委員會成員,校企合作進一步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等工作中展開。 第三階段(2007年):定點專業實習階段。主要表現為與酒店簽訂學生定點實習協議,大批量的落實學生專業實習崗位,每年穩定的向酒店輸送實習生。專業實習是為適應SPT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需求而進行的一項重大專業教學改革,從2007年11月開始,我們率先在05級專業學生中進行專業實習的教學改革,采用類似2+1但又不完全等同于2+1的人才培養模式,在經管學院院長及教務處等領導的帶領下非常人性化的解決了學生專業實習問題。 (1)不能因為專業實習而影響到學生就業、學業,兼顧了各方利益。(2)不完全照抄他人的一刀切做法,對學生專業實習崗位的選擇彈性化管理,允許學生自主選擇與將來就業一致的專業實習崗位,同時也為學生提供符合人才培養規格與檔次的實習崗位,制定制度保障企業的利益和專業實習的秩序。(3)安排專業實習指導老師進行專業實習指導。平均每個專業教師負責10人左右學生的實習指導,親自赴實習崗位指導學生實習。 第四階段(2008年至今):集團定向培養階段。與實力雄厚的大集團合作辦定向培養班,而且該定向班的定位是“管理班”,這種定向班合作模式的好處如下: (1)提前為相當一部分學生解決就業問題,學生提前就業,使學生具備就業優勢。(2)解決部分學生的學習費用問題,如寧波南苑飯店集團為越秀南苑管理班學生提供大學二年級一年人均1 500元的助學金,可以緩解部分學生的學習費用問題。(3)學生同樣的成本獲得更多的收益。學生學習費用有增無減,而且大三提前實習,學業不耽誤的情況下,較其他同學既增加了社會閱歷又獲得了其他專業領域的知識與能力,并且獲得長達兩年的企業工作經歷,還可獲得職業規劃、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能力和鍛煉機會。當然,學生大三第一個學期要修的幾門專業課程是我院和專業部要重點解決的問題。(4)集團重視外語。具備飯店英語分級考核系統,集團嚴格進行外語等級考核,外語等級與獎金掛鉤,這十分有利于學生用外語從事專業工作能力的培養。 三、涉外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的前景展望 1.繼續拓寬校企合作渠道。效仿其他旅游管理專業較成熟的校企合作方式,本專業預通過以下渠道繼續拓寬校企合作面:(1)聘用客座教授。聘請長期在高級酒店集團公司主要用英語從事專業工作的行家、長期在國際旅行社從事領隊工作的行家、長期從事旅游英語教學和實踐的專家及其他行業、企業技術部門負責人擔任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請他們來校,指導學生和教師如何更好地用英語從事專業工作,指導專業部如何在SPT理念和三個核心能力架構下進行專業改革、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參與制訂指導性和實施性的教學計劃,確保專業教學的前沿性、可實施性和市場化。(2)理論課程實踐上,在做中學。旅游管理專業培養人才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強,到工作崗位后上手較快,越秀涉外旅游管理專業繼續堅持和發展這一特點,注重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把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強繼續發展到學生畢業后立刻就能頂崗工作這一層次,并使其成為本專業的亮點。但本專業的課程改革還有較大的空間,那就是把理論課程以實踐形式來上,在做中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比如導游業務是一門理論課,但這門課程的主線其實就是講團隊或者散客從接到送的一整套業務流程,完全可以把理論講授改成師生實踐演練的形式來上,留出更多的時間給學生實踐訓練。其他可以理論課程實踐上的還有旅行社經營管理、前廳運行與管理、餐飲運行與管理、客房運行與管理、旅行社計調業務等課程。(3)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目的是培養三師型教師。在雙師型教師的基礎上筆者進一步提出三師型教師理念。所謂“三師型”教師,主要從教師個體的基本素質要求來說,要求本專業教師既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良好的英語語言能力,同時還要有較強的崗位實踐能力,能較好地用英語從事專業管理和服務崗位的工作。 2.校企合作創新模式。(1)企業課程引入。本專業將于近期內引入南苑飯店集團的“飯店英語”課程,并對南苑飯店英語課程進行內容上的充實與完善回贈給南苑,條件成熟時將南苑飯店英語課程取代本專業酒店情景英語課程,用行業和企業的標準來確定課程的內容和標準。使課程的設置最大限度地貼近市場和企業。在此基礎上,繼續從優秀的企業引進旅游英語、酒店前廳服務與管理、酒店客房服務與管理、酒店餐飲服務與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等核心專業課程,使我院的涉外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在內容組織、標準制定等方面最大限度地貼近市場,把行業和企業的標準作為我們人才培養的標準,提高人才培養效果與效率,這也能為將來進一步實踐訂單式培養提供便利條件。(2)校企直接利益點開發。在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本專業校企合作力求各利益主體共贏發展,努力實現學校、企業、學生、專業和社會等各利益主體效益共享。專業部十分注重在這種直接的綜合利益點上的項目開發。 一個是依托越秀導游服務中心的“旅游管理專業兼職導游班”項目,兼職導游班于2007學年成立,首批成員全部來自本專業大二學生,專業部在學生和企業中架起橋梁,兼職導游班里的成員每學期至少有人均四次出團機會。一年后,原大一新生考取導游證后繼續跟進,成為兼職導游班新成員,原大二學生進入大三專業實習階段,這樣循環往復,形成老帶新、可持續發展的越秀兼職導游隊伍。從兼職導游班走向專業實習崗位的學生因具有帶團工作經驗,實習期間可跨越地接工作過程,直接從事全陪導游工作或者出國導游服務工作。這種兼職導游班的模式既承擔了紹興導游服務中心的職責、又解決了企業導游人員淡旺季不平衡的問題、同時給學生提供專業實踐機會,提高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既解決了社會問題、又使各方受益,同時使專業部與紹興各旅行社企業的校企合作關系更加緊密。 另一個是專業部這個學期正在努力開展的“紹興天馬旅行社越秀營業部”項目。該營業部屬于天馬旅行社在越秀設立的試營業部,主要從事團隊和散客旅游者的咨詢、聯絡、招徠、接待、訂票和收團等業務。目的是更好地開展與天馬旅行社的校企合作,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在實踐中吸收專業知識,熟悉導游工作之外的其他旅行社業務。 四、涉外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中的突出問題及解決 1.任務重,學時少。在涉外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中我們遇到了較多問題,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學時問題。培養SPT型的專業人才,既培養外語綜合能力,又要廣泛校企合作,貫徹在做中學理念,這對專業部的理論課教學提出了挑戰。為此,我們不斷深入課程改革。各高校旅游教育的課程不可照抄照搬,應根據本地域的特點和本校的人才培養能力要求及學生的特點,以能力為主線設置課程,課程的設置不需要系統和完整,而應力求精辟和實用。 在課程設置中注重外語類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落實,力求外語、專業和公共素質課程的課時比達到1∶1∶1,這是我院涉外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競爭力培養的關鍵所在,目前,我院涉外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已經建設得比較精簡實用,但專業課課時比例還有些大,外語類課時比例還有些輕,還要繼續調整和建設。 2.相關政策和管理跟進滯后。因為本專業的準2+1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在越秀是首例,所以在合作中遇到了較多的難題甚至是阻礙,突出表現為教學管理部門、人事管理部門的政策制度及管理無法及時跟進,有時對本專業校企合作的積極改革可能形成阻礙。校企合作決不僅僅是一個專業的教學改革問題,校企合作的成功實踐需要學生部門、教務部門、人事部門等多個職能部門的政策疏導與協同合力支持。否則,一個專業部的校企合作之路將非常艱難。 參考文獻: [1]張文新.高等教育心理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 [2]俞仲文,劉守義,朱方來.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實踐教學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3]孫偉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養優秀技能人才[J].教育發展研究,2006,(4):23-25. [4]趙立增,吳建華.校內實踐實訓模式的建構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教學版,2006,(14):88-89. [5]王美蓉.高校旅游管理專業實習管理研究[J].甘肅高師學報,2002,(6):84-85. [6]舒惠芳.高職高專旅游管理專業模式探討[J].職教論壇,2004. [7]陳志軍,楊洪.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管理實踐教學創新模式初探[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