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探析
崔林
【摘 要】中國的旅游教育經過了30年的發展日漸成熟,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本文試圖探討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在辦學思想、培養模式、課程設置、教學手段、培養師資力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 實踐教學 體系構建 一、普通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國的旅游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旅游管理專業并未形成強大的品牌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尤其是旅游管理專業的社會實踐性不強、實踐教學管理工作落后影響了該專業的發展。歸納起來,普通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著以下的不足。 1.辦學目標定位不明確 普通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應該為社會培養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技能型、復合型人才,而很多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是從歷史、地理、外語、經濟等專業剝離開來,專業背景色彩過重,缺乏應有的特色,并不能培養復合型人才,同時院校出于就業、師資等自身原因的考慮,不去對市場進行研究、不明確辦學定位,而僅培養單一專業的基層服務人才,不僅造成學生對專業的厭倦而且也造成人才的浪費。 2.課程體系設計不完善 由于旅游管理更多的是剝離于其他的專業,因此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也受到母體專業的影響。在課程體系設計中普遍存在著輕實踐重理論的現象,而且根據母體的不同,不同程度的偏向經濟、地理、歷史或者地質等專業,沒有形成本專業的特色課程及主題課程。一些學校由于資金等的原因沒有開設旅游實驗室,甚至在教學中沒有安排實踐環節,導致學生缺乏動手操作技能,致使教學與社會需求脫節。 3.師資力量缺乏 由于目前旅游管理專業在高校中發展迅速,沒有足夠的師資儲備,因而一些從事其他相關學科如地理、歷史等專業的教師改行加入到旅游教學工作中來,由于其專業知識缺乏、更缺少實踐經驗,在教學中往往只能照本宣科,極大地影響了教學效果。 4.實習基地選擇不當并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 在實習基地的選擇上,院校往往存在著缺乏對實習基地的深入了解,選擇的隨意性較大的情況,由于院校僅憑其知名度等外部條件進行實習基地選擇而缺乏對其企業文化等的了解而造成學生的實習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很多學生在實習中難以進行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也影響了實習效果。 在學生的實習過程中,學校主要采用的是老師與學生的對口管理,即有一名教師負責數名學生的管理,一般僅限于對學生基本狀況的掌握,對學生的實習中的技能學習沒有嚴格細致的考核,因而造成了學生只是機械、被動的完成學校的任務而不對實習中遇見的問題進行思考,影響了實習效果。 5.教學手段單一 由于受到資金等的限制,很多專業課只能進行課堂口頭教授的方法而無法采用多媒體設備以及野外實習的方式進行專業知識傳授,這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