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旅游資源開發構想
孫艷紅 李萍萍
摘要:在時南陽旅游開發工作全面回顧和系統總結的基礎上,歸納了南陽旅游開發工作的主要進展。從市場定位,環境污染,宣傳力度等方面分析了當前旅游開發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從宏觀管理與行業引導的角度,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市場性對策。
關鍵詞:旅游資源;市場定位;軟實力
1南陽旅游資源優勢分析
南陽位于河南省西南部,32°17′-33°18′N、110°58′-113°48′E之間,總面積2.66萬km2,總人口1055萬。地處秦嶺山系向東的余脈,屬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9℃,降水量805.8毫米,日照2116小時,無霜期229天。植物種類豐富,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7.06%,綠地率達31.2%。
南陽境內的伏牛山是整個伏牛山的重要地段,自然景觀非常集中。在伏牛山自然保護區中,南陽境內即占73.1%,南陽主要旅游資源也集中于此,主要自然景觀是石人山南麓、寶天曼和老界嶺一帶??铸埖盎好娣e517.94km2,主要地質遺跡面積39km2。大面積的恐龍蛋化石群轟動世界,其開發保護被列入“中國21世紀議程”,已被確定為省級地質博物館,正在申報國家級地質博物館。有“小太平洋”之稱的丹江口水庫風景區以亞洲第一大水庫和南水北調的渠首源頭為世人所關注。其水域面積400平方公里,水深50余米,控制流域面積達9.25萬平方公里。內有俗稱小三峽的云嶺峽、太白峽、雁口峽,最寬處達32公里,適合開展水上體育運動,另有大中型水庫20余座。內鄉縣衙、鸛河漂流躋身4A級景點行列,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通過國家評審。
2旅游資源開發存在問題分析
2.1市場定位缺乏針對性
南陽市所倡導的旅游品牌不能充分反映出旅游資源的優勢,南陽市政府于2004年確定全力打造“大寶天曼”旅游品牌。所謂“大寶天曼”,也就是在內鄉寶天曼的基礎上,聯合西峽、漸川、南陽中心城區等周邊的景區,以“一山(寶天曼)、一水(丹江)、一恐龍(恐龍蛋化石群)”為重點,打造綠色生態旅游。兩年多的實踐證明,該品牌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使來南陽的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都有明顯增加。但是對于在世界上有獨特地位的恐龍蛋化石群及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南陽武侯祠、南陽漢畫館、“南陽四圣”等旅游資源都冠以“大寶天曼”去推銷,顯然是不合適的。應根據旅游資源的特點來培育和打造旅游品牌,并確定其主要的目標市場。以南陽恐龍蛋化石群為例,完全可以用“世界最大”、“世界奇跡”等詞語在國外進行宣傳促銷,以吸引國外相關機構和個人來考察研究,同時還可以作為世界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來進行開發和宣傳。
2.2旅游資源開發缺乏整體觀念,缺乏統一管理
南陽境內伏牛山地段的開發缺乏統一協調和管理,各景區從自身角度開發各自的旅游資源,造成各景區孤立、分散,沒有形成聯系緊密的服務網絡,使跨景點游覽非常不便,降低了景區的吸引力。同時各景區為了自身利益,對旅游資源盲目開發,產品雷同,導致惡性競爭、環境污染、生態破壞,造成人、財、物極大浪費,旅游資源整體效益難以發揮。再加上性質不同的旅游資源分屬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門,給不同的行政區域協調開發旅游資源帶來困難。如:風景名勝區由建設部門管理;森林公園由林業部門管理;自然保護區由環境部門管理;文物保護區由文化部門管理等。
2.3開發資金不足,環境破壞嚴重
由于經費所限等原因,南陽市的旅游投入一直很少,根本無法滿足旅游業發展的需要,以致景區開發深度和設施的完善受到影響,一些景點如漢畫館等,無力深入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缺乏趣味性,難以滿足游客對歷史文化的廣泛需求。
南陽市旅游局成立較晚,在旅游規劃,行業經營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缺乏統一的開發和規劃。造成很多景區布局混亂,大批旅游資源遭到破壞。再加上開發不當、保護不力等原因,南陽的不少旅游資源都出現了環境惡化現象,比如一些價值很高的古城墻被拆毀,一些古城寨上的石塊被附近居民拿去蓋房等。有許多古建筑如武侯祠、醫圣祠、南陽府衙等都被林立的現代化建筑所淹沒,成為一座座“孤島”。
2.4旅游宣傳力度不大
2008年南陽全年旅游收入只占其GDP總量的3.2%,與同期全國(5%)和河南省(8.6%)GDP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沒有將資源優勢及時轉化為經濟優勢。這主要是因為宣傳資料單一,宣傳效果不佳。 3旅游資源的開發對策
3.1構建旅游客源市場定位
南陽市地處內陸,風景資源級別較低,國內市場以周邊地區為主,如省內的鄭州、洛陽等,入境市場份額很小,還沒有形成較穩定的海外市場。南陽市要實現旅游業的飛躍,必須形成合理的客源市場結構,建立結構合理的市場體系。從其客源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國內市場仍是主體市場,需要進一步的維持和加強,入境市場為輔助市場,但還需要進一步的拓展,形成國內市場與入境市場的同步發展。因此,南陽市目標客源市場的總體定位為:大力發展國內市場,積極拓展入境市場,不斷優化南陽市的客源市場結構。實現二者的共同發展。
(1)國內旅游市場定位。
以省內及河南等周邊地區為基礎客源市場,以華中地區為重點開發市場。以華北、長三角、珠三角為遠程拓展市場。以南陽市及周邊地區為中心,加大市場開發力度,逐步向全國拓展。
①近程基礎市場——河南省內、豫南等周邊地區。
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在近期,南陽市要不斷完善旅游產品結構,加強休閑度假旅游產品的開發和文化內涵的挖掘、包裝,向省內及周邊區域推出文化旅游產品和休閑度假產品,豐富旅游產品內容。
②中程重點市場——江西,湖北和湖南地區。
“中部崛起”給中部市場的發育提供了絕好的機會,政策的支持將對江西,湖北和湖南旅游市場的成長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中部地區交通的發展、產業的升級、資金的注入、人流的涌入,將進一步推動南陽旅游市場規模的擴大,可向上述市場推出較成熟的觀光旅游產品和文化體驗產品,進一步穩固該市場。
③遠程拓展市場——華北、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
華北、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是我國的經濟發達地區,該地區居民具有較高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出游率較高,是南陽市旅游的重要拓展市場。南陽市要繼續加大對該地區的市場促銷力度,保持市場份額。同時,不斷加強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完善旅游產品結構,向該地區推出新的旅游產品,刺激該市場的旅游需求,使該市場成為南陽市國內客源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2)入境旅游市場定位。
以日韓、臺港澳為主體,東南亞為重點,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遠期考慮歐美市場,逐步形成臺港澳市場、洲內和洲際多元化的海外客源市場格局。
3.2完善配套旅游基礎設施
南陽交通四通八達,焦柳鐵路縱貫南北,與寧(南京)一西(西安)電氣化鐵路在南陽境內十字交會,境內有4條國道和16條省道通過,許昌一南陽高速公路已經投入運營。南陽機場可起降波音757以下機型的客機,已開辟直航北京、上海、廣州等航線。波音737客機可直達北京、廣州、深圳等地。
為適應南陽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南陽市十分重視賓館業基礎設施建設。近幾年來,南陽市把旅游業作為一項重要的支柱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龍頭”來培育,通過實施“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旅游開發機制,使旅游業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快速發展。截止到2009年3月,全市已建成6大旅游區100多處景區(點)。其中2A級以上景區22家,國家工業示范點1家,擁有星級飯店38家,旅行社83家,農家賓館700多家,注冊導游員1000多名,旅游產品體系和旅游服務體系已經形成,具備了較強的旅游承接能力。
3.3加快旅游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軟實力
旅游景區要在市場競爭中加快發展。就需要各類旅游人才。目前,南陽市已經形成了一支以漢文化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科研隊伍,成果突出。不過,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旅游市場,這支隊伍還顯得勢單力薄。所以,南陽市及各(縣、區)都應高度重視人才培養問題,爭取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研究隊伍,不斷提高科研水平,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景區還應進一步加強培訓指導。提升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景區的軟實力。南陽的各景區可以不定期地舉辦高水平的講座,邀請旅游從業人員及大學教授來指導景區的開發建設。要利用南陽師院等各大中專院校。加快旅游人才培養,同時應制定優惠政策,采取靈活機制,利益驅動,面向社會廣泛招聘,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進南陽的旅游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發揮出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