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旅游專業語文校本教材開發構想
劉永良
摘要:中職旅游專業的語文校本課程開發,是提高語文教學實效,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實際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旅游專業的校本課程模塊教學是豐富多彩的,能夠滿足學生的專業發展和職業生涯需要。
關鍵詞:旅游專業;語文校本教材;開發模塊
旅游專業是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中13個大類專業的主干專業之一,也是重點建設專業之一。許多職業學校都開設了旅游專業,該專業所設置的子專業主要有酒店管理、酒店服務、旅游管理、旅游服務、導游、旅行社實務等。
旅游產業是我市的朝陽產業、支柱產業之一。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和深入,國內外游客逐年遞增。據廈門市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05年全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712.88萬人次,比2004年增長6%;國內旅游收入186.16億元人民幣,增長5.6%;旅游外匯收入5.52億美元,增長32.7%。旅游行業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專業人才,這無疑給學校帶來良機,同時也是挑戰。我校的旅游專業作為省市骨干專業之一,如何使培養的學生能適應市場的需要、經得起行業的挑選,是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嚴峻課題。
對旅游專業學生來說,語文作為文化基礎課,其工具性、人文性的作用更加明顯。語文教學在提高旅游專業學生的語言表達、交際、服務能力,人文素養等方面負有更重的責任。因此,開發出一套更具實用性的校本教材,提高我校旅游專業語文教學的實效,已成為當務之急。
據了解,旅游專業校本教材目前全國只有江蘇省啟東職教中心校編寫了《旅游專業語文校本教材》并出版,但筆者沒能目睹這套校本教材的全貌。在此,談談個人對中職學校旅游專業校本教材開發的構想。
旅游專業語文校本教材開發的必要性
(一)我校旅游專業現狀
旅游專業是我校在1984年創辦職業教育之初就開設的專業,是全國同類學校中開辦得比較早的,至今已有20余年的歷史,可謂我校的長線專業、品牌專業。然而,在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的同時,也面臨了比較大的困惑,主要是專業教學與社會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的脫節,專業培養的創新與突破,培養目標的重新定位與實現等等。旅游專業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訓練與提高,培養出來的學生與品牌專業不相吻合。
(二)旅游服務的職業特點
旅游行業是服務行業,它需要從業者除了具有良好的旅游服務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外,還要具備良好的語言文學素養,包括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口頭和書面的)。提高旅游專業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要根據本地的情況、條件和學生的興趣、愛好來設計、規劃旅游專業的課程,充分挖掘帶有旅游專業特色的語文教材資源,實現專業培養目標。
(三)語文教學的現狀
先說教材,據了解,現在職校使用的有部編、省編甚至地市編的教材,基本沒有統一教材。就我校這幾年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基礎版)語文教材來看,它還是傳統語文教材的模式,內容相對陳舊,形式相對呆板。雖然采取了必學、選學、自學等形式,加入了一些口語訓練內容,也只能起到統一基礎的作用,缺少全面培養中職學生職業語文能力更新穎、更有吸引力的內容。再看教學,面對當前職校的絕大部分中低水平的學生,教師的教學依然偏重于評析書本知識,強調接受學習,與專業要求和學生的需要聯系不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難以充分調動。中職學校的課改也已經成為當前職業教育討論的熱點,中職學校的課改應該以教材作為突破口。
溫家寶總理在去年11月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要深化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教材、學制安排等,都要適應企業和社會需求,著眼于提高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能力。教學內容要注重學以致用。”這可以作為指導我們“課改”的核心指導思想。
旅游專業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教育部《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原則意見》中指出:“職業教育要培養同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直接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一線工作的應用型人才?!薄奥殬I教育應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指導思想,專業設置、課堂開發須以社會和經濟需求為導向,從勞動力市場分析和職業崗位分析入手,科學合理地進行?!比私躺纭蛾P于中等職業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構想》中提出:“中職語文教學應適應培養目標,使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形成以符合專業學習需要,職業生涯需要,職業持續發展需要為主,兼及社會生活需要、個性發展需要的語文應用能力。”這些應該是我們進行教材開發的總的指導思想。
(一)為專業培養目標服務的原則
旅游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思想品質,熱愛旅游服務事業,掌握從事這一工作所需的文化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并具有適應旅游服務工作所需要的儀表和體質的中級人才。作為文化基礎課的語文教學承擔的就是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只有對語文課程模塊的設置、內容的選擇統籌安排、精心篩選,突出實用性,才能強化教學的實踐性,明確在專業上應用語文知識的具體的方法,實現語文課為職業能力服務的目標。
(二)師資先行的原則
結合專業的校本教材的開發,要求語文教材開發者除了具有課程論的相關知識和過硬的語言、文字功底外,還應了解旅游專業特點,學習并積累旅游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這樣才能抓住學科間相互滲透、互相促進的關系,尋找語文與旅游專業的結合點。因此,對師資的選調及進行相關專業的培訓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 (三)因地制宜的原則
旅游專業語文教材的開發要立足本地、本校,教材的編寫可由教務處牽頭,教研組具體組織。在對當前我市旅游行業進行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密切結合當地的旅游資源和特點,結合不同教師的專長和興趣,明確職責,廣泛搜集資料,去粗取精。按由淺入深的原則,選編難易適度、內容豐富、新穎及時的內容,最終形成系統的校本教材體系。
旅游專業語文校本教材模塊構成
課程的內容基本包括范圍、分量和進程,其中課程的范圍是課程開發的重點和難點。這里就課程的范圍、模塊著重分析。
(一)基礎讀寫訓練模塊
現代詩文閱讀方面,對現行使用的人教社(基礎版)教材進行大膽的取舍,選擇部分經典篇目,如《荷塘月色》、《雷雨》、《致橡樹》、《再別康橋》、《離太陽最近的樹》等。另外再選編一部分當代不同體裁的名篇時文,兼顧典范性與時代性,作為范文進行基礎讀寫訓練。
文言文閱讀方面,可在選取《論語》、《孟子》、《荀子》、《史記》、《資治通鑒》中的經典文章的基礎上,再選編一些適合中職學生語文基礎的淺顯易懂的文言短文。應注重選文的故事性、趣味性,多誦讀、多感悟,不講授過多的語法知識。還可選編文言讀本(包括古詩詞),適當點評、適量背誦,從而達到提高古代文學修養的目的。
(二)旅游文學素養的提高模塊
可選編涉及旅游文學、旅游歷史掌故、旅游專業的科普文章、旅游專業名人簡介或傳記文章等。旅游文學是指旅游者暢游山水名勝之后,以抒情寫意的方式把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游記、散文或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形成的文學作品。作為旅游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旅游文學修養,并活學活用將其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我國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無數風景名勝,歷代文人墨客曾留下許多旅游文學作品,從《岳陽樓記》、《滕王閣序》、《醉翁亭記》、《登泰山記》、《晚游六橋待月記》到《望廬山瀑布》、《題西林壁》、《錢塘湖春行》、《楓橋夜泊》等,名家名詩(文)名勝,交相輝映,或寫景或抒情,都將給學生豐富的知識和審美情趣的陶冶。另外,作為漢民族特有的文學形式,楹聯是我國絕大多數旅游景點中不可忽視的藝術,從岳飛墓前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到黃鶴樓上的“一樓萃三楚精神,云鶴俱空橫笛在;二水匯百川支流,古今無盡大江流”等,賞析這些名聯,必將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加他們的文化積淀。但是,作為旅游專業校本教材,應該注意更多地選編有關本省、本地名勝古跡的詩文楹聯,突顯地方特色。教師也應多通過實地考察體驗,豐富課堂內容,提高這一模塊的教學效果。
(三)口語表達訓練模塊
現在中職語文課堂上,有相當多的學生朗讀課文結結巴巴。在人前,羞于開口或詞不達意,這是長期以來缺少口頭表達訓練的結果,也是語文教師必須面對而且要努力解決的問題。旅游專業,口語訓練應該擺在重要的位置,其中包括日常交際口語、接待口語、酒店服務口語、導游服務口語。教師應搜集和設計結合職業不同崗位的有效情境,選編旅游服務口語教材。教給學生客服語言表達的藝術,強化訓練,以適應職業持續發展的需要。
(四)旅游應用文寫作模塊
這一模塊應包括日常事務類應用文、旅游解說詞、導游詞、旅游廣告、旅游合同、旅游商品說明書、市場調查報告、旅游項目設計說明書、旅游項目可行性報告、經濟合同、協議書與意向書等的專項教學訓練。
(五)語文選修模塊
應結合旅游專業,開設更有實際意義的、能吸引學生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提高文學修養和語言水平。如演講與口才、普通話基礎與等級測試輔導、語言的藝術、古今(各地)民俗文化、古詩詞鑒賞、名著導讀與欣賞、港臺文學、網絡文學、前衛文學、寫作指導、成語脫口秀、影視藝術、戲劇欣賞、現當代詩歌欣賞、中國文學概述、外國文學漫談、楹聯欣賞與寫作、朗讀與朗誦、書法、課本劇表演等。學校應根據教師個人專長對教師進行必要的進修培訓。選聘骨干教師開設選修課,提高選修課教學質量。
(六)第二課堂活動模塊
組織文學社、班刊、讀者協會、手抄報、興趣小組、競賽指導、書目推介等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語文素養。
總之,校本教材的開發要有計劃地進行,只有構建密切結合地方經濟、文化、社會生活、旅游資源和專業特點的特色鮮明的地(校)本語文教材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語文課才能真正成為為專業服務的文化基礎課。
[1]汪軍秀.也談語文教學和專業學習[J].職業教育研究,2006,(4).
[2]鄭潔.中職語文學科實施學分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06,(4).
[3]李翔宇,吳愛芬.試論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