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和我國旅游業的發展
佚名
三、信息化下我國業的 1、改變傳統的接待模式 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潛力在于供給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個性化旅游日益明顯。一方面,旅游人數在逐步增多。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固然與發展有關,特別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各國各地區間的貿易壁壘必將進一步被打破,國際貿易也將走向自由化,這給旅游服務貿易帶來廣闊的市場和平等競爭的機遇;而信息革命的進一步推進,網上旅游、網上預訂將促成旅游個性化、多極化的進一步盛行,再加上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和收入的增長,機技術和技術的支撐完全可形成在辦公中旅游,在旅游中辦公,旅游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散客比例將增加。以前人們外出旅游前,要須知旅游中食、宿、行、游、購、娛等情況,由于信息傳遞途徑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賴旅行社(團隊)解決這些,因此,團隊旅游比例大,旅游個性化和多極化難以發揮。而現在,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特別是Internet的普及,旅游者可以對旅游目的地進行預游(網上旅游),這樣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各種情況,還可以通過網上預訂事先安排好旅游活動。個性化的旅游和多極化的旅游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散客比例將明顯增大。如上所述傳統旅游業的接待模式也局限于人的密集勞動,將很難以適應這一變化,信息革命使它不得不發生改變。 2、旅行社職能的淡化 旅行社作為中間服務商,主要職能是提供咨詢服務、票務處理、設計和推銷旅游產品。但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旅行社受到沖擊最大,如果它不重新構筑生存的基石,那么它將可能消失。主要表現在: (1)旅行社的咨詢服務功能將被Internet 的網絡的自動查詢所替代。隨著Internet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以及網上資源的豐富和完善,特別是隨著家電的推出,人們可以“在家觀世界”,可以很方便地通過網絡自動查詢功能更具體、更直接、更及時地查詢到自己所需要的旅游目的地信息。 (2)旅行社旅游產品的推銷模式和手段將被網上營銷所替代。 旅行社傳統的廣告宣傳和推銷手段,不僅成本高,而且推廣面也受到限制,如果利用Internet這樣全球性的網絡進行產品的營銷,不僅覆蓋面廣,而且成本也低、效果好。網絡作為一種新的大眾媒介,有著其他傳媒不可比擬的優勢:全球性,交互性,集文字、聲音、圖像于一身,且修改補充也非常方便。 (3)代理票務的收入將會隨著旅游預訂系統(CRS)和銀行付款系統(BSP)的完善和推廣而下降。 3.旅游商務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的飛速發展和普及,信息技術的成果正逐步滲透到人們社會生活和生產的各個方面,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交易手段和商務模式,也正以空前的速度進入包括旅游業在內的傳統商務的各個領域。實際上,國際旅游業電子商務市場的競爭早已步入了跨國界、跨行業的競爭階段,發達國家旅游業電子商務發展勢頭日趨強勁。調查結果顯示,早在1998年,美國就有近半數的旅行者在網上訂票,有51%的長期旅行者通過英特網獲得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及確認價格、時間等。1999年,國際旅游業已有2%的收入來源于網上業務,70 %的網民訪問過旅游站點。據CNN 的數據顯示, 1999 年度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1400億元,其中旅游業電子商務銷售額突破270億元, 占全球電子商務銷售總額的20%以上。因此,旅游電子商務具有無限的潛力,它將成為未來旅游業營銷的新模式。 我國的旅游和旅游組織已經在這種發展趨勢中開始變革,初顯績效。國家旅游局已于1997年建成了旅游信息資源網,向外推銷具有中國特色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另外,經過幾年的摸索和積累,國內已有相當一批具有一定資訊服務能力的旅游網站,這些網站可以提供比較全面的,涉及旅游中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的網上資訊的服務。只有走信息化的道路,與國際旅游業發展接軌,我國旅游業才能開辟一片新的天地,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 [1]徐@①.由旅游市場十年變遷引出的思考[J].旅游市場,1996,(1):45.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氵右加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