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旅游房地產的發展空間
佚名
近年來,隨著旅游消費的不斷增長和人們旅游觀念的日漸成熟,我國旅游業在經歷了初期單純以觀光為目的的發展階段后,度假休閑式旅游正逐漸取代過去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成為旅游消費的主流。人們開始不再追求花最少的錢,用最短的時間,玩盡可能多的景點這種浮光掠影、趕場似的旅游,而是開始追求旅游過程中高質量的休閑和享受,渴望身心徹底的放松。例如到風景秀麗的地方小住幾天,或到度假區修心養性一番,遠離喧囂的城市,在大自然中與家人同享天倫之樂。人們旅游觀念的改變和我國各種休假制度的相繼出臺,為度假旅游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此時的人們的旅游方式正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變。而旅游市場的這一變化,又催生出一種旅游邊緣產業——旅游房地產,這一新型邊緣產業的產生對旅游業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而且,這種旅游邊緣產業已經開始走向房地產發展業市場的前沿地帶了。
旅游房地產的概念
旅游一直是房地產投資開發的一個重要領域,除按傳統方式開發經營的酒店和度假村外,隨著度假旅游的興起而旅游房地產運營而生。所謂旅游房地產是指以旅游度假為目的的房地產開發、營銷模式,開發項目全部或部分實現了旅游功能。包括利用旅游開發區、旅游景區、休閑度假區的優越自然條件、地理位置開發的具有投資回報和多種功能的住宅項目,如景區住宅、海景住宅、風景名勝區度假村、民俗度假村等,以滿足人們休閑度假旅游的需求。
目前旅游房地產按其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大小可分為幾種形態:一是分時度假(時權酒店),客戶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擁有一定時段的物業居住和使用權;二是產權酒店,產權酒店是指將酒店的每一個單位分別出售給投資人,同時投資人可以委托酒店管理公司或分時度假網絡進行管理,用于營業,獲取一定的投資回報(北京的金色假日產權酒店、快樂無窮大等);三是主題社區或景區住宅,這類項目實際上是旅游休閑設施和住宅兩大塊拼湊在一起,但前者不出賣產權及使用權給個人,后者實際就是商品住宅,可以購買完全產權(高爾夫、登山、滑雪運動度假村等);四是房地產大盤或者新城區項目,由于開發面積很大或者周圍有需要保護或可以借力的生態環境,因此,就出現了不同于小區配套景觀的、大規模人為造景或者自然借景的開發項目。
與傳統房地產的不同
旅游房地產是由旅游+房地產而形成的房地產業,這種特殊房地產與傳統房地產開發相比,它有自己本身的特點:一、這類項目常年居住的不多,因其產業是依靠旅游而發展的,所以,在假期、旅游季節則火爆,平時比較平淡,其后期的物業管理 則成為一個難點;二、由于物業性質不同傳統房地產,這類項目提供的服務也不一樣,如餐飲、清潔等不同于普通小區;三、由于服務對象主要是休閑度假的游客,所以,這類項目不追求大面積,而配套設施則成為這類項目的重點,對外部環境的設計也講究得多。
從前期策劃到后期物業管理的全過程,旅游房地產具有獨特的特點,而這些特點還需要長時間的歸納和整理并且系統化。
旅游房地產的發展空間
旅游房地產的產生始于法國地中海沿岸,當時地中海沿岸開發了大量海濱別墅,一時間歐洲、北美的游客蜂擁而至,地中海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休閑度假中心。20世紀60年代法國阿爾卑斯山的別墅度假村首先以分時銷售的方式招攬客戶。而今天,分時度假酒店、高爾夫度假村、山地度假村、休閑別墅等已遍布世界各地。在亞洲,日本、韓國、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的旅游房地產方興未艾,大批國際地產開發商、酒店投資管理機構紛紛介入旅游物業開發,并取得了可觀的收益。
中國的旅游房地產業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萌芽,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搶得先機,大量的傳統房地產資金開始開辟新的領域,投向旅游房地產開發。這為已經日趨飽和的傳統住宅領域尋找到了一個新的突破口。眾所周知的,海南在從1993年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后,房地產市場一瀉千里直跌谷底。放眼望去,爛尾樓比比皆是,空置房觸目驚心。可近年來,海南的房地產業憑借它那得天獨厚的海景風光將其中一部分空置房改造為旅游物業,而且其旅游度假式物業還擁有全國乃至全球的市場,這個市場潛力巨大。于是,旅游房地產便成為海南房地產的主力,海南的房地產業也隨之出現了回暖的跡象。正如一位海南的房地產開發商所說:是旅游房地產又給了海南的房地產一個春天。
在此感召下,各地的旅游房地產項目是接踵而至。其中包括北京強龍房地產開發公司在延慶龍慶峽投資開發的“快樂無窮大”產權酒店;位于秦皇島度假區在北京發售的“維多利亞港灣”酒店式公寓;新世界集團投資的海南新世界家園等。中國華源集團與海南泰信實業有限公司開發的“海口皇冠濱海溫泉酒店”(產權式酒店),7月在上海開盤,僅一星期內便售出產權客房近60套;還有位于深圳大梅沙的四星級酒店-----雅蘭酒店六成客房192間已被買下,業主除了可以享受酒店式家居生活外,還可以通過委托經營與酒店經營者分享利潤,實現新的休閑置業方式。這樣的旅游房地產開發例子在國正越來越多,其發展的空間也是越來越大。
目前,北京、上海、大連、青島、海南、廣東、深圳、四川等地已開發的旅游房地產項目已達到上百個,以“高爾夫、山地、滑雪、沖浪、野外運動”為主題的休閑度假住宅、別墅、酒店就已超過80家。其投資商除了國外和港臺頗具實力的大公司外,還包括內地首創、海航、中信、中旅等大型企業,
同時也包括天鴻集團、萬通集團等一大批房地產投資商、開發商。
結語
如今,我國的旅游房地產概念已經浮出了水面,市場運營已初露端倪,而且發展潛力巨大。同時,國家和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旅游和相關產業發展的新的政策,不僅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可持續性發展的動力保證,而且也為房地產業營造了一個廣闊的發展平臺。面對旅游房產業如此巨的大發展空間,各地房地產業和旅游業應該發揮本地的風景優勢,以及結合其本身的文化、經濟、交通、區域發展等諸多有利條件來大力發展旅游房地產業。在發展旅游房地產業的同時我們也要保持一定的理性,以至于不讓風景旅游區受到損壞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