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督導”--實施ES員工滿意管理的“五步棋”之五
嚴世華
列寧曾說過:“信任固然好,監控更重要”。
羅蘭·貝格作為一個大咨詢公司的創始人和總裁,盡管日理萬機。但凡是和他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他不會忘記哪怕是一件小事。他每天都接觸大量的各色各樣的人物、每一件需要自己和別人做的事情他都會用錄音機記下來,讓秘書打出并發放給相關的人員。他通常每天會發出40個-50個給不同人的“內部備忘”。這當然是在完成一個管理者首要的任務:布置工作和做某些決定。但這僅僅是事情的開始。每一份內部備忘都會被寫上一個時間,到了這個時間秘書就會把這個內部備忘重新放在羅蘭·貝格的案頭。所以,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僥幸讓他忘記一件他關心過的事情。當整個系統都習慣并采用這個簡單易行的做法之后,監控就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執行力也就大大地增強。
所以說,光有好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還不行,它們只是作對了一半;另一半要靠把對事落實到底的執行來完成,這其中“督導”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精彩案例:把執行“督導”到底
情景一:政令暢通、事事落實---武漢紅桃K集團的督導辦法是“雙回路”管理模式。
它要求布置、執行和督辦檢查落實兩條回路,確保集團公司的政令暢通、事事落實。為此,總部設督辦部負責集團各項工作的督辦落實。各辦事處設人事督辦處,子公司設人事督辦崗,按章督辦,形成雙回路。在督辦系統內部也形成雙回路,確保督辦工作事事落實。
為了用嚴密的組織制度把人納入到規范的軌道中去,集團提出“要致富先修路,抓管理靠制度”的口號,集中公司的業務骨干,騰出專門的時間,制訂了關于人、財、物、企業、控制等方面的規則,以推動集團各層級由能人管理向制度管理、粗放管理向規范的細化管理轉化,并落實到辦事處、管理處、子(分)公司及至工作站,在落實中細化,在細化中創新。
他們認為,企業中層管理層級必須照章辦事,嚴格執行己經形成的決議和規章制度,對布置的工作逐項落實。規章制度是用文字對各種勞動操作和管理工作的要求所做的規定,是企業員工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其中應當執行的工作內容、程序和方法及法則。現代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極其復雜,分工協作極為嚴密,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企業的生存就難以保障。所以管理層必須照章辦事、逐項落實。即要少發文件,多干實事,形成兩條回路,用“釘子回腳”的作用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情景二:日事日畢,日清日高---海爾的督導具體體現在OEC管理上。其含義大致為:全方位地對每個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進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0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O”表示全方位;“E”表示每人、每天、每事;“C”表示控制和管理。即全方位對每人每天每件事進行控制和管理,由三個部分構成,它們分別是目標系統、日清系統和有效激勵機制。核心內容可以概括為5句話:總賬不漏項,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看效果,管人憑考核。一句話概括為:“日事日畢,日清日高”。
OEC管理的本質就是把企業核心目標量化到人,把每一個細小的目標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的身上。使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充滿活力,不斷求新求高的激勵機制,從而生產出品質一流的產品來,它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精髓。所謂管理無非就是兩個目標或兩大任務:一是要“理”得清,二是要“管”出更好的效果來。即把企業的大目標分成若干個小目標、把每個小目標落實到員工的身上,切切實實做好每件事。這是一種目標管理體系,即以管理體系和激勵機制為框架,以人、事、物的最優化配置為原則,實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做到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將企業以往對結果的管理轉化為瞬間控制。這8個字又被具體細化為“三三制”:
一是在車間管理中實行“3E制卡”,就是把工人的工資動態到了每天每時。這張卡上包括一個工人每天工作所有的內容,如產量、質量、工藝紀律、安全、衛生等等。這一天的活動都記錄在這張卡上。每個員工每天都要記,每日一總結,然后憑3E卡領工資。另外,在車間里設立一處獨特的地方,那就是“5S”自檢站,站在上面,抬頭向前望去,掛著一幅醒目的標牌,上面寫著:“清理、清潔、清爽、清掃、清正”。這個5S自檢站可以每天提醒職工上崗前和下崗后進行自我檢查,排除不良隱患。同時還在職工餐廳每一張餐桌上每天都有一朵新鮮的康乃馨。
二是“3色工位制”:即以綠、藍、黃3種顏色將每個班組制作工人分成三種狀態。①綠色圖標代表合格工位;②藍色圖標代表培訓崗位;③黃色圖標代表不合格工位,誰得此,那他下一步就要努力獲得綠色工位。這些每天都要動態顯示出來,每天不好的要下來,好的就上去,由此達到一個即時激勵之目的。
三是3級班組制:即將班組分為三極。①達到規定要求的叫做合格班組;②質量完全信得過的叫做免檢班組;③最優秀的班組叫做自主管理班組。這種所有的管理目標都是通過自己內部協調和管理來完成的制度,就實現了從“要我干”向“我要干”的主觀能動性跨越。
四是3級員工制:即把員工分為三級。①試用員工;②合格員工;③優秀員工,他可以參與管理。每天,企業的管理層干部都必須要制定自己嶄新的工作目標,由此不斷地給自己加活。 而且職位越高,責任就越重。它遵循的是80/20原則:即企業中占人數20%的干部負有80%的責任。一件事干錯了,干部要負80%的責任,具體人員只有20%的責任。如果一個部門的工作不好的話,首先是他的部門領導沒有做好;工人出錯,干部受罰。
情景三:制作督導一覽表,每個季度檢查一次---美國一家服務管理軟件公司的督導辦法則是:制作一覽表,每個季度檢查一次,并要求員工衡量顧客的滿意程度。
雖然它是一家高科技公司,但仍然采用討論和聆聽的老辦法。公司把每家客戶都分在一個小組里,小組成員包括一名管理人員、一名咨詢人員、一名支持人員和一名銷售員。小組每個季度活動一次,使用督導一覽表衡量顧客的滿意程度。
表中的檢查項目有:
1.顧客使用我們的產品是否滿意?
2.顧客是否仍支持我們公司?
3.這位顧客是否會向其他顧客推薦我們公司的產品?
4.當我們給顧客打電話進行問候的時候,他們反應是否積極?
5.是否有一些公司經理希望再次同我們公司合作?
6.在更新軟件的時候執行過程中是否順利?
使用如此一覽表進行調查可以使公司不斷衡量自己的工作,也督導提醒員工在同客戶打交道的時候應該關注哪些問題。公司還鼓勵員工積極采取措施,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度。
自公司采納這一做法以來,有95%的顧客續簽了一年一度的合作合同,這是個令人羨慕的數字。而這家公司的年收也從1993年的150萬美元增長到1997年的2000萬美元。
●游戲規則:只有落地,才能開花
其一:建立督導崗位責任制---一個企業,從它的管理階層來看,企業的高層方向、結構、政策等由高層管理制定,但是落實企業的政策,推動員工執行任務的責任,則主要依賴督導人員(supervisor)。督導人員是管理層的第一線,亦是員工的管理層的溝通橋梁,他們責任之一是平衡企業和員工的利益,令員工愉快地完成企業的指標。督導人員大部分時間都會花在督導員工上,因此督導技巧相當重要。督導技巧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督導人員自我的發展,例如領導、溝通、時間管理和策劃等;第二類是幫助員工,例如激勵,指導、輔導和授權等;第三類是組織性的,例如建立團隊、解決疑難和紀律等。
那么,督導怎么樣才能進入“角色”?首先要明確,督導的管理目標。執行中層管理對高層的承諾。如,當高層對銷售部門提出“下年要增加15%盈利”目標時;中層就要訂出“增加20銷量,降低5%成本”的執行目標;而督導則要細化至“每個業務員每天須探訪4位客戶,每月開發4個客戶并拿到100萬的訂單”。督導還要做出達成目標計劃:
A.預備程序:即落實中所需姿源;
B.實行程序:予估訂單數工作量;
C.完成程序:完成后再分配工序。
其二:督導又如何解決疑難問題呢---懂得如何去克服困難并把它解決,是督導的首要任務。關鍵是運用系統的“解決疑難模式”作出正確的決策:
(1)最理想是予知問題的發生,而事先制訂預防方案;
(2)先要分辨問題及征兆,將其分為三類:①實際運作(不落實),②人事關系(不合作),③制度結構(不合理)。
(3)分析現況持續下去的后果,集中處理可控制的因素;
(4)拿出臨時解決方案,以減少對正常運作的影響;
(5)找出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研究長遠解決出路;
(6)在形成的多個方案中作出評估而選擇可行的;
(7)分個人(決策會)決策和集體(全員參與)決策;一旦形成決策,在執行初期督導必須監督執行;
(8)主要是分析決策的結果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
督導還要以授權增強員工的責任感,要注意權力下放的程度:
第一層:督導分配工作給下屬,但不予以任何自決的權力;
第二層:督導讓下屬決定如何完成工作,再與之討論,經督導修正及批準后實施;
第三層:督導容許,下屬可用任何方法完成任務,需定時報告工作進度,督導隨時抽查;
第四層:督導予以下屬全部權力,自己退后,放手讓下屬去完成。
另外督導對授權的態度要點如下:
(1)盡量放手:抑止想要干預的沖動;
(2)顯示信任:公開維護,私下補救;
(3)永遠支持:只要盡力,允許出錯;
(4)取得承諾:鼓勵下屬承諾完成任務,這樣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
授權的程序:
第一,訂定任務。分派時先列要點(目標、進度、要求和下屬決策范圍)
第二,選賢任能。決定委托誰擔綱,(經驗豐富、頗有才能、極具潛質)
第三,落實分工。向委托人交代要點,(包括陳述背景、詳介工作、支持指導、商訂進度、通知各方)
第四,跟進完成。視授權程度及下屬成熟可靠情況,督導應與下屬保持聯絡,經常檢查進度,商討應變措施。但只能從旁協助,切忌越俎代庖。
其三:嚴明紀律才能“督導”到位---執行紀律的原則。采取“熱爐守則”(HSP)四原則:
A.預先警告:告之員工有關的規則、犯規后果,以示警戒;
B.即時處理:遇到違規行為,督導應立即處理,越快越好;
C.號令嚴明:即依規則處罰,不可輕易寬免,要令至行止;
D.公正不偏:處罰時要一視同仁,不要此重彼輕。執行紀律的步驟可分為:
首先說明所犯紀律。但務必弄清違規真相;
其次探討原因。追索違規原因后再決定懲罰輕重;
再征詢補救建議。分清犯規責任者,給其改過機會;
然后協商解決方法。聽取意見后考慮正面治本方法;
最后作出處分。分四種形式:①口頭警告:適用初犯者,可私下面談;②書面警告:內容告示若再犯將被停職、辭退的懲罰,最好私下交予當事人;③停職:令犯規者停止7-30天無薪工職;④辭退:對偷竊、貪污者最嚴重的處分。
●現身說法:執行、執行、再執行
今年4月,我為廣東東莞的一家化工公司策劃完成了一個促銷方案后,老板問我下一步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我只說了七個字“執行、執行、再執行”。
緊接著,我制定了一個督導方案,其中兩項是:
一、建立晨報與晚報例會制度:早晨匯報與晚上匯報例會,是我們公司督導業務員執行力的重要工具。其程序如下:
a.晨報例會流程:⑴銷售部經理強調公司營銷要點,并逐個業務員詢問有沒有喪失客戶的情況發生;⑵主管提示當天的重點事項(含目前業績完成情況,離達成目標的差距,競爭對手的動向及應對措施);⑶每個業務員報告當天對自己地盤的銷售計劃、可能達成的業績、困難問題的提報及支援請求;⑷由主管逐個解答質疑并輔導,業務員之間交換有效經驗;⑸主管再次提示各人達成目標的重要性;⑹主管最后檢查各人的客戶資料和安排行動路線。
b.晚報例會流程:⑴業務員回公司寫當天的日報表;⑵主管分析評判每人今天的實績,與個別業務員交換意見,提予以業務指導;⑶各業務員針對當天的客戶問題交換心得,并每人報告當天所管地盤的銷售結果,不利的原因,競爭對手的新動向;⑷主管與發生重大問題的業務員會談;⑸主管準備接受銷售部經理當天的電話質詢。
二、實行“八小時復命制”:①上級向下屬指派工作,要求做出限時,對于無法提出限時的工作,應按八小時復命執行;②員工接受領導口頭或書面指派的非限時工作任務,須于接受任務之時起,八個工作小時內匯報工作結果或承辦情況;③部門之間非限時的協作事宜,應在八個小時內互相通報工作進展情況;④員工向上級反映問題、提供建議等,部門經理或主管須在八個工作小時內通告工作結果或承辦情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