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潤發轉戰電子商務 傳統零售企業能否逆襲
佚名
:繼零售巨頭沃爾瑪、麥德龍之后,近日又一零售企業大潤發宣布進軍電商行業。據悉,大潤發公司在上海注冊成立飛牛集達電子商務的合營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人民幣。電商網站將會在年底推出,建成后消費者可以在網上選購商品,貨物將會從距離收貨地最近的大潤發分店發出。
電子商務多年來搶占市場份額,迫使傳統零售業不得不重視線上的嘗試。有行業人士表示,傳統零售企業開設網上商城是其今后長遠發展的必然。
大潤發悄然進軍電子商務
大潤發進軍電子商務已經醞釀很長時間了,目前其主體模式已經出爐。據悉,大潤發目前在中國內地有200家門店,大陸主要城市在24小時內送貨,這些實體店將會成為其網絡零售的配套設施。利用現在的門店作為線上的倉儲中心,再進一步的利用門店人員配送或者利用公司自有的物流。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傳統超市做電子商務,從業務模式上來說,定位獨立B2C在線零售,開展線上零售,以及O2O模式,發揮線下會員和實體店優勢,升級服務,并可以利用大量會員開展網絡營銷。分銷和全網零售都不符合超市基因,不用考慮。
不過,某大型連鎖超市高管表示,雖然大家都在紛紛擠入電商領域,有些國外企業將電子商務作為自身發展引擎,但電商目前依舊處于燒錢的狀態,國內企業進軍電商還是相對謹慎,傳統零售進軍電子商務成功與否依舊有待考驗。
也有行業分析人士對此表示,電商的未來可以在傳統行業、在有一定積淀的實體店。越來越多傳統零售加入瓜分電子商務的蛋糕,傳統大賣場轉電商,但就此分析看來蘇寧應該活的很好,但是并不如愿。
傳統零售商紛紛轉戰電商
在十年前沃爾瑪就已經進軍電子商務市場,當時被外界寄予厚望,就觀察看沃爾瑪始終落后于亞馬遜。據報道,亞馬遜2012年實現網絡零售額610億美元,沃爾瑪估計僅為77億美元。沃爾瑪高層于日前曾對外宣布了2013年其電商銷售目標為90億美元,并講述了電商發展優先選擇的三大戰略:即核心市場的擴張、新技術平臺的建設,以及服務體系的完善。
2012年3月,德國零售業企業麥德龍官方網上商城低調亮相,麥德龍超市在中國布局網上購物平臺的步伐也在加快。包括食品、酒水飲料、糧油副食、辦公電腦、數碼用品等十大品類的大宗商品采購已經開通,新平臺的商品種類比麥德龍天貓旗艦店更豐富。
沃爾瑪與麥德龍這兩家世界排名前三的零售巨頭在中國市場對線上業務的嘗試,是大型外資零售目前發展狀態的一個縮影。行業人士表示,大型外資零售品牌在華已不光靠門店數量取勝,電子商務領域將是這些企業的新戰場。
除了沃爾瑪與麥德龍,家樂福、歐尚等外資超市在中國也開展了電商業務。目前觀察顯示,傳統零售商做電子商務的能力相對較弱,這些網上超市大都不溫不火,甚至有的無法正常運營。無疑電商是發展的大趨勢,但在大勢之下,必將沖刷掉實力不行的競爭者。是否能夠在潮流中站穩腳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永輝超市在2013年3月建立了電商總部,并于4月初上線其生鮮電商網站“半邊天”,并率先在江浙滬等地區展開配送。但上線不足兩個月,“半邊天”便已悄然關閉。永輝官方的解釋是,此前“半邊天”上線只是針對內部會員做配送業務,并非永輝新的電商模式。
家樂福的網上商城也曾一度以系統維護的名義暫停,近日登錄時發現,網站已經正常運轉。雖然依舊不能購物,但似乎也說明了其重振電商業務的計劃。
線上線下融合互補
如果傳統零售從獨立B2C開始做,這就意味著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在此期間內,一般都會出現一定年限的虧損。另外,傳統零售企業多為上市公司,一旦虧損對其經營壓力將相對較大,傳統零售企業是否能夠順利地度過這段虧損期,實現線上線下的互補效應,還有待考驗。
電商已成為消費者不可或缺的購物方式之一,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雖然超市暫時在生鮮上還有著對抗電商的優勢,但多位行業人士都表示,與電商融合構成O2O模式,企業才會有未來和希望。
事實上,由于布局廣泛,國外的超市門店成為其網絡業務的配送中心或提貨點。中國的超市也開始追隨這一做法。今年,沃爾瑪山姆會員商店、Tesco樂購和大潤發紛紛加碼電商業務,在配送上無一例外都是從距消費者收貨地址最近的門店發貨。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以門店為基礎的配送體系尚無法完全支撐起其網購業務,但隨著O2O模式的成熟,超市將成為其中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
對此,資深電商觀察家晏琛表示,實體店與網絡零售融合發展,實現優勢互補,必將成為眾多零售企業的戰略選擇,將成為零售業的發展趨勢之一。傳統零售企業將加快拓展網絡零售業務,一些企業選擇自建網站,一些則采取并購的方式迅速進入和占領網絡市場,更多的則是通過結合線上線下業務獲取新的競爭優勢。(來源:zol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