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3例
蔣兆榮 吳宜嘉 蔡建
【摘要】 目的:觀察GDP方案對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療效和毒副反應。方法:吉西他濱(GEM)1000 mg/m2 d1、8靜脈滴注;順鉑(DDP) 25 mg/m2,d1~3靜脈滴注;地塞米松(DXM)40 mg/m2,d1~4靜脈滴注。每3~4周為1個化療周期,完成2周期做療效評價。結果:13例患者中,9例獲得緩解,其中完全緩解(CR)4例,部分緩解(PR)5例,穩定(SD)3例, 進展(PD)1例,總有效率( CR+PR)為69.3%。化療毒副反應主要為輕度的胃腸道反應,極少數患者出現嚴重的骨髓抑制。結論:GDP方案對復發難治性NHL有較好的近期療效、且大部分患者可以承受其毒性,是一個值得采用的補救性化療方案。
【關鍵詞】 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聯合化療:吉西他濱;順鉑;地塞米松
CHOP方案是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經典組合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50%~60%的患者能獲得完全緩解,但達到完全緩解后有一部分會復發,一部分起始治療時即對化療不夠敏感,因此尋找更有效的化療方案就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我們自2005年3月~2008年3月采用GDP方案(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地塞米松)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取得了較好的近期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組13例病例均為經病理學或細胞學診斷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彌漫大B細胞性淋巴瘤9例,濾泡性淋巴瘤2例,外周T細胞性淋巴瘤1例,套細胞性淋巴瘤1例。男9例,女4例;年齡15~67歲,中位年齡47歲。臨床分期(按1970年Ann Arbor會議分期標準):ⅡB期2例,ⅢA期5例,ⅢB期4例,Ⅳ期2例。全身功能狀態評分按KPS評分在60分以上,均有可測量病灶。常規行血常規、肝腎功能、乳酸脫氫酶、骨髓穿刺活檢查。經CHOP(CTX+ADM/EPI+VCR+PDN)、MINE(IFO+Mesna+MIT+VP-16)、ESHAP(VP-16+Ara-C+DDP+甲強龍)方案化療失敗8例,復發5例。復發是指在一線治療達到完全緩解至少1個月后復發。難治性是指:(1)在治療的任何時間均未達到CR;(2)在治療過程中達到PR后疾病進展;(3)在達到CR的第1個月內復發。
1.2 治療方法 吉西他濱1000 mg/m2 d1、8靜脈滴注;順鉑25 mg/m2,d1~3靜脈滴注;地塞米松40 mg/m2,d1~4靜脈滴注,21~28天為1個周期。每例患者至少連用2個周期。化療前給予制酸、止吐。如化療后白細胞低于2.0×109/L,應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直至正常。化療2個周期后評價療效。若有效繼續第3周期化療。
1.3 療效標準及毒性反應評價 療效標準以臨床物理檢查、影像學檢查(如胸部X片、B超、CT片、MRI片)以及骨髓細胞學檢查結果為依據,按WHO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4類。毒副反應按WHO標準,分為0、Ⅰ、Ⅱ、Ⅲ、Ⅳ度。
2 結 果
2.1 近期療效 全組13例患者均可評價。CR 4例(30.8%)、PR 5例(38.5%)、SD 3例(2.3%)、PD 1例(0.8%)。總有效率(CR+PR)為69.3%。
2.2 毒副反應 見表1。化療細胞學不良反應主要為骨髓抑制,消化道副反應主要為惡心、嘔吐,但可耐受,少數患者出現輕度的肝功能損害,經對癥治療后緩解,不影響化療的正常進行。
3 討 論
CHOP方案是近30年來治療NHL的標準化療方案,被臨床廣泛應用,但也只有50%~60%的患者獲得完全緩解,且其中一半病例會復發。而對復發難治性NHL再采用CHOP方案治療CR率僅5%~10%[1-2]。作為二、三線治療方案,主要圍繞足葉乙甙(VP-16)、阿糖胞苷(Ara-c)、異環磷酰胺(IFO)等,如MINE(IFO+Mesna+VP-16+MIT)、ESHAP(VP-16 +Ara-c+DDP+甲強龍)等。其治療難治復發性進展型NHL的完全緩解率為20%~40%,但獲得長期的緩解率不超過10%[3]。大劑量化療加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抗CD20單抗聯合化療治療復發的低中度惡性B細胞NHL的研究雖取得一定進展,但費用昂貴,其臨床應用受到限制。
吉西他濱是一種新型脫氧胞苷類似物,具有細胞周期特異性,屬抗代謝類抗癌藥,主要作用于S期細胞,抑制DNA合成,引起細胞凋亡。主要用于非小細胞肺癌和胰腺癌的治療。
吉西他濱聯合順鉑、地塞米松(簡稱GDP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NHL常見報道。Waters[4]等在2004年ASCO會議報告了以吉西他濱聯合甲基強的松龍和順鉑作為復發性霍奇金淋巴瘤(HD)和NHL的解救治療,4周重復,共6個療程。結果7例CR,21例PR,7例SD,2例PD,ORR達76%。Crump[5]等近期一項臨床研究,51例復發難治性NHL患者,中位年齡57歲。接受GDP方案,8例CR(16%),17例PR(33%)。馬樹東[3]等報道用GDP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NHL有效率73.3%。萬莉娟[6]等報道用GDP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NHL患者總有效率為75%。本組引用GDP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NHL,在13例患者中的近期療效中,4例CR,5例PR,總有效率69.3%。與國內外報道結果相近。其化療毒副反應主要為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及輕度的胃腸道反應,且反應緩和,較易耐受。經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止吐藥物后,副反應能很快得到控制。GDP化療方案治療復發難治性NHL,近期療效滿意,值得研究和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