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經濟下的網絡會計發展新思考
柴小卉
21世紀,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時代,其顯著標志之一就是Internet的出現和普及,它將人類帶入了網絡經濟時代。網絡經濟是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廣泛使用的信息網絡化時代所產生的一種經濟形態。會計作為一個隨著環境因素的變化而不斷演變的人造經濟系統,從內容到形式總是體現著各個時代經濟發展的主要風貌,它的不斷發展標志著社會文明和經濟管理的進步。網絡使現行會計所需處理的各種數據越來越多地以電子數據的形式直接存儲于計算機中,網絡經濟使會計經歷了由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的變革,由傳統的會計形式演變為網絡會計。
一、網絡會計的特點
網絡會計是指建立在網絡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一般來說,網絡環境包含兩個部分:①國際網絡環境,即通過Internet使企業同外部進行信息交流和共享;②企業內部網絡環境,即通過組建企業內部網絡實現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與傳統會計相比,網絡會計的優點主要體現為:
1.單據和支付手段電子化,數據傳遞網絡化
網絡會計通過電子系統實現快速準確的雙向式數據信息交流,商品交易的資金支付、結算通過網絡系統完成,資金活動實際上轉變為信息的流動。另外,企業內部網絡結構的建立,還使得企業業務流程中產生的各種書面憑證都被電子憑證所取代。在網絡時代,電子符號將代替會計數據。
2.會計信息處理實時化
借助于網絡,企業的生產、銷售、人事、倉儲等各業務部門可將各種會計信息實時傳送到財務部門,財務部門能及時處理并將相關信息反饋回去,從而同各個部門處于隨時的信息溝通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反映與控制各類交易的職能。同時,企業可以將動態數據庫內容在Internet上實時傳送給稅務、審計、統計、證券機構等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某一決策所需的完整的信息資料,滿足不同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3.突破了時空界限
網絡會計打破了信息傳遞的限制,空間上使得財務管理從企業內部走向企業外部;時間上使得會計核算由事后到達實時,財務管理從靜態走向動態;實現遠程報表、報賬、查賬、審計及網上支付、催賬、報稅等多種功能。
4.實現低成本的財務管理活動
網絡經濟的一個最大特點是邊際成本遞減原則。網絡會計作為網絡經濟的一部分,也將這一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①它能降低信息收集成本。通過網絡,企業決策部門可隨時了解、使用各種相關信息,了解子公司的業務伙伴和競爭對手的信息,提高決策的準確度。②網絡會計節約交易成本。買賣雙方通過網絡進行商務活動無需中介者參與,減少交易環節,減少信息傳遞成本。③降低審計監督成本。④節省納稅申報費用。
網絡會計的上述特點使得會計信息披露更充分、會計信息提供更及時、會計信息資源利用更充分、資源利用效率更大。
二、網絡會計面臨的問題
既然網絡會計是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產物,因此與傳統的會計處理模式相比,網絡會計必然存在著高新技術本身所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
1.面臨著技術風險
會計數據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和經營成果,對外具有較高的保密性。網絡會計使會計數據處理形式發生了質的變化,能否達到企業對會計數據安全性要求,是網絡會計發展中面臨的首要問題。
在企業網絡會計系統與Internet連接后,會計信息能迅速地傳播,但Internet的開放性使網絡會計的風險因素大大增加。
(1)網絡系統資源風險。網絡會計的物質基礎是Internet,在運作過程中,其正確性和有效性常受到物質基礎和技術障礙的威脅。
(2)計算機系統本身固有的脆弱性風險。在網絡時代,計算機的強大功能一方面大大加快了會計數據的處理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技術上和管理上的缺陷,也造成了數據傳輸過程中的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3)網絡會計數據風險。黑客的入侵、計算機病毒的侵蝕、企業內部人員的攻擊行為,都容易使敏感數據被竊取、被非法復制,使數據的完整性遭到破壞。
(4)會計數據存貯風險。會計信息的傳遞和利用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才能完成,載體與信息相輔相成。新型磁介質載體將取代紙質檔案成為新的管理方式。磁介質載體信息具有可變性、可操作性和對系統的依賴性,而且計算機軟硬件更新換代頻繁,如果兼容問題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檔案的安全和保密會面臨巨大威脅。
(5)電子會計數據法律效力和認證問題。法律能否接受計算機記錄的電子會計數據作為有效的證據,已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無紙化的電子會計數據能否作為審計和稅務檢查的有效證據,是有關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電子信息藏匿性好,篡改不留痕跡,對其進行審核、確認存在技術方面的問題。
2.對傳統會計基礎理論將產生重大影響
(1)會計假設理論暴露出局限性。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貨幣計量假設等已無法滿足網絡會計發展的客觀要求,暴露出許多局限性。在互聯網上存在著一些虛擬化的網絡公司、網際公司和信息中介服務公司,這些公司與傳統的會計主體存在差異;網上兼并、收購、破產和以特定目標而聚散的經營方式對持續經營假設提出質疑;會計實時報告系統的出現,使會計分期假設受到挑戰;電子貨幣、電子銀行的出現,使得無紙化、非貨幣化計量交易成為現實。
(2)會計目標。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資產、人力資產將在企業資產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知識資本、人力資源和反映企業競爭力的信息應加以重點標示。為此,必須改變原來定期報送一元化報表的形式,建立集電子交易、核算處理、信息隨機查詢于一體的網絡財務系統,實時地滿足不同層次的使用者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多元要求。
(3)會計要素。隨著知識資產和人力資產在企業資產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企業的資本中心正由貨幣資本向智力資本轉化,會計核算的對象發生了許多根本性的變化。
(4)會計職能。由于實現了實時和自動的核算處理,會計核算職能事實上正在淡化,會計監督職能將顯得越來越重要。
3.高保密性要求與網絡數據安全性相對較低存在矛盾
會計數據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和經營成果,對外具有較高的保密性。為了保證會計數據的真實安全,在會計崗位的設置上要講求層次分明,在會計業務的控制上要確保審批嚴格,這些都是手工會計方式下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方法。網絡會計變手工分散操作為計算機集中數據處理,數據處理形式發生了質的變化,會計軟件必須從系統和應用兩個方面入手,著重考慮內部控制的安全性問題。
三、幾點對策
1.加強技術措施和計算機安全立法,確保網絡會計系統的安全性
(1)針對日益猖獗的計算機犯罪,國家應制訂并實施計算機安全法律,在全社會加強對計算機安全的宏觀控制,對危害計算機安全的行為進行制裁,為計算機信息系統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鑒于計算機系統的脆弱性,在建立網絡會計信息系統時,應該從技術上和管理上考慮安全措施的建立。對于重要的計算機系統應安裝電磁屏蔽,以防止電磁輻射和干擾。要加強計算機機房管理,制訂突發事件應急方案。要建立計算機系統安全監督、巡檢制度,加強計算機系統運行的安全管理。
(2)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要將監控與操作分離,實現系統內部的有效牽制。在操作系統中建立數據保護機構,健全日志機制。系統應自動識別有效的終端入口,防止非法用戶企圖登錄或錯誤口令超限額使用情況。
2.改進會計應用軟件
網絡會計應用軟件應符合以下幾個標準:①功能的多樣化;②全面采取網絡技術,適應網絡化管理、移動辦公、體系開放、電子商務的需要,實現財務集中式管理、動態核算、實施監控;③軟件在符合國際會計準則、多語言、多幣種的情況下,提供具有國際化的會計信息,滿足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需要,實現財會國際化;④會計與業務協同,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票據流的有效整合。
3.形成網上公證由第三方牽制的安全機制
網絡環境下原始憑證用數字方式進行存儲,應利用網絡所特有的實時傳輸功能和日益豐富的互聯網服務項目,實現原始交易憑證的第三方監控(即網上公證)。
4.培養高素質的財會人員
市場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網絡會計的迅猛發展離不開既有財會專業知識又懂計算機技術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培養適應網絡會計發展的高素質財會人才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