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企業境外投資戰略分析
張娟
3.信息不靈通、投資項目缺乏可行性研究 目前江蘇對外投資企業的收集信息能力不高,渠道少,對投資國缺少了解,不熟悉國際間投資運行規則與法律制度,沒有辦法充分利用國內外資金、技術和市場,海外投資的企業投資回報率低。如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雖然聘請了國外著名的咨詢機構,但是因為沒有做好前期投資區域選擇分析和前景預測,使企業生產、銷售一度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遭受了許多不必要的損失。 4.管理體制落后,缺乏海外經商人才 在對外投資過程中,缺乏訓練有素、熟悉市場、精通國際化經營的人才。例如,2002年TCL集團公司在巴伐利亞州成立了施耐德電子有限公司與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公司德國建立的歐洲分公司,都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國際經營管理人才,使企業一度陷入低谷。這已經成為我國企業對外進程中的新問題,不僅影響公司發展,也阻礙了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整體推進。 (二)政府方面存在的問題 1.政策和體系不完善 國際經驗表明,在企業海外投資經營初期,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合理引導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江蘇對外投資還處于起步階段,與之匹配的政策和支持體系尚不完善,使大部分民營企業感到很難得到政府在財政、信貸、稅收等方面的支持,進而去海外市場激烈的競爭中取得有利的競爭地位。 2.缺少有效的監管 政府對對外投資事后的監管極為薄弱。與項目前期繁雜的審批相比,對事后的監管基本處于放任的狀態,年審流于形式。再加上企業本身的組織機構不健全,公司治理存在問題,往往導致企業對海外分支機構缺乏有效監管。 四、發展建議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江蘇企業必須與時俱進,向產業鏈高端及高附加值方向邁進,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 (一)對外投資須正確選擇投資區域企業應根據各自的投資方式和戰略目的尋找合適的投資地點。如技術型的選擇發達國家;境外加工型的在亞、非、拉等環境較好的國家等等。同時綜合考慮目標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市場潛力、自然資源狀況及國家政治、經濟風險等因素。 (二)推進技術戰略和品牌戰略 江蘇企業要想在國際競爭中取勝,必須擁有東道國企業所不具備的某種優勢。從長遠的角度看,企業只有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實施品牌經營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三)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 江蘇企業可以運用強強聯合形成產業整體優勢,也可以采取集群式的投資方式。借鑒臺灣企業在江蘇昆山、福建廈門和廣州東莞集群投資的發展經驗,走集群化成片聯合開發的道路,形成專業化網絡分工和配套服務,獲取規模經濟效應。 (四)建立并完善促進體系 政府促進、制度促進和人力資源開發促進相結合,不僅要使企業了解國內外的相關信息,而且大力推廣對外投資成功企業的經驗和模式。為我國企業更好地實施“走出去”戰略鋪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