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影響國際服務貿易健康發展的因素分析
佚名
[摘 要]國際服務貿易可以帶來國際比較優勢、規模經濟效益和服務的專業化、優質化。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高低是影響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社會的需求是服務業發展的動力,人類社會對于各種新興服務的需求極大地推動了國際服務貿易的向前發展。 [關鍵詞]國際服務貿易 影響 因素 國際服務貿易(trade in services)按世貿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的規定有四層含義,一是指過境交付業務,即從一成員國的境內向另一成員國的境內提供服務;二是指境外消費,即從一成員的境內向另一成員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三是指商業性存在業務,即通過一成員的法人在另一成員境內的商業性存在提供服務;四是自然人流動服務業務,即由一成員的自然人在另一成員境內提供服務。目前國際服務貿易業務每年正以二位數速度向前發展,筆者僅就影響國際服務貿易健康發展的諸多因素談點淺見。 一、影響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影響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因素主要有:生產力的發展和服務業國際分工的發展,各國參與服務業國際分工的比較優勢、自然條件,跨國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各國執行的服務業發展政策和服務貿易政策等。但影響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高低。 1.國際服務貿易的形成和發展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服務業國際分工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和表現。它突出地表現在科學技術的重要意義上。人類歷史上出現的三次科技革命對生產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不斷更新工藝技術、勞動過程和生產過程,使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隨之發生根本性的變革。這種變革推動了整個服務業的國際分工,也使服務業內部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如國際交通、通信工具不斷更新,一批服務業跨國公司得到發展。 各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決定了其在國際服務業分工中的地位和在國際服務貿易中的競爭力。歷史上,英國率先實現產業革命,生產力得以發展,成為“世界工廠”,處于當時國際分工中的領先地位。服務業國際分工也是如此,這就決定了英國在當時的國際服務貿易中也處于較重要地位。歐美國家相繼完成產業革命后,生產力的發展使其與英國共同成為國際分工的中心和支配力量。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服務業國際分工的形式、廣度、深度起著決定性影響,并最終決定國際服務貿易的內容、范圍和方式。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對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科技使各國產業結構發生轉變,從農業轉向制造業;又從制造業轉向服務業,使服務業的分工形式、服務貿易形式、內容和結構都發生了變化。 二、影響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其他因素 1.自然條件因素。自然條件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沒有一定的自然條件,任何經濟活動無從談起,正像威廉?配第所說:“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自然條件對國際服務貿易也有一定的影響。 競爭比較優勢因素。比較優勢決定了國際服務貿易的格局。當前服務貿易總的格局。是發達國家占據優勢,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在服務貿易中處于逆差狀態,其中相當多的發展中國家持巨額逆差,個別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在國際服務貿易中擁有少量順差。在國際服務貿易中,比較優勢不是來自明確的“自然因素”,而是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際經濟格局造成的結果。當前,地理環境、資源、勞動力價格等相對穩定的因素在成本方面的作用在下降,而資本和技術因素的作用在上升。資本和技術日益成為國際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國際服務貿易本身又足一種資本積累和技術轉讓的渠道,它可以通過影響技術和其他生產條件改變原來的比較優勢,形成新的國際貿易格局,也可以強化原來的比較優勢。 跨國公司貿易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在西方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和新技術革命的作用下,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資本輸出空前繁榮,資本國際化程度大大加強,跨國公司蓬勃發展。它們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對外直接投資于一身,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活動。它們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占據支配地位,通過承包和技術轉讓,促進了勞動力的國際流動,帶動了金融服務、法律服務、保險服務、運輸服務、計算機服務、技術服務、工程咨詢服務等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同時對發展中國家某些服務業也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
社會需求結構因素。由于下述原因,使世界各國對服務產生了更多的新需求,尤其是增加了對高質量服務的需求。(1)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2)對較高生活質世的期望(如售后服務);(3)空閑時間的增加(如旅游);(4)城市化;(5)小孩和老齡人口的增長(他們多是服務的消費者);(6)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如雙職工家庭的增多);(7)消費者需求的復雜多樣化(如信用卡的出現);(8)技術發展不僅提高了服務的質量,還使新興服務成為可能(如有線電視、家用微機、各種先進醫療手段等);(9)管理行為國際化、高級化、系統化的要求(如仲裁、證券交易、應急措施);(10)貿易和投資的國際性競爭 各國政府的政策因素。各國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對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縱觀世界各國政府政策,一般有兩種:一是鼓勵國際服務貿易的政策,國家政府已經采取的鼓勵國際服務貿易的政策,通過這些政策可以增強比較優勢,促進服務業相對優勢的發揮,支持和鼓勵國際間和區域間服務部門的合作和一體化。例如,歐洲聯盟認為服務合作對于一體化有重要影響,并對服務作了如下的規定:(1)授權在成員國之間進行服務的自由流動,廣泛支持服務合作和一體化;(2)對于特定的服務,制定合作和一體化的部門條款。;二是限制國際服務貿易的政策,隨著服務貿易競爭的加劇,各國出于自身經濟利益也普遍實行服務貿易保護政策。 : [1]高文志,余建星,王慶云;我國發展服務貿易的對策研究[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鄧世榮;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4年03期 鄭吉昌,夏晴;浙江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與政策措施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4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