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廢熱鍋爐(100E8)進口管箱GC94層重新澆筑
張開祿
論文關鍵詞耐火澆注料 澆注 制模
論文摘要討論了狹小部位現場更換耐火材料采用分段制摸,分段澆注的施工方法,介紹了保證施工質量的措施。結果表明,耐火材料分段澆注不會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
1、概述
轉變廢熱鍋爐(100E8)是我廠年產30萬噸合成氨生產高壓蒸汽的主要設備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回收二段轉化爐出口工藝氣的熱量,生產12.5MPa高壓蒸汽。
因為二段轉化爐出口工藝氣溫度為869℃,超過了一般材料的溫度極限,因此,在設備的進口端管箱內安裝了一層保溫材料(VSL50)和一層耐火材料GC94。
轉變廢熱鍋爐(100E8)進口端管箱內耐火材料GC94為高鋁剛玉質耐火澆注料,由于使用多年,經常檢修,造成表層耐火材料開裂、松動、脫落,必須進行更換。
2、100E8進口端管箱概況
如圖1所示,100E8進口端管箱由ф1180mm的直管段與二段爐100R1工藝氣出口相接,ф1180變徑到ф1940mm的錐管段,ф1940mm的直管段及管板加強圈等部分組成整個進口端管箱。在ф1180變ф1940的錐管段上,設置了一個24″的人孔,保證人員檢修時正常進出。 管箱與直管段內襯有130mm厚的隔熱材料VSL50,75mm厚的GC94耐火材料。原始安裝時,耐火材料的澆注是將設備沿中心線垂直放置,從下向上一圈一圈澆注起來的。由于檢修現場條件限制,耐火材料檢修過程不能參照原始安裝的澆注方法,最大的難點是克服檢修空間、檢修位置窄小,工人進出安全通道設置的問題。
3、GC94層耐火材料澆筑(修復):
根據圖1所示結構,修復思路為先恢復管板厚75的GC94澆注層,修補厚130mm的VSL50澆注層,澆注直徑1180和直徑1940直段的GC94層,最后澆注直徑1180變直徑1940錐管段的GC94層,最后完成人孔的施工,具體施工步驟如后所述。
3.1拆除進口端管箱GC94澆注層,在敲打過程中,注意保護錨固釘,火嘴,管板等易損部件,并盡量避免損傷(松動)內部VSL50層,以確保修理質量。
3.2 在管板缺陷全部處理完畢,熱處理合格后,分層澆注管板GC94耐火材料,注意錨固釘的位置及完好情況,并涂刷瀝青漆2次以上。
3.3 補齊損傷或厚度達不到130mm的VSL50澆注層,補齊所有錨固釘并將螺紋擰緊,按要求測量其外露高度為55mm,涂刷2遍以上瀝清漆,并在端部套上塑料管套。
3.4 ф1940直管段澆注
3.4.1 管板耐火材料澆注已經完成,且己經脫模。
3.4.2 模具制作參照圖2所示,具體尺寸由于人孔限制,需要進行現場調配、合模??紤]人孔大小及工作面回轉半徑,每件模板的長度按照圖紙要求為401mm,整個圓周分為8等份。
3.4.3 在底部位置和頂部位置,預留ф38mm和ф25mm的排放口與儀表口。
3.4.4 整個圓弧分8次成形,以最底部為起點,兩側對稱施工,且在耐火材料成形后拆模,因此3.4.2項木模制作6套,最后2模,在前面澆注的耐火材料脫模后進行澆注,這樣既保證了足夠的工作面,也可以利用拆下的模具。
3.5 ф1180直管段澆注
3.5.1 木模制作參照圖3所示,長度控制在1065mm,整個圓周平均分為4等份。
3.5.2 整個圓弧分4次成形,以最低點為澆注基點,沿著圓周逐步向上澆注,最后封頂一模,在其余3模拆除模具后澆注,模具中央開設進料口。 3.6錐管段澆注
3.6.1 模具制作參照圖4及圖5。圖4為人孔澆注模具,圖5為錐管段澆注模具,具體尺寸如圖所示。
3.6.1.1 人孔模具制作為兩件,即圓環與接管,組裝成形后圖4所示:
3.6.1.2 錐面澆注模具組合如圖5所示。為了保證木模順利入出工作面,模具長度1415mm尺寸制作時分為2段,每段長為760mm,錐體圓周平均分為8份。
3.6.2 澆注起點為最低點,從兩側向上延伸,澆注到人孔部位時,先將人孔模具支撐好,并澆注287mm長的VSL50澆注料,然后才將錐面模具就位,且去除人孔部位的木板,讓人孔模具露置在錐面模具內部,固定合格后進行澆注。
3.6.3 由于該部位變化多,施工難度大,錐面模具加工6套,且支撐條與弧形板間以榫頭固定。
3.6.4 支撐好人孔模具后,人孔過流部位直徑最小為268mm,因此,澆注耐火材料時,支撐一模就澆注一模,收口部位選擇在人孔位置,且安裝人孔部位模具時,已經將其他模具全部拆除。
3.7.GC94耐火材料施工
3.7.1 按照供貨說明及檢驗的要求進行配料:
加水量控制在9—10%,攪拌時用手檢法檢驗,以手握能成團,用力不冒漿,自由落地不松散為合格;
水泥加入量控制在10%,既要保證耐火材料有一定的強度、耐沖刷性能,也要保證不因為加入過多的水泥引起耐火材料開裂。
混料時,耐火材料骨料必須先攪拌均勻,加入水泥后攪拌一分鐘,然后按照總加水量的30%、70%、100%分三次加水,每次加水前,耐火材料必須吃水均勻,在加入全部用水量后,必須攪拌2分鐘。
3.7.2 澆注要求
加水后的耐火材料,必須在30分鐘內用完,超過30分鐘沒有用完的耐火材料,棄之不用。
澆注過程中,不允許進行再次加水施工。
澆注的耐火材料,必須振打密實,表面平整,不能有氣孔、表層離析、疏松等缺陷。對澆注缺陷的修補,打出3顆以上錨固釘并重新做模澆注。
3.8 耐火澆注材料養護
3.8.1 耐火材料澆注后,在初凝時,即開始進行濕養護,時間至少為24小時,然后自然養護,要求在72小時以上。
3.8.2 養護用水質達到飲用水以上標準
4、分析與討論
該設備與二段轉化爐100R1緊連,后者已充N2對觸媒進行保護,通道已經徹底隔離,因此設備內作業時,只有一個人孔可供施工材料及人員進出,作業面很小,事故狀況施救困難,加上耐火材料分為保溫層和耐火層,施工難度大不易保證澆注質量。但是,通過合理制模,分段澆注的方法,解決了狹小部位現場更換耐火材料的難題,為類似的檢修工作提供了依據。
5、結論
我廠廢熱鍋爐從2004年9月更換耐火材料至今,運行情況良好,說明狹小部位現場更換耐火材料是可行的。在嚴格遵守施工規范的前提下,分段澆注耐火材料不會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