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后國資保險公司應采取的對策》
佚名
近兩年,我國的保險市場告別了高速的,步入平穩發展階段。昔日粗放型的發展模式雖然為各家保險公司帶來豐厚的保費收入,但卻留下諸多的,市場秩序混亂、資產質量低下、不正當競爭泛濫。加入WTO后,保險市場將逐步對外開放。面對更加激烈的行業競爭,如何迎接市場國際化的挑戰,把競爭的壓力轉化為動力,促使國資公司管理盡快與國際接軌。筆者認為:
一、深化改革、健全管理機制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改革人事制度。首先,建立“能者上、平者讓、不適應者下”的有效機制,制訂一整套領導干部考核任用方案,并公之于眾;通過競聘,把事業心強、有知識、有膽識、有見識、成績突出的中青年干部放在重要崗位;對無開拓進取精神、經營不善、業績不佳的領導干部予以解聘。其次,必須建立健全淘汰機制,制定人均最低業務收入標準,低于人均保費收入的按差額比例淘汰末位者。用制度管人,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只有這種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才能促使全體從業人員有危機感和緊迫感,把壓力轉變為動力,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煥發出勃勃生機。
堅持能者多得、多勞多得、按績效分配的原則進行分配制度改革,把每個人的績效與其收入掛鉤。各公司領導的工資薪金由其上級部門制定統一的考核分配標準,根據其公司制定標準,經理據其績效、工作情況負責發放,這樣可改變勞動與報酬不等、責權利不均的現象。
建立核保核賠體系,健全內控監督機制。實行承保和理賠相分離。盡快培育專門的、高素質的承保、理賠隊伍,通過建立核保核賠制度、設立業務處理中心、理賠中心和財務處理中心,加快服務速度,改善服務質量,提高業務質量、資產質量、償付能力;通過健全內控監督制約機制,提高防范和化解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各種風險的水平。
二、培育核心競爭力,形成特色經營方式
注重產品開發的多元化。認真做好市場調查,在險種的設計開發上與國家政策、改革措施和日益健全的法規相配套。拓展律師、醫師、師、設計師、美容師、證券交易等各種職業責任保險,各種動產和不動產按揭貸款信用保證保險、產品質量保險和產品責任保險等化的險種,使保險險種更貼近生活、能滿足各行業、各群體的不同消費需求。宣傳推廣險種要有所創新。國資公司應將宣傳調研與市場開發融為一體,改變只重形式不重效果的宣傳方法、改變“閉門造車”開發新險種造成供需矛盾、供需雙方無法達成共識和“只種不養”跟蹤推廣不到位的現象。應采取集中使用宣傳費方法,通過報紙專欄、信息電話、電視短劇、小品、漫畫等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讓廣大群眾迅速明了保險險種的,激發人們的投保欲望。
技術不但是手段還是核心資源。不斷提高承保技術,為客戶量體裁衣,設計一單多險的一攬子保險將成為今后推廣保險險種、銷售保單的主要方式。
重視保單的包裝。產品的包裝是公司實力和品牌的象征。保險業務是保險人與被保險人雙方契約行為,保險公司售出的保險單既代表保險人經營管理水平又代表公司形象。因此,要避免使用不規范的保險單,保險公司出具的保險單不但內容要完整無誤,而且外觀要精美大方。讓保戶有一種信任感、溫馨感、新鮮感,讓他覺得保費交得值得。
發揮機構優勢,提供品牌服務。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與國資公司不可比擬的則是國資公司的機構優勢。國資公司應充分利用網點分布廣泛的優勢,加強橫向與縱向的聯系、交流、合作,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如: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在全省境內開設的“96555”24小時服務熱線,集業務咨詢、出險報案、現場查勘、投訴、監督等多功能為一體,充分利用優勢以最快速度為廣大客戶解決其所想解決的問題,為企業和百姓提供便利。
國資公司應借鑒國際品牌公司的成功經驗,推行全系統CI計劃,按照ISO9002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制定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如統一著裝、限時到場、規范服務用語、不使用客戶工具及物品、不吃客戶提供的食物和飲料等,在時間、紀律、語言、環境、著裝等方面有統一規范的管理規定,在國內市場創出一流的品牌,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美譽度和信譽度。
隨著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任何的思想和技術都會被對方效仿。因此,國資公司應在如何發揮人才、技術、機構等優勢上不斷更新理念、推陳出新,形成獨特的經營方式,才能適應市場競爭需要,才能在的保險市場保持主導地位。
三、融通銀保關系,推進業務
21世紀把看作是運行的軸心。隨著國家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商業銀行、投資公司與保險公司之間相互滲透和融合的程度會越來越高。銀行通過保險公司提供的各種保險保障轉嫁其貸款投資風險。各種的消費按揭貸款、抵押貸款的信用保證保險、財產保險、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工程保險將伴隨著投資的加大、法規的健全而增加需求。國資公司應建立起功能強大的數據管理系統及自動化水平較高的業務處理系統,保險公司的與銀行的結算網絡融通;與各商業銀行、投資公司在險種、技術、資金方面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實現雙贏。
四、加快化網絡運用進程,提高含量
到為止,我國已有網民890萬,平均每天有一個網站設立,電子化網絡正飛速發展。網上銷售悄然興起,配送體系即將建立。國資公司應利用電子化網絡逐步代替傳統運作方式進行保險業務的宣傳、承保、理賠,促進工作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如:對外開辟網站為客戶提供新險種宣傳、業務咨詢、網上承保等服務;對內實行系統機聯網,公司總部能及時掌握各種資料和信息,以便及時、和預測,為未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運用電子化網絡進行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通過電子計算機聯網及時地進行核保核賠,在時間和空間上縮短距離,提高業務運轉的速度。系統內計算機聯網可在承保、理賠方面堵截假、騙行為的發生;及時發布災前預警信息,有利于防范風險、降低損失,提高業務質量和經濟效益。通過電子化網絡與世界各國保險公司進行保險業務交流探討、國際分保、查勘理賠,以適應保險的信息化、網絡化、全球化、一體化的要求,使國內保險公司的管理盡快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