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鋼結構建筑的中國發展前景
丁美玲 綦方中
摘要:建筑業一直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帶動了經濟走勢和其他產業的發展。然而,隨著世界資源的匱乏、綠色環保口號的提出以及科技的發展,原始的混凝土式建筑已開始褪色。鋼結構建筑因其獨特的優勢走上了歷史的舞臺。在國外市場上,鋼結構建筑已得到青睞,而我國因多方原因,其并未得到很好的詮釋。在此基礎上,本文對鋼結構建筑的特點及其在中國的發展做了全面性的闡述。 關鍵詞:鋼結構建筑中國市場發展 鋼結構建筑是一種新型的建筑產業體系,其融合了建筑、鋼鐵冶金業以及目前炙手可熱的房地產業。鋼結構建筑不僅解決了鋼鐵業的產品渠道問題,也提升了建筑業的科技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建筑業的能耗和污染難題,此外,鋼結構建筑為房地產業注入了新的血液。在2l世紀,鋼結構建筑作為綠色建筑、低碳建筑成為建筑業關注的焦點論文下載。 一、鋼結構建筑的發展現狀 鋼結構建筑在歐美市場已有了幾十年的歷史,并以其自身的優勢得到了普遍應用。據調查,全世界101棟超高層建筑中,純鋼結構的有59棟,達半數以上。同時,國外60%以上的高檔住宅也都采用了鋼結構。國外有專家認為,鋼結構建筑能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是21世紀房地產產品的“黑馬”。 在我國,鋼結構建筑的發展和應用滯后于國外。由于鋼結構建筑的成本比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稍高,我國鋼結構的使用還主要是高層建筑、公共建筑等大型建筑,鋼結構住宅目前還比較少。鋼結構住宅在發達國家占到住宅總量的65%-70%,而在我國這一比例還不足5%。但隨著近年來經濟的發展,質量、品質成為人們消費的亮點。對于鋼結構建筑的市場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據相關業內人士指出,由于鋼結構建筑優點突出,與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建筑結構中使用鋼結構的比例仍有6倍提升空間,預計未來5年鋼結構產量復合增速在15%以上。 從短期來看,鋼結構建筑的行業需求主要為新建廠房、體育場館、歌劇院等公共建筑。這些公共建筑不受地產調控影響,且地產調控使鋼價穩中有降。這就使得鋼結構公司可能在成本端受益,更促進了鋼結構建筑的發展。2010上海世博會吸引了國內外人士的眼球,在這個占地5.28平方公里的園區內場館使用鋼結構的建筑比例高達80%,無疑是鋼結構建筑發展的錦上添花之作,也印證了鋼結構的歷史舞臺已經鋪開。 二、鋼結構建筑的特點 (一)節能環保是鋼結構建筑的主要特點,符合21世紀的生活理念與方式 隨著“低碳”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建筑行業也刮起了節能減排的低碳旋風。從材料上來說。越來越提倡綠色節能環保的裝修材料;從房屋結構上來說,大家越來越青睞輕鋼結構和木結構;而從節能減排的角度說,越來越多的人把節能和環保放在首位。 鋼結構與其他結構在建筑流程上有著很大的區別。后者的整個建筑過程都集中于工地,更多是室外操作,其噪音較大,粉塵也較多,對于周圍環境的污染指數較高。我們常會受到如斯困擾,工地一天到晚轟鳴聲不斷、周遭灰塵較大,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而鋼結構建筑其流程可分為兩個階段:構件制作與現場安裝。構件制作主要是由承辦商在其工廠車間進行集中制作,制作完成的構建通過車、船發往工地,再進行現場安裝。整個過程在現場工作的時間較短,對于周遭環境的影響也較少,更符合現代的“綠色”理念, 能源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可持續發展是我們追求的長期目標。然而,我國的資源超支嚴重,在建筑業更是如此。開山采石現象比比皆是,后代子孫的資源在不知不覺中被現代人占用。較之其他建筑結構,鋼結構由于自重減輕,基礎施工取土量少,對土地這一寶貴資源破壞小且大量減少混凝土和磚瓦的使用。當房子使用壽命到期,結構拆除產生的固體垃圾也少,而廢鋼更可100%回收,循環利用。在某種情況下,鋼結構建筑的保溫隔熱效果也較好,能夠節約居住時的暖氣、空調等運行費用,環保且節約資源。此外,鋼結構建筑的干式施工技術,也有利于節約用水。
隨著國內鋼結構技術、企業的發展,我國的“鋼構產量/粗鋼產量”將向國際平均水平靠攏,與之對應的鋼結構產量將大幅上升。據估計,如果2015年“鋼構產量,粗鋼產量”比例為8%、粗鋼產量增速3.5%,則未來5年鋼結構產量增速將達15%以上。 (二)低碳經濟的需求,為鋼結構建筑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低碳經濟給全球建筑業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從全世界來看,歐盟、美國、日本等地區和國家都已將建筑業列入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的重點。各個國家都在實施自己的低碳計劃中,建筑業成為重點關注計劃對象之一。2008年11月,美國前副總統戈爾發表文章指出,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由建筑物能耗引起的,必須要改變建筑物的隔熱性能和密封性能,并動員法國、英國、德國等國家,于2008年倡議并成立了可持續建筑聯盟。2009年,英國政府發布了“解熱節能低碳戰略”,提出將在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法國為建筑行業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照明及室內空氣質量方面制定了目標:所有新建筑在2012年前能耗不高于50千瓦時/平方米,年。2020年前。既有建筑能耗要降低38%%。2010年以前,可再生能源在總的能源消耗中比例上升到23%。 與世界同步,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要求。2009年,溫家寶總理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領導人會議上做出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比2005年下降40%-45%。可以看出,作為耗能大戶,建筑業在低碳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筑業的低碳經濟為鋼結構的發展提供了最強大的動力。 (三)建筑質量與品質的需求,是鋼結構發展的必要條件 不管是國內經濟還是全球經濟,都在大跨步地向前邁進。經濟提升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在滿足了馬斯洛需求的低層次后,高層次的需求被提上了議程。生活的質量與品質是現代都市人談論的熱點。住房是最低的高層次需求,對于住房的安全性和舒適建性是每個人考慮的問題。在每個現代都市,高樓大廈如山中竹林,數不勝數。然而,高樓型的建筑需要鋼結構。地質災害的猖獗使得人們對于生命財產安全性的關注點越來越高。除卻高樓大廈需要鋼結構,目前很多公共場所亦被要求采用鋼結構。鋼結構能極大地提高房屋居住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更好地滿足人們對于建筑質量與品質的需求。 四、結論 無論是低碳經濟的要求,還是中國鋼產量的增加。都說明目前是中國鋼結構建筑發展的最佳時期。鋼結構住宅將成為今后我國住宅的發展趨勢,而國家各項政策的引導和市場的規范化管理更成為鋼結構建筑發展的助推器。鋼結構建筑凸顯的綠色低碳特征,將作為中國工業產業和循環經濟的代表之一,引領“創造綠色城市生活”的建筑方向,力求推動低碳經濟健康發展。